低醣飲食其實不痛苦!多攝取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有飽足感又能控制熱量

圖/freepik
圖/freepik

簡單來說就是「醣類」,限醣已經普遍成為大眾減重及維持健康的方向之一,而限醣主要就是預防糖尿病、防止血糖升高,本書將告訴你怎麼吃「碳水化合物」可以不讓血糖升高,顛覆刻板印象的醣類新知識,讓你找到讓身體健康和諧的方式。

●本文摘選自晨星出版之《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只靠忍耐的限醣飲食無法長久持續……重要的不是「不吃」,而是「怎麼吃」!》。👉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山田悟

吃碳水化合物不會胖的巧妙方法

小心無法發現的飯後高血糖

不要對健康檢查結果過於自信

就算定期健康檢查結果正常,也不代表能放心。一般健康檢查測量的是空腹血糖。有些情況會測量紅血球中葡萄糖的結合比率「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2~3個月平均血糖值的指標)。然而,血糖異常最初會表現在飯後高血糖。

書名:《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只靠忍耐的限醣飲食無法長久持續……重要的不是「不吃」,而是「怎麼吃」!》
作者:山田悟
出版社:晨星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6月12日

就算飯後血糖升高,大約3小時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只測量空腹血糖的常規健檢很難發現異常。糖化血色素(HbA1c)的異常狀況也是相同的。另外,前面提到的以中國人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調查飯後血糖值時,成人每2人就有1人有血糖異常。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伴隨著飯後血糖快速上升,相對的也會快速下降,造成「血糖高峰(Sugar spikes)」現象。血糖值劇烈波動會傷害血管,這也可能導致動脈硬化。甚至這也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

餐後高血糖雖然充滿各種危險,但可以購買血糖儀在家中測量,或在有檢體測量室的藥局或藥妝店測量。無論哪一種,都請在開始進食後的1至2小時進行測量。

吃飽就想睡覺的原因

血糖高峰會威脅生命!?

一次吃太多醣類會引起「血糖高峰」,如果這種情況反覆發生,就會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導致或腦梗塞。低醣飲食就是將每天130g醣類的攝取量分為三餐或三餐以上,以防止血糖高峰。

一般來說,標準空腹血糖值是70~100 mg/dL,標準餐後血糖值是70~140 mg/dL,筆者本身在開始低醣飲食前,餐後的血糖值一直是直線上升的。當時筆者吃一般的鐵路便當後,測量血糖值曾超過200 mg/dL,但在健康檢查時卻從來沒有檢查出血糖問題,這就是餐後高血糖的可怕之處。

與餐後高血糖一樣,血糖高峰很難被注意到,但實際上可能會出現幾種症狀。最明顯的時間是午餐後,如果在下午2~3點左右感到想睡覺、疲倦或飢餓,而且這些狀況頻繁發生,代表原本急劇上升的血糖可能也突然下降。

另一方面,血糖過低也是一個問題。當血糖低於70 mg/dL時,就會出現手抖、心跳加速、感覺不適等症狀。這時建議盡快食用醣類(約5~10g葡萄糖),以緩解低血糖狀態。

用不會讓血糖上升的方式飲食

只要控制攝取量,吃甜食也OK

如果不攝取任何醣類,就可以防止血糖升高。理論上確實如此,但完全不吃醣類的飲食太過平淡,持續不了多久,而且反彈的風險也較高。另外,為了減肥而忍耐不吃甜食,一般認為這是飲食控制的常識,但其實並非必要。

以點心來說,只要在10g以內,吃醣類或甜食完全沒有問題。相較之下,人工甜味劑的甜食則可以好好享受。此外,如果為了擺脫醣類而過度限制攝取碳水化合物,身體反而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便祕。這可能是因為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導致膳食纖維攝取量降低。如果為了控醣而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建議要積極攝取香菇或海藻類等低醣且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此將有助於預防便祕。

美國曾有一項對健康的人進行熱量限制實驗,許多人帶著強烈的意願參加,但最後卻相繼退出。雖然這項實驗要求參與者攝取的能量須限制為原本的75%,但最後全體平均攝取的熱量卻是88%。也就是說,不管意志多麼堅強,嚴格的限制都無法持久。

只要思考「怎麼吃」就不用忍耐

思考怎麼搭配,輕鬆限制醣類

聽到限制醣類,很容易就往被迫忍耐的方向去想,這可能是因為「限制」這個詞給人的感受。不過,「低醣」是不需要忍耐的。

由於這不是不能吃喜歡的食物的飲食療法,不需要大幅改變目前的飲食,這也是低醣飲食能夠成功的關鍵之一。減少米飯和麵包等主食的分量,還可以(而且應該)多吃喜歡的配菜。現在就從思考怎麼搭配可以吃更多喜歡的食物開始吧。

例如,午餐選擇唐揚定食(日式炸雞塊套餐)。將米飯減半,增加兩、三塊唐揚炸雞(日式炸雞),或點一小碗豆腐或蔬菜。這樣即使少吃米飯,也能感到滿足。

有些人可能會在意多加炸雞會增加熱量,其實不用擔心。相反地,透過脂肪和蛋白質來防止血糖升高,並透過飽足感來控制卡路里攝取量,更可以抑制隨後的飢餓感。這是因為只有醣類會讓血糖上升,而蛋白質、脂質和膳食纖維都會抑制餐後高血糖,這意味著進食反而讓血糖上升更為緩慢。

香菇和海藻是富含膳食纖維的最佳食物

要積極攝取香菇和海藻類

有效攝取膳食纖維的要點是積極食用蔬菜、菇類、海藻等。除了相當於主食的根莖類外,蔬菜也含有相應的醣量。這裡的意思是,香菇和海藻才是該多吃的食物。100g的香菇含醣量較低,約1~3g,另一方面卻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可以直接炒,也可以在鍋子或土瓶(陶製的壺)中蒸煮,可以盡情享用至吃飽為止。

海藻的含醣量甚至比蘑菇還少,幾乎全部為0g。乾海帶的含醣量稍多一些,但每100g含醣量仍為2g以下。即使是海藻中含醣量最高的烤海苔,每100g也只有2g左右。不過調味海苔通常含有較高醣量的調味料如味醂,因此要多加注意。

膳食纖維分為易溶於水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不易溶解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2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減緩餐後血糖上升,同時抑制膽固醇吸收,被認為是難能可貴的物質。而海帶、海帶芽等的黏液是一種稱為「褐藻醣膠」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據說有助於排便順暢,並具有改善腸道環境的功能。

●本文摘選自晨星出版之《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只靠忍耐的限醣飲食無法長久持續……重要的不是「不吃」,而是「怎麼吃」!》。👉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健康檢查 碳水化合物 套餐 生活 心肌梗塞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如何處理衝突和棘手的對話?必須精巧設計提問,避免激烈反彈發生

為什麼越反感某人心裡卻越在意?其實是受心理防衛機制影響

避免長照悲歌!盤點長照2.0,政府提供的「四包錢」和喘息服務

琅讀金句/對我而言,真正切身的事,是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出來的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