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核攻擊發生,美國聯邦政府能做的就是:呼籲民眾自救

冷戰結束幾十年後,對多數人來說核戰似乎遙不可及,但只要一個狂人加上核子火藥庫,就足以開啟一場沒有贏家的末日戰爭。作者安妮.雅各布森透過多角度詳細展示核戰如何在七十二分鐘內奪走五十多億人的性命,一個發展一萬兩千年之久的文明,在短短幾分鐘或幾小時,就可以被輕易摧毀,成了末世殘骸。核戰的可能性一天不消亡,它就繼續威脅人類的生存。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安妮.雅各布森
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原本搭著公務車,行進在二六七號高速公路上,正欲前往華府的杜勒斯國際機場搭機,就在此時,他的司機接到了國土安全部的通知,要他把車靠邊停,等待聯邦應急管理署的一支搜救隊前去接應。該搜救隊距離署長的所在地只有幾分鐘的車程,他們將在路邊直接將他接走。白宮正在啟動「那個計畫」。
身為聯邦應急管理署的署長,他會按協定被直升機載送到氣象山緊急作戰中心(Mount Weather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於冷戰初期首次實施的核子危機協定中,公路接送只不過是當中的一項內容。在一九五○年代,艾森豪總統創建美國的高速公路系統時,就考慮到了這種雙重用途。他打造美國最初的「國家州際暨國防公路系統」(National System of Interstate and Defense Highways)時,是以「德國一流的高速公路系統」為藍本,他在總統回憶錄裡寫道。美國的高速公路不僅能配合核戰時的大規模城市疏散,同時其寬廣而平坦的州際公路車道還可以用來作為轟炸機起降的跑道,再者就是其中央分隔島或路沿的草地,也都可以讓直升機降落。二十世紀中期,美國的許多交通運輸系統都是採這種設計。
聯邦應急管理署是受命為核戰做好準備的政府實體,其經手的「特殊存取計畫」(special access programs; SAPs)屬於高度機密,並且隱藏或掩蓋了一個真相。這個真相就是,沒有任何聯邦機構的宗旨是在幫助美國公民在核戰中生存。聯邦應急管理署的工作重心是如何在真的遇到核攻擊時,拯救特定的政府官員。這是聯邦應急管理署根據機密資訊所制定的機密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稱為「運作存續計畫」(Continuity of Operations Plan),縮寫為COOP。
也就是政府所說的「那個計畫」。
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政府存續計畫」(Continuity of Government),聯邦應急管理署的前署長克雷格.傅蓋特澄清說。「政府存續計畫是政府存續計畫,運作存續計畫是運作存續計畫,」傅蓋特解釋。「政府存續計畫是代理總統與政府首長們依據憲法所進行的承接。運作存續計畫是由各政府機關確定『必要的功能』清單,並能夠在非常糟的那一天設法重組(重建)這些『必要的功能』。」至於為什麼要稱作「非常糟的那一天」,傅蓋特說,「這是核戰的委婉說法。」
「那個計畫」一旦啟動,聯邦應急管理署的職責就可以總結成一個很基本、也很毛骨悚然的概念。「你能讓政府保持足夠的完整嗎?」傅蓋特反問道。「運作存續計畫是圍繞各種發生機率低、一旦發生後果高的事件而建立的,」他對我們表示。「它也是圍繞著一個無論局面有多糟糕,包括核戰全面爆發,政府也要設法以一種合法的方式繼續運作下去的想法。我們(在聯邦應急管理署)鎖定的目標就是這樣。」
獨立於運作存續計畫之外的,還有一個名為「人口保全計畫」(Population Protection Planning)。這牽涉到聯邦應急管理署要先組織一支「第一反應者」的力量,在颶風、洪水或地震等緊急危機後提供美國公民援助。但核戰是聯邦應急管理署所稱的「青天霹靂」式攻擊。「如果遇到青天霹靂式的攻擊,」傅蓋特說,「人口保全計畫就會是完全不同的事,遇到青天霹靂攻擊,人口保全計畫會形同虛設,因為人類都將死盡。」
在這種場景下,聯邦應急管理署首長的司機會按指示把車靠邊停,等待搜救隊來接應。聯邦應急管理署搜救隊的直升機降落在了草坪上。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上了飛機並隨之起飛,他的座駕就在路邊怠速。民眾側目了一會兒,但也就只有一會兒,畢竟政府交通工具出現在華府或其周遭,他們也多少習慣了。有人拍下照片,發布到社群媒體,隨即回到了自己的生活日常。在路人短暫的引頸張望後,交通回歸正常。
此刻在飛往氣象山的途中,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加入了衛星通訊。非比尋常的挑戰正等在前方,這點他很清楚。遇上核子攻擊,「從我們偵測到某種(涉及核武的)異狀開始,」傅蓋特表示,「所有的事情都會與倒數有關。以時間框架而言……在核子攻擊中……我會抓大概十五分鐘,」傅蓋特說。所以問題就變成「你的手腳能有多迅速?你能多快讓系統運轉起來?要知道在事情瞬息萬變的時候,人一不小心就會謬判情勢而犯下錯誤。」
在當下的場景中,一個如傅蓋特熟知內情的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已經大概能猜到這就是世界末日。
從這一刻起,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的工作重心變成了「那個計畫」,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你必須接受一項事實就是在核攻擊發生後,你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部分)人死去,」傅蓋特如此警告。他說,要是有人在他這個職位卻仍糾結於青天霹靂核攻擊即將發生的現實上,「那你會如癱瘓般動彈不得,」他有感而發。「那幾乎就像是你必須把自己跟可怕的人道災難劃清界線。幹我們這一行,就是要處理發生機率低、一旦發生後果高的事件。我是說,我們的存在,是為了小行星撞地球這類事件做事前規劃。」
聯邦應急管理署署長為最壞的狀況做好了心理準備。而排除真的有小行星撞地球,人類最大的災難莫過於核攻擊。
傅蓋特分析了起來,「在攻擊發生後,你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還剩下什麼跟還剩下誰?」然後你必須全神貫注去思考的就是:「你怎麼讓它們與他們活下去?」
從這裡開始,局面會開始快速惡化。在核攻擊過後的幾小時或幾天之內,「一切真的會變得只為了生存,」傅蓋特如此預料。「那不會是為了回復正常生活。這與傳統的反應無關。這是關於:我們(聯邦應急管理署)可以做些什麼讓大多數人在初始攻擊中倖存下來?」而老實說,他表示,「聯邦政府頂多只能告訴民眾……那些還有辦法收聽廣播的民眾……他們該做些什麼事來自救。」
那些事像是:「儲水、多補充電解質、待在室內、不要忘記你的道德感。」
然後自求多福。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投票抽獎】盛夏蔬食上桌!「彩色瓜果炒十錦」吸睛又開胃
📰 越想省錢反而花更多?20個希望年輕時就懂的理財祕訣
📰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租屋小資、三明治族群如何儲蓄理財?
📰 五招幫你脫離月光族身分!省錢不是重點,而是主動察覺支出流向
📰 你適合哪種薪資分配比例?儲蓄要有效率得先選對規劃方式
📰 從今天起拒絕成為卡奴!利用3條規則,學會聰明使用信用卡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