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成為關鍵詞,地獄的出口就在前方──導讀沙特《密室與蒼蠅》

《密室》拋出震撼文壇名句「他人即地獄」、《蒼蠅》高呼自由、批判政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最廣為人知的存在主義經典劇作合集,帶領讀者剖析人性本質、深切刻畫存在主義核心。
導讀/羅仕龍(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當自由成為關鍵詞
在社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閱讀沙特的《密室》往往特別有感。
網路幾乎不斷訊的分分秒秒,一打開手機,我們與許多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共處在同一個框框裡,有如進入光鮮亮麗卻跳脫不了的密室。我們不吝惜在有限的螢幕裡點評各種人事物,也在螢幕裡急切等待著別人給予我們評價。然而,在這個劃定的框架裡,我們究竟如何成為我們?我們是純粹因為自我理解而存在,抑或是建立在他人的想像與投射而存在?
一九四四年五月底,沙特劇本《密室》在巴黎老鴿舍劇院首演。舞臺上當然沒有手機與網路,而是將劇情設定在人死後的地獄裡。這個地獄沒有令人恐懼的刑具或陰森景象,只有浮誇華麗的裝飾風格。一個男性記者、一個郵局退休女職員,還有一個有錢貴婦,三人彼此探聽對方的過去,看似敞開心扉卻又支吾其詞,不時隱瞞自己不欲為人知的祕密。三人堂而皇之的言詞裡,藏有不願被揭露的瘡疤,卻又必須在他人的評論之中確認自己曾經存在的事實,以致於即使有機會離開此地,卻又不可能真的一走了之。
「地獄,即他人」。《密室》劇中男主角的名言,八十多年後的今天聽來依舊如此令人心驚。他人對於我們個人至關重要,因為個人對於自我的認識,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他人對我們的觀察。沙特曾在一九六四年接受訪談時指出,當我們談到關於自己的一切時,從來不是完完全全來自於自我的認知,其中必定摻雜了他人的評價。個體的存在,因此建立在與他人的各種關聯之上。地獄之所以是他人,乃是由於我們過度依賴他人的評價。網路時代裡,互有牽連的個人未必處於同一個實體空間內,但彼此之間的評論與觀察依存得更加緊密。地獄,或許早已經無邊無際地蔓延。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密室》則影射了二戰期間的局勢。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法國,雖然表面看起來歌舞昇平,實際上卻是令人窒息得無路可出,自由的空氣令人引頸期盼。
一九四三年六月初,也就是《密室》首演的前一年,沙特的另一個劇本《蒼蠅》在巴黎西堤劇院首演。沙特和他的伴侶西蒙.德.波娃因此結識年僅三十歲的卡繆,並希望卡繆演出《密室》的卡爾山一角。雖然卡繆最後並沒有演出《密室》,但沙特與卡繆這兩位存在主義作家的名字,迄今仍總被相提並論。
戰爭的低氣壓籠罩著巴黎。《蒼蠅》劇中台詞每一次出現「自由」的字眼,彷彿都要引起觀眾一陣騷動。正如劇中男主角奧亥斯特所說:「我是自由的……自由像雷一般打到了我。」不論此言是否劍指納粹,沙特藉由重寫希臘神話的阿特柔斯家族復仇故事,向讀者與觀眾揭示如何才能達成個人的解放與絕對自由。
歷來取材自上述復仇故事的劇本不少,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劇作家艾斯奇勒斯的悲劇《奧亥斯提亞》三部曲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劇中奧亥斯特為報父仇,手刃生母與叔父,卻因此違逆萬王之王宙斯(即羅馬神話所稱的朱比特)所主張的天道,被復仇三女神追索至天涯海角。劇末雅典娜女神主持公道,以投票方式定奪奧亥斯特的懲處輕重,被後世視為人類走向文明與民主制度的發端。
《蒼蠅》劇情取自《奧亥斯提亞》三部曲的第二部《祭奠者》。阿加曼農已遭殺害,而自他鄉歸來的奧亥斯特正要釐清真相,採取行動。然而,《蒼蠅》劇中尚未出現手執正義天秤的雅典娜,只有反覆質疑奧亥斯特的朱比特;雅高城血流尚未成河,但屍臭伴隨著嗡嗡作響的蒼蠅聲更加難忍。奧亥斯特力抗群眾的反對,切斷兄妹手足情誼,一肩挑起復仇大業,即使他得當個沒有領地也沒有子民的國王。
絕對的自由帶來絕對的孤獨。奧亥斯特為了貫徹個人的自由意志,付出的代價是與眾人決裂,但同時也得以棄絕天神朱比特建立的秩序。我們不禁聯想到尼采所說的「超人」,通過其個體自由的追求而成就自我的理想,進而促進人類文明的創造與更新。就像奧亥斯特在《蒼蠅》劇末的獨白所言:「這裡一切都是新的,一切正要開始。」唯有自由,生命才能永保如新。
相對於奧亥斯特,他的妹妹愛勒克特懷抱著舊日的平靜與夢想,不願面對現實也不樂見血腥。她積極向朱比特懺悔,寧可屈從於祂,成為其隸屬品。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沙特此劇可說明顯反映出他的無神論主張,認為人的存在必須先於任何觀念所定義出的本質。若從政治的角度來看,《蒼蠅》則批判了當時與納粹合作的法國維琪政府及貝當將軍。如果委屈求全,沒有奮力一搏,是否終將活在無盡的悔恨當中?若為自由的緣故,是否一切皆可拋棄?在得與失之間,自由應該位於天秤的哪一端?《蒼蠅》取自希臘悲劇經典,卻開啟許多當代仍難解答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蒼蠅》裡的奧亥斯特並無意藉由復仇行動取代艾吉斯特或朱比特,成為另一個大權在握的君王。自由或屈從的兩種選擇擺在眼前。他讓百姓自己決斷,而他自己選擇離去,哪怕身後有狂怒咆哮的復仇女神無休止地追趕。若是活在過去種種所造成的悔恨之中,注定要淹沒於各種耳語及他人論斷。雅高城不是幽閉的密室,當自由成為生命的關鍵詞,地獄的出口就在前方。
●本文摘選自麥田文化出版之《密室與蒼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投票抽獎】盛夏蔬食上桌!「彩色瓜果炒十錦」吸睛又開胃
📰 越想省錢反而花更多?20個希望年輕時就懂的理財祕訣
📰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租屋小資、三明治族群如何儲蓄理財?
📰 五招幫你脫離月光族身分!省錢不是重點,而是主動察覺支出流向
📰 你適合哪種薪資分配比例?儲蓄要有效率得先選對規劃方式
📰 從今天起拒絕成為卡奴!利用3條規則,學會聰明使用信用卡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