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罹患精神疾病,家屬陪病過程最痛苦的是「無助旁觀」

圖/freepik
圖/freepik

社會經常瀰漫著浪漫的想像:家庭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是一體兩面、雙方共生共榮。殊不知更常見的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權益與需求的對立與衝突。本書作者陳芳珮研究領域為精神病患之社區及其環境支持,透過本書中多段訪談故事中,並從經驗者角度出發,書寫出目前病患和家人的真實需求與困境。(編按)

文/陳芳珮

失速墜落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不曾預期自己會成為精神病患的家屬,本研究中的家屬也不例外,他們都是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擔任「患者之家屬」。我過去的研究就曾發現,家屬最初通常是發現家人異於往常或怪異的行為表現,或是家人主動向他們求助,才感知家人的不對勁。本研究的家屬進入這趟突如其來的旅程,也始於觀察到家人無故全身發抖;或家人遭到家屬數落時,會反常地回擊,導致雙方幾乎大打出手;或家人表示有人在他耳邊說話,或騎車時覺得有人在後面追趕;也有家人主動要求看心理師。

家人在學校的課業表現經常成為初期的警訊之一。一位母親表示,孩子國中時除了吃飯會現身之外,其餘時間總是關在房間裡。直到老師來電關心,她才知道原本課業優異的孩子,成績已經一落千丈。另一位母親的孩子在高中畢業前夕發病,嚴重影響學習。孩子從斷斷續續到校,到完全無法上學。這位母親最後是想盡辦法,在老師願意通融之下,勉強拖著孩子熬到畢業的終點線,然後馬上去就醫。

披荊斬棘的就醫歷程

家人發病之初,家屬往往歷經手足無措的求助過程。他們毫無頭緒,求神問佛、西醫、中醫,用盡各種方法,有什麼就試什麼。如一位家屬提到,在對毫無所知、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只能向信仰求助,拖了一、兩年才送醫院。又如一位家屬在一番折騰之後去問神明,神明說這是孩子小時候沒有顧好所致,並斷言這個狀況不會好轉,但指示去精神科住院看看,家屬才依旁人建議找到精神科入院治療。更有家屬只要打聽到有人推薦的名醫,顧不得路程遙遠、交通不便,不辭勞苦也要帶家人去試一試。然而這些努力也讓家屬反覆從高度期待落入失望深淵,在起伏當中感到心累身疲。

然而進入精神醫療體系,並不保證家人得到需要的協助。家屬在家人就醫後獲知診斷,但多數醫院只有急性病房,一旦健保住院天數限制一到,即使家人病情還未完全穩定,社區中也沒有任何接手照顧的機制,家人還是會被趕出醫院。因此在家人病情嚴重期間,家屬只好帶著家人一間換過一間地住院,經常是附近區域的醫院全都住過一輪。

另一個艱鉅的挑戰是找到合適的醫師和藥物。精神疾病用藥的困難在於病人個別性與臨床反應差異極大,每次投藥都如同實驗,無法確知是否必然有效。此外,藥物必須在體內累積才能發生作用,需要等待與觀察的時間;再加上過程中出現副作用的傷害,如肢體僵硬、身材變胖,讓嘗試藥物的過程充滿挫折,不僅家人辛苦,家屬也身心俱疲。更困擾的是,不同醫師會開不同的藥。

每當因健保限制而需要更換醫院或醫師異動時,家屬就面臨了兩難的選擇:是要捨棄近便性、再度不辭辛勞地追隨原來的醫師,還是換了醫師之後再度陪伴家人重新走過這辛苦的尋藥歷程?

無助的旁觀者

陪病過程中,最讓家屬揪心的,是只能當無助的旁觀者。一位家屬回憶:「(家人)最嚴重的時候叫警察幫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被警車送下去,因為他已經攻擊了。」近距離目睹家人經歷這痛苦的過程,家屬感到非常心疼與不捨,卻也無能為力。在家中,家人的精神症狀或因服藥出現的副作用都不是家屬所能預期,因此只能提心吊膽地觀察、隨時準備應變。而在醫院中,家屬也必須目睹家人強迫接受醫療之必要卻不人道的對待。

一位母親提起時,語氣仍充滿不捨:「那時候(病況)就很壞,都要用束縛的方式,束縛用手銬,很壞,沒有辦法。」即便家屬能夠了解這些作為的必要性,但內心的糾結與傷痛卻無法釋懷。另一位母親說到某一年孩子在過年前夕住院,不但返家過年無望,且因病況嚴重,既被打針,也被束綁。醫師怕母親傷心,還特別建議母親這個時候不要來探視孩子,卻一樣讓母親心碎:「我就覺得我養了一個孩子怎麼會遇到這樣的疾病,然後要被綁,被做這樣的治療。」

在就醫之外,日常生活中,家屬還需要應付家人的精神症狀、家人對生病這件事的反應、藥物的副作用,還有伴隨而來的身體疾病、各種怪異的行徑或是車禍受傷等意外,以及因生病而受到的社交孤立。照顧充滿著複雜與不確定性,家屬雖然不明所以,還是得隨時應付突發狀況、處處「打怪」,搞得自己精疲力竭。

除了眼前要面對的種種挑戰之外,在陪病過程中,家屬也漸漸意識到家人在疾病摧殘下,已經變了一個人。過去對家人的期待與夢想,也漸行漸遠。一位母親娓娓道來孩子從小對繪畫的喜好和天賦,只可惜因為發病,狀況急轉直下,無法繼續學畫。母親在孩子病情穩定之後仍持續鼓勵孩子重拾畫筆,但終究不了了之,感到十分惋惜。另一位母親也痛心原本名列前茅的孩子在生病之後完全走了樣。

求助無門

雖然受訪家屬的家人初次展現怪異的行徑皆在一九八○年代以後,也就是我國宣稱大刀闊斧推動現代精神醫療之後,但是多數受訪家屬表示,即便家人開始接受治療,也從未有醫療人員跟他們詳細解釋家人的情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遑論提供照顧上的指引。因為不清楚家人生的是什麼病,或不了解疾病的本質,家屬只能從觀察家人來揣測,因此時常處於「現在到底是怎樣?」這種不明就裡的焦慮和挫折中,也無法提供有效的照顧。

例如家屬不了解誘發症狀的原因,只觀察到可能是因為勞累或菸酒、或是情緒受到刺激、或是互動衝突等。無法確定原因就無法預防。症狀嚴重時,只能繃緊神經從旁看顧,直到更嚴重時緊急送醫。但在沒有具體照顧醫囑的狀態下出院返家,只是在等待下一次惡化的到來。

書名:《回家: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作者:陳芳珮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8月28日

這種循環讓家屬陷入無法醒來的噩夢。家屬在看顧生病家人與其他角色之間,時常分身乏術,特別是難以兼顧工作。例如就有家屬工作一忙,顧不到家人,家人鬧事進了警局。也有家屬需要全時看顧家人,以防意外,或為家人提供交通接送,不但影響工作,也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

然而,家屬最大的挫折就是求助無門。家屬陷於許多「不知」,而讓這個過程備感辛苦:不知家人是否生了病?不知家人生的是什麼病?不清楚醫療資源何在,不知該去哪家醫院、看哪一科、看哪一位醫師?家屬也不了解醫療體系,不知哪家醫院才有慢性病房,也不知健保如何規定?這些本該是具體、明確的資訊,家屬卻沒有管道可以取得,他們接觸到的醫療專業人士也未給予詳細解釋。在偏鄉地區的家屬因資源缺乏與資訊不發達,更感到束手無策。

●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回家: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游擊文化 精神疾病 社區復健 精神復健 社會人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