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到神農街體驗古厝入住!百年老榕樹座落於建築內部

一樓的鐵窗看來像是棋盤上的棋子,裝有舊式銅製門把的門板則去除油漆露出木門原有色澤。(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一樓的鐵窗看來像是棋盤上的棋子,裝有舊式銅製門把的門板則去除油漆露出木門原有色澤。(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2024年迎來台南400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

具有三百年歷史的台南神農街,建築跨越不同時期,呈現出民居風格演變的歷程。街上一棟近六十年屋齡的三層半老屋,前身為成衣加工廠,後一度閒置,如今改建為民宿神榕147,儘管屋齡不比神農街前段動輒超過百年歷史的古宅們,卻也承載了屋主三代超過一甲子的回憶。在民宿老闆兒子姜大哥的介紹下,我們對神農街周邊街廓昔日的歷史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神農街與五條港的歷史息息相關,明鄭時期台江內海逐漸淤積產生浮陸,時至清代,居民的生活圈開始向西拓展,五條港就是從原有舊河道拓展出的水道,商人藉以運輸貨物進行貿易,而神農街位於五條港區中央,因此熱鬧非凡。

街道上多半是雙層木造街屋,當地人台語稱為「半樓仔」(puànn-lâu-á),格局狹窄深長。面朝神農街的一樓作為店面,二樓則是倉儲空間,背面緊鄰北勢港,有的店家設有小碼頭,由開進河道的小舢板等供給商店進貨。許多木造房舍,由於共用牆面或屋樑為兩間或三間共有,導致產權複雜改建不易,但也因此使得這些日清時代建物得以保留至今。

至於神農街後段房屋多數早已改建,所以年代反倒不如前段悠久,不過卻也有五、六十年以上的歷史。神農街沿路建築風格多樣豐富,走上一回就能看到多種年代的建築語彙,彷彿一條穿梭時空的廊道,不失為欣賞老屋之美的好去處。

與神農街同樣歷史悠久的藥王廟建於康熙年間,據說是全台第一間供奉藥王的寺廟。(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街底的藥王廟與神農街同樣歷史悠久,建於康熙年間,據說是全台第一間供奉藥王的寺廟,也是北勢街後來改名神農街的由來。藥王廟旁有一間供奉樹神「榕松公」的小廟,這是一棵約五層樓高的百年大榕樹,而坐落在這棵百年神榕旁的就是「神榕147」。由於緊鄰大樹,令人直覺聯想店名應是由百年榕樹與門牌號碼組合而成,但姜大哥告訴我們,關於店名其實還有個可愛的故事:當初姜老闆將房子整理好,準備為民宿命名。

當時眾人結合街名「神農」來發想,但有點「台南腔」的老闆念起「神農」兩字時,聽起就是少不了一點台灣國語,最後乾脆就配合一旁的榕樹取名「神榕」,而147不單指門牌號碼,還取有「一世情」與「一宿情」的諧音,說的正是姜老闆在這裡的一世回憶,以及希望將空間分享給旅客的情意。神榕147跟鄰屋原本是同一棟木造建築,由三位股東合資經營裁縫加工廠。

等到拆夥後,木造建築也被拆除,其中兩位股東再合資於這塊土地上蓋了兩棟房子,並抽籤決定產權,分別取名為「華美」與「華成」兩間工廠。姜老闆父親經營的「華美服被廠」因緊鄰大樹,建地較不方正,興建時本想將大榕樹砍掉,沒想到當時伐樹工人相繼受傷,彷彿樹神發出抗議似的,於是改依著樹幹調整建築形狀。

「本來要砍樹可是工人都受傷,才沒有砍掉,沒想到好像被保佑一樣生意愈來愈好。也有人說這塊地長得像畚箕,風水上是畚箕地,前寬後窄,就是錢都掃進屋裡,所以我爺爺在那邊生意也愈來愈好!」姜大哥笑著和我們分享這段故事。

牆面本來是橘色馬賽克瓷磚貼面,裝修時整棟漆上了白漆。(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外觀上,牆面本來是橘色馬賽克瓷磚貼面,裝修時整棟漆上了白漆,鐵窗圓圈與格狀造型像是棋盤上的棋子,經重新去鏽上漆,繼續擔負保護旅人的功能。大門上方有著老房子常見的銅製門把,門板原本的油漆已經斑駁脫落,老闆索性將油漆都磨掉露出木門原本的色澤,並用透明保護漆來定色。

一樓當年擺放的是公司的行政桌椅,如今規畫成簡易用餐區,右手邊有個吧台,是將原本隔間牆打通而成,原本估計一整個工作天就可以打通,沒想到卻花上了三、四天,可見早期磚頭質地扎實且十分堅硬。作為留念,姜大哥也在角落特別留下原本隔間牆的磚牆痕跡,也可看到磚牆表面原本包覆著橘色的磨石子抹面。

作為留念,留下原本隔間牆的磚牆痕跡,可看到磚牆表面原本包覆著橘色的磨石子抹面。(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通往二樓的樓梯,只見大紅色的欄杆鮮豔奪目,欄杆上下兩端的圓圈圖案類似日本圖騰中的漩渦紋,由於平時大門敞開,別緻的欄杆造型總吸引不少遊客目光。

通往二樓的樓梯紅色欄杆,上下兩端圓圈圖案頗似日本圖騰中的漩渦紋,造型吸睛。(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我們注意到這棟房子的門扇維持著舊式的窄小尺度,唯獨二樓面向神農街的房門略為寬大,原來這扇門設於近期堆砌的新牆,而側邊被牆面一分為二的嵌入式壁櫥則透露出原先的格局。明亮的客房曾是加工廠的工作區域,裡頭擺放著成列的裁縫車,當年女工們在這裡頭打版、裁布,耳邊不時傳來的是廣播電台熟悉的歌謠,與現在感受到的幽靜大不相同。

(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推開室外紗門,只見百年榕樹高聳入雲,粗壯的樹幹彷彿老宅精雕的立柱,走近一看還可以發現外牆配合樹木生長所開設的缺口。踏上樓梯近距離一看,百年神榕更顯巨大,從沒想過大樹跟建築的距離竟能如此靠近,足見大自然的生命力與當年工匠的建築技術都是一絕!儘管此處閒置過一段時間,生活過的記憶並不就此消失,這棟房子是姜大哥父執輩成長的地方,也伴隨著他們一點一滴累積出姜家的家業。

不僅外牆開設了一道缺口,樓梯的轉向與位置也順應著榕樹的生長。(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三代了,姜家從當時興盛的紡織業作為開端,後代也在不同的行業中做出了成績,一如守護在旁的榕松公一樣開散葉。透過經營民宿,神榕147把這段往事分享給來此歇腳的旅客們,這是再豪華昂貴的飯店也無法提供的珍貴體驗。第三代的姜大哥即便不曾在此居住,但藉由服務旅人的過程中也逐步探索家族歷史,一段令人感動的尋根與傳承,讓我們體會到老房子的美不只是外觀裝飾,站在其中聽人訴說老屋的點滴小事,靜靜回想當年,也是欣賞老屋時相當有趣的過程。

當年西裝工廠開幕,員工放鞭炮慶賀。建物立面上盡是不同款式窗花,相當美觀。(圖/取自《老屋顏》,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Old house data 民宿、咖啡、雜貨.神榕147

.建成年代:約1960 年

.屋齡:約55年

.原來用途:成衣加工廠(華美被服廠)

.歷任屋主:姜海叁、姜滄源

.值得欣賞的重點:通往二樓的漩渦形樓梯欄杆、榕松公與建築的巧妙結合、富士山型的鐵窗花

書名:《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作者:老屋顏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4月4日

●本文摘自出版之《老屋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馬可孛羅文化 老屋 LOG IN 台南 藝術設計 我們所在 文學之旅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永遠交不到女朋友」是事實還是想像?關於自我對話的力量

她拼命想戒掉購物慾,卻在黑五購物節瘋狂大特價時「破防」

虱目魚如何成跨國美食?為何被世界稱為「牛奶魚」?

常常在清喉嚨?胃食道逆流「酸害」找上門,9個徵兆一次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