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淑婷導讀──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諶淑婷(作家、性平教育推廣講師)

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

當媽媽第十年,我不斷和孩子說這句話,「你不用聰明,也不用好成績,未來也不需要多了不起,但無論如何,請當一個善良的人。」閱讀本書作者引言時,我很訝異,作者、還有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竟與我如此相似。

有人說可見現在孩子不懂得尊重人、不夠體貼也不善良,我卻抱持另一種觀點,是惡劣的成人太多了,所以家長擔憂孩子未來會和自己一樣,活在缺乏愛與關懷的世界,所以無論如何,心愛的孩子至少能為自己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吧。

是故,《別教出混蛋!終結、自私、厭女者》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閃避那些霸凌、仇女、說謊、整天把髒話掛在嘴上的人之書,作者身為人母,深知育兒上的侷限與困難,她誠實提醒家長,與其整天怪罪別人帶壞自己的孩子,不如坦承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是別人口中的麻煩或仇恨製造者!(本書提出的一項研究訪談指出,僅有百分之二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當其他書忙著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受害者時,作者竭力將問題走得更深一些,父母先努力不養出加害者,就能減少孩子變成受害者的機率。這個誠實的觀點非常吸引我,尤其她在科學記者背景的支持下,書中十一個教養難題都有豐富科學研究與數據佐證,並引用數本近年知名腦科學教養書作為支持,最後附上重點整理。

對家長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量、又更能鞭策自己執行的教養指南了。

我們向來認為,高社經背景家庭較有與孩子談論社會議題的文化資本,實則不然。作者發現,身處於較不容易「被歧視」階層的家庭,反而較少談論歧視問題,例如白人家庭比較不會談種族議題,家長以為靠著自己日常言行,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無視膚色差異;又像是家中沒有女兒的家長,較少去談論女性遭受性暴力的問題,他們不會鼓勵兒子成為加害人,但對於孩子言語中流露的厭女語氣,卻可能會將之簡化為「男孩子嘛,就是這樣!」

因為自家沒有出現受害者的可能,就自行刪減應關心的議題範疇,真是大錯特錯。別忘了,孩子生活在一個成人不斷做出錯誤示範的世界,你自認品德高尚從不酸人,但有那麼多網紅、政治人物把性別歧視與嘲弄身心障礙者當作「一時失言」、「開小玩笑」,他們正在示範「原來這樣子也可以」。

猶記二〇二三年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中,某組參選人充滿歧視與仇恨的政見,當時社會輿論迫使學生不得不公開道歉,但社會並沒有以同樣的力道處理成人的錯誤言論,孩子不免認為「等到我長大,什麼都可以」。

若我們期望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我們必須明確讓孩子了解背後緣由,我兒子有段時間喜歡用一種奇怪腔調說話,就像是模仿女性「嗲聲嗲氣」。雖然知道這就是小學中年級孩子的無聊流行,但忍了幾個月後,我決定嚴正要求他停止這麼做,並告訴他性別歧視就是從這種「自以為好笑」開始的惡意散播。當一群男孩故意扭捏作態說話時,周圍的女孩可沒人笑得出來。

某些整天出言不遜的成年人最愛說自己「率直」,卻批評現在的孩子都是「屁孩」,其實在大腦發育成熟前(大約二十五歲),我們注定都是「屁孩」,自我中心、沒有同理心,故意做些讓人討厭的事。但成長過程中,我們找尋能仿效的對象,慢慢讓自己變成現在的模樣。

書名: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作者: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4月1日

所以,身為理當比孩子稍微成熟一點的成年人,我們能做的努力,就是善意陪伴孩子,不僅限於自己養育的孩子,也包括工作、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孩子。這些兒童的人生經歷必然超越你我所能想像,甚至超出我們認定的合理範圍,但是別緊張、別焦慮,也別輕易貶低,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書中任一教養難題,都是家長深深的擔憂,作者總結多位專家建議,一一提出育兒提醒,提煉精華便是「以身作則」、「討論與傾聽」、「同理陪伴」。家長不該以兩套標準做事情,當我們希望孩子和善待人,那麼對孩子也不要話中帶刺;希望孩子有錯就改,家長就要懂得虛心向孩子認錯;希望孩子情緒平穩,家長要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不是完美的大人,所以也沒道理要求孩子完美,但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持續成長。

另一個重點「討論」更容易做到,就是盡量跟孩子談話。例如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談性別議題:為什麼女生與男生負責相同工作,卻無法獲得一樣的報酬(同工不同酬)?為什麼女孩子氣的男生易被取笑,男孩子氣的女生反而有好人緣?這些生活實例都證明性別不平等並沒有「煙消雲散」,有助於孩子開始觀察、質疑,也能讓孩子理解家長反抗性別歧視的決心。

作者以研究結果呼籲,當成人與孩子討論得越多,越願意分享想法、溫暖地談論問題,孩子也會坦誠相對,樂意回饋自己的觀點或心事。

本書將教養風格分類為獨裁型(親子關係缺乏尊重與自主)、放任型(過度寵溺),以及權威式(authoritative)。前兩者無須多言,是不適宜的教養模式;而作者給予肯定的權威式(authoritative),並非我們熟知的「上對下、命令與掌控」的權威,而是明確表達框架與界限,同時也傾聽、同理、回應、協商、積極交流互動的親子關係。若讀者因翻譯之故,對權威兩字感到困惑,不妨改以「陪伴型」思考,更能體會作者文中奧義。

不管過去我們屬於哪一種家長,我們永遠都有機會重新訓練自己的大腦,有時卡住或破功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就會帶來改變。可能是某一刻突然能想通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因為沒被同理;可能是跟孩子說話的方式有了家人都可察覺的明顯改變;也可能是發現孩子從來就不是「故意」,他們只是還不夠瞭解這個世界的種種資訊。

我們的孩子是屁孩沒有錯,我們也不是多萬能的家長,當我們看著孩子不斷挑戰界線,犯錯、出糗、受傷,一定會心疼心煩,但其實不用著急,那是孩子在找尋自己的主體性。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繼續包容、耐心陪伴,以正向態度與孩子持續對話。如此,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在屬於他們的世界走得又穩又遠。

●本文摘自出版《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游擊文化 青少年 霸凌 國中生 教養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菜鳥法醫直擊死亡現場!工作時必須壓抑情緒、物化死者

不只京都排外?旅客被討厭之因:太重視體驗、忽視文化習俗

「永遠交不到女朋友」是事實還是想像?關於自我對話的力量

她拼命想戒掉購物慾,卻在黑五購物節瘋狂大特價時「破防」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