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從街屋認識「台灣京都」!全美戲院昭和建築、手繪風情 呈現府城風華

(圖/維基百科)
(圖/維基百科)

2024年迎來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王茗禾、家永時

民權路二段西向底端,交叉著西門路二段,路的對面岔開三條路,由南至北依序是和平街、民權路三段、宮後街,而昔日府城大西門,位於此地,西城牆則沿著城門左右延伸。大西門在西門路二段的大馬路上,城門的門洞,由宮後街連通至民權路二段入城,順著到民權路一段再連接至東門路一段,便出入於府城大東門,上述這一段道路,就是當時府城東西向的主要道路。

在此之前的荷西時代,這條東西動線,由西端的普羅民遮街道便開始發展,再經過明鄭時期的承天府街坊,清國時期的府城十字大街,日本時代的本町通,一直是商業繁茂之處,商賣榮景直至日本昭和時期1932年,林百貨開幕後,帶動末廣町商店街的營運,商業活動漸漸移出這一區。

民權到東門這段路,百多年來的歷史,有各時代街衢繁榮,經歷二戰後期的戰火,到戰後重建等,很自然地造就了不同的建築風景,這裡至今仍是傳統行業分佈最多的街區,而位於道路兩旁的街屋,呈現了常民生活景觀,以及所展現的美學觀點。

(民權路二段)新和興布行/興居台南

新合興布行(圖/尖端提供)

創建年代|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樣式|藝術裝飾風格
型態|店鋪

創建之初,為昭和時期的第二高樓,吳修齊先生的布行建築,呈現一種簡約樸實的藝術裝飾風格。

興居台南這棟四層樓的街屋,所處位置為清國時期、日本時代初期,出入大西門的要道之一南河街,當時西門城邊林立著花樓,許多煙花女子於城牆邊招攬碼頭工人進入她們的溫柔鄉,進而演變成特殊產業的聚落,因此南河街又被稱為花街,位置現今約為和平街過西門路二段接民權路二段至新美街路段。

日本時代的市區改正計畫中,拆除了大西門與其西段城牆,另規劃了新市區新町,使原本西門城邊的花樓一間間遷去,而這裡段則規劃入西門町,產業遂而逐漸變成本島人開業聚集的街道,時而至今民權路上仍保留許多傳統產業與不同時期的建築,呈現一種常民百態的生活景觀。

(圖/尖端提供)

位於民權路二段鄰近西門路的興居台南,目前作為民宿經營,街屋本體創建於昭和時期,四層樓高簡約的外型,在當時其實是台南市第二高的建築,並且是吳修齊先生的新和興布行舊址所在。立面外觀使用單一灰階洗石子外牆,巧妙的用直線造型,隔出每一層樓的大面開窗,除了達到採光效果之外,同時使用窗戶配色來表現立面表情。兩側鑲有鐵件的排水系統,順勢成為立面的一種特殊裝飾。另外,順在騎樓柱式巧妙地加入橫線造型,於此看出整棟建築僅用線條造型與窗戶,呈現外觀簡單俐落的表現方式,為昭和時期常見的簡約藝術裝飾風格。

根據業者表示,其內地坪占地有兩百坪,且從騎樓到後門更將近一百公尺長。如此狹長大坪數的街屋,是從外觀看不出的縱深,對比立面所呈現的質樸,展現一種似有創建者一生不平凡的事蹟氣息。

(民權路二段)心型及翅膀裝飾的小街屋

心型及翅膀裝飾的小街屋(圖/尖端提供)

創建年代|日本時代至戰後初期
樣式|洋風藝術裝飾風格
型態|店鋪住宅

深色灰階的底牆上,混和著西洋歷史式樣裝飾風格而成的小街屋,不發一語地仍透露出歲月的故事。

日本初接收台灣之時,在府城拍攝了一系列的紀錄照片,而這批照片如今成了重要的文史資料,並且出版成書《 臺灣諸景寫真帖 》,其中就有兩張照片是從大西門城樓上,分別往城內外東西兩邊方向拍攝,清楚的顯示當時街道的不見天聚落,範圍就是十字大街往西外城延伸出去,也就是現在的民權路二至三段。藉此得知曾經的井亭夜市,指的是這條民權路二段大井頭位置到接官亭的區段,紅瓦厝的緊密相連,直到日本大正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這樣的場景才成為歷史。

街道變寬後,兩旁原本的閩式建築,也開始隨著本島人的開業,產業開始有所不同之影響,遂而改建成日本時代的西洋歷史式樣街屋,風格各有特色,不過現在端看這個區段的建築,多為戰後所建的現代風格,反之日本時代的建築留存僅有幾間,是因為受到二戰的毀壞所致。

沿著大西門遺址往東走面北向,會先看到興居台南的原新合興布行舊址,然後是韓內科診所,再來就是這間坐落於抽籤巷口,對面的這棟心型及翅膀小街屋,兩層樓高深色的灰階洗石子外觀,陽台與騎樓柱式爬滿了植物,低調而神秘的氛圍,顯得格外吸引目光,就像是一個有著許多故事的年邁老人,在此,等待著與我們邂遘。

(圖/尖端出版)

其立面山牆上的花草勳章裝飾、二樓門邊的繩紋裝飾、陽台下方的連續心型裝飾以及牛腿下方的翅膀裝飾,細節之處透漏著濃厚的裝飾風格,實為一棟造型小巧而精緻的街屋。另外,牆上洗石子的灰階部分,對比其他街屋更顯得深色,仔細一看還略帶燻黑,頗有讓人想像的空間,不知是否為當年二戰砲擊這附近一帶時,所留下的歲月風霜?

(永福路二段)全美戲院

全美戲院(圖/尖端提供)

創建年代|戰後初期
樣式|藝術裝飾風格
型態|戲院

戰後所建,陪伴台南人走過多年的全美,建築風格乘載自昭和時期常見的表現手法,彰顯屋主與匠師的用心之處,使戲院外觀別具一格。

府城自清國時期商業貿易繁榮,造就許多致富的商人,順勢奠定在閒忙之餘,娛樂業發展的基礎,以致日本時代戲院的蓬勃發展,表演內容有日本歌舞劇、中國戲曲、台灣歌仔戲、歐美電影等多元形式。

戲院的裝潢也各有千秋,傳統日式建築、歐式框式舞台、日式歌舞台、榻榻米座位或木椅等,院廳的容納人數也有幾百人之間的落差,細數日本時代的戲院前後時期算起來大概就有十間之多,到了戰後的雨後春筍,整個台南就有高達將近三十家,就此寫下了台南輝煌的戲院歷史。如今,走過六十餘載的全美戲院,是台南舊城區裡唯一戰後初期所建,目前仍在營運的戲院空間,外觀仍使用手繪的電影看板,保留五六零年代的舊戲院模樣,使之成為全美戲院的一大特色。

建築本體,承襲日本時代的鋼筋混泥土建築技術,在手繪圖中可觀察到,外觀為三個量體左右形式對稱之建築,並且刻意設計中間寬及兩側窄的表現手法,使其視覺觀感塑造塔樓形象。依造舊照片恢復已拆除的騎樓處大型雨庇,使全美戲院整體空間更顯得氣派。

仔細端看兩側塔樓立面上拱窗旁,連排的海馬與上方的蝙蝠圖騰浮雕,是因為老一輩的認為海馬具有多子多孫、蝙蝠則有五福臨門的福氣意象,便以這兩吉祥物融入建築裡面,在現今留存的街屋中,是極為少見而特殊的裝飾造型。

(圖/尖端提供)

此外,立面外觀在許多細節融入菱形裝飾,再看到山牆上三個少見的立體造型,至此不難發現細節之處皆有藝術裝飾風格韻味,顯示戰後匠師仍帶著昭和時期的建造精華,盡情的在這棟戲院外觀加以發揮,即便現在立面遮蔽於手繪看板的背後,仍藏不住那個創建之初名為第一全成戲院( 今全美戲院 ),代表世代特色留存的重要建築。

(民權路二段)武館街王姓街屋/淳鳩一夫拉麵

武館街王姓街屋(圖/尖端出版)

創建年代|日本時代至戰後初期
樣式|藝術裝飾風格
型態|店鋪

整修後的拉麵店,立面仍留有屬於街屋那個年代的特色,沒有繁複的裝飾,簡單的線條搭配姓氏裝飾,也是一種風格呈現。

重新整修過的王姓街屋,目前為淳鳩一夫拉麵的店面,其店前的民權路二段,在清國時期,街道中央曾建有成排的閩式建築,形成的紅瓦不見天聚落,將道路一分為二,兩邊皆有各自區段產業的命名,而王姓街屋這面則是大井頭以西的北側路段,六條街之一的武館街,日本時代規劃成本町四丁目。

書名:《台南街屋:73處老屋之美,體現台灣百年常民生活美學印記》
作者:王茗禾 / 家永時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月10日

這六條街分別為大井頭街、下橫街、武廟街、竹仔街、帽街以及武館街,附近一帶聚集許多傳統工藝的店家,八景之一的井亭夜市,便是從這區域裡的大井頭,一直綿延到接官亭,此區域為當時府城零售商業最為繁榮的街道範圍,也是許多人來到府城必到此一遊之處。

直至日本時代,產業與商景轉換,繁盛的商業中心才移至日本人聚集開業的末廣町,本町上則是以台灣人經營的店鋪為主,其中的本町四丁目上的日吉屋吳服店,為日籍商人馬場德次郎所開設,林百貨的創辦人林方一便曾在此工作過八年。

(圖/尖端出版)

其日吉屋吳服店開設的位置,即是六條街之中的武館街路段,剛好在王姓街屋附近,這附近有許多街屋在二戰期間受到砲擊毀壞,所以目前看到的建築也大都為戰後所建的現代風格。

王姓街屋本體為兩層樓格局,入內品嚐拉麵時,可發現建築為兩進式的長型街屋,外觀獨留洗石子牆面,與牆上王姓裝飾,象徵性地保留此棟街屋的特色。藉此延伸討論,老舊街屋在面臨整修之際時,是否全貌保留,或是象徵性地留下建築的特色,是個值得我們在看待歷史脈絡時,去反覆討論並深思熟慮的部分。

●本文摘選自《台南街屋:73處之美,體現台灣百年常民生活美學印記》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尖端出版 藝術設計 老屋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文學之旅 LOG IN 台南 我們所在 台南400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探索圖博歷史文化的千年縮影 產生自我覺察與文化衝撞

《沙發上的心理治療》:作者菲莉帕.派瑞揭開心理治療的神祕面紗

喜歡戶外露營體驗嗎?不可不知組成露營的8個重要元素

「上課不專心」不代表注意力不集中!4種學習情況,你家孩子是哪一種?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