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國際懶惰日!「樹懶式哲學」教你耍廢有理、放空無罪
![(圖/unsplash) (圖/unsplash)](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8/09/0/23908413.jpg&x=0&y=0&sw=0&sh=0&exp=3600&w=930)
文/珍妮佛.麥卡妮
沒有看錯!今天是「國際懶惰日」(歡呼加鼓掌),鼓勵人們在這天可以暫時擺脫繁忙的生活節奏,盡情享受休閒和悠閒的時光。平常永遠工作做不完,抽空還得慢跑、健身,日子塞得滿滿滿,看起來很充實,卻常常覺得好累又好煩。本書以幽默的筆觸,結合對樹懶全面性的觀察,將他們生存精髓落實到我們人際、工作和感情生活,樹懶式生活哲學是一種越單純越好的態度,一種不用力的生活方式。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天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來放鬆心情,享受寧靜。(編按)
★樹懶式哲學——慢下來,更健康
運動鞋製造商、健身部落客、還有奧林匹克運動大會,都要我們相信極限運動跟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是值得讚美的付出。這是因為含有大量有氧運動的高強度健身,除了對健康有益之外,已經成為紀律與奉獻的同義詞。沒什麼適量就好啦,就是要跑馬拉松,就是要做個五十下卷腹運動,不然就爬個吉力馬札羅山——我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鼓勵去追求健康長壽。願上帝保佑那些天生腳踝不好、或是內耳有問題的人。
不過,樹懶式哲學在這裡要告訴你:傻瓜才會去健身!好吧,客氣一點講,保持健康有很多方法,但不包含去跑個十八小時的極限馬拉松,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科學家現在正在學習樹懶早已經知道的事情:慢慢地動是有益處的。沒錯,像是瑜珈跟太極拳這些所謂的慢運動療法,已經證實可有效減少慢性疼痛。甚至還有報告指出,進行這類靜態運動的人比較少吃鎮靜劑。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塔夫茲醫療中心,曾在二○○八年進行一項研究發現,讓關節炎患者打十二週的太極拳,能減少疼痛和壓力。
為什麼這些低衝擊的運動這麼有效?有一個理論是:這些慢運動增加了我們的放鬆反應。反過來說就是:我們的壓力反應減少了,甚至還促進免疫作用。事實上,就算只是快步走也很有益處,而且跟跑步比起來,快步走對膝蓋的負擔可是輕鬆多了。
所以無論你選擇何種慢運動,重點是慢慢做,讓呼吸規律,控制動作——這是不是讓你想起了誰?沒錯,就是樹懶!記得,要瘦身、擁有健康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種。
★樹懶式哲學——深呼吸,即使你倒栽蔥
好好地呼吸應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也都靠呼吸維生。對於這個說法,你可能會想:我現在就在呼吸啊,是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在於我們的呼吸經常是沒效率的,這對健康絕對有負面影響;我們不是全身緊繃,彎腰駝背,就是分心,以致於我們吸入與呼出的空氣只比噴氣多一點。
電腦和壓力就是主要罪犯。例如我們把筆記型電腦放在膝蓋上打字時,這個壞姿勢讓肋骨壓著橫隔膜,讓我們的肺沒有空間擴張。這種壓力會讓我們的呼吸短淺,也就是所謂的換氣不足。
練習深呼吸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減少壓力跟降低血壓。藉由增加血中的血氧濃度,可以加速細胞痊癒,甚至還被認為可減少發炎。美國的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在二○一六年所作的研究發現,只是二十分鐘的呼吸練習,就能讓發炎的唾液細胞激素減少。也就是說,幾分鐘的專心呼吸,真的能對身體有益,而且是從細胞開始。
因為深呼吸令人驚嘆的效果是經過科學驗證的,你會發現練瑜珈的修行者、軍人跟運動員都在練習。所以,把身體打直,挺起胸膛,讓你的肺有空間擴張,然後深吸一口氣,再吸第二口,持續下去……感覺很棒,對不對?
★樹懶式哲學——不要中了酸民的招
法國博物學家喬治.布豐,是第一個在著作中描述樹懶的人,他在一七四九年出版的生命科學百科全書裡這樣寫道:「這個集合了怪異跟笨拙的生物,表現出來就是慢吞吞、總是病懨懨的,而且一付愚蠢樣。」真是沒禮貌。他還提到:「樹懶是生存中最低等的形式,再多一個缺陷就會無法生存。」
活著,有時好難。無論你是樹懶或是人類,人們會對你的外表、生活方式跟先入為主的「缺陷」品頭論足。他們評論的時候可能很刻薄、嘴賤,對你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負面衝擊。特別是網路上很多評論都很殘酷,而我們通常就是對自己最苛刻的評論家:你可能會覺得沒有人相信你,你不適合這份工作,覺得你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或是你不值得被愛。
但看看樹懶,牠還是一樣一臉滿足,不覺得自己「慢吞吞」或是「笨拙」,也不知道曾有科學家說牠們是生存的最低等形式。如果牠們把布豐的評論聽進去,很可能就活不下去吧。牠們如果想:「這樣活著還有意義嗎?沒有人喜歡我們,我們的生存就是一種錯誤,我們只是一個奇怪的錯誤……」然而它們避開了絕望,逃過了滅絕,活到現在,默默地成為地球上最迷人的一種動物。牠們的慢,是才能;不尋常的身體結構相當可愛。牠們甚至把慢吞吞跟懶洋洋活成了自己的風格。
樹懶一直用自己最真實的模樣活著。是我們這些人終於開竅,才明白牠們的價值。
朋友們,這就是樹懶之道:不要管那些酸民,做好自己的本分。說不定到最後,那些毀謗你的人心胸突然變開闊,或是終於頓悟了,還會轉向讚美你呢(如果沒有,就狠狠罵他們一頓吧,因為你最棒了)。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社出版之《再忙也要躺好躺滿:跟樹懶學耍廢,爽爽人生不白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抽獎】超高齡社會的一道風景!你有哪些退休生活後的夢想?
📰 步入中年得留意肌力退化!避免加速衰退,現在開始養肌防老
📰 如何愈老愈快樂?中年大清理:重新想像未來樣貌,事先準備
📰 中年危機是逐漸失去的狀態,如何跨越危機、重新定義自己?
📰 孩子長大面對中年空巢期失落?更應該慶祝終於為自己而活
📰 步入中年生活更自在!獨活女性細數年輕曾遭受過的異樣眼光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