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運思維》為什麼補強缺點不是好策略?奧運選手告訴你!
文/金度潤
「該強化優點,還是該彌補缺點?」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煩惱?
根據蓋洛普(Gallup)公司所展開的「克利夫頓優勢評估」(CliftonStrengthsFinder)計畫數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清楚知道自己優點所在的人,才是最能幹的人,然而許多人卻耗費大把時間在彌補缺點上,而不是用來加強自己的優點。如此一來,許多學生的學經歷或能力都趨於標準化,即使好不容易進了大企業拿到好工作,也只能成為平庸的上班族。哈佛商學院教授文英美(YoungmeMoon)所著的《哈佛最受歡迎的行銷課》(Different)就提到:
「我在教書時想出一個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方式,用來激勵我帶的小型討論會上的十幾名學生,我對他們的表現做相當詳細的評量。過了幾星期,我才開始意識到這個評量計畫的後續效應:幾乎班上的每位同學都把重心擺在改進自己的缺點。思考最有創意的學生,努力加強自己的分析技巧。分析能力最強的學生,則致力於加強自己的創意。沒有人發揮自己的優點,都在改進缺點,於是課堂討論開始失去活力。
這些用來監測自己競爭地位、立意良好的做法,無論是品牌定位圖、市場研究,還是形形色色的競爭分析,都可能將你導向同質化。追求面面俱到的結果,就是和群體一起回歸平均值。」
人性導致大多數的人或企業所付出的無數努力,都只是為了完善自己的缺點而已,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努力加強自己的優點。結果讓多數人變得更為平庸,只有極少數人擁有更突出的能力。
在職場上我有個致命缺點,從小我就討厭英文,成績也一直都很差,第一次考多益只拿了230分。後來又考了幾次,成績還是沒進步,我就放棄強化英文能力了。但對一個準備求職的人來說,英文不好是致命的缺點,光是在文件審查階段就會被淘汰,對於想在大企業上班的人來說,放棄英文絕對不是容易的選項。
無法做出像其他人一樣的選擇,將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投注在不擅長的英文上,我決定轉而努力磨鍊自己擅長的部分。前面曾經提過,我在許多公開徵集活動中獲得了大獎,畢業時還拿到了總統獎。因為有這樣的經歷彌補英文不好的弱項,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進入外商公司任職,之後運用過去所累積的企劃、寫作、演講能力成為作家,出版七本書,現在則將這些優點轉化為訂閱人數破百萬的YouTube頻道。如果當初我為了彌補缺點死抱著英文不放,或許不會有現在的表現。
為了寫書而大量採訪奧運金牌得主時,我領悟到,即便是世界最頂尖的選手也是人,都會有缺點,但這些選手面對優缺點的共通想法是「缺點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變成優點」和「當我將優點打磨成自己的最大優勢時,才能以此為武器在競賽中獲勝」。其中一位選手告訴我:「如果把時間都花在彌補缺點上,最後會連優點也變得平庸無奇」。或許有些缺點需要某種程度的改善,但在努力縮小與別人的差距後,就要避免把時間放在進步甚微的項目上。如果硬要將缺點變成優點,很可能會成為不上不下的二流選手,要成為世界頂級選手,只需要一個壓倒性的優勢就行。就像把磨利自己長矛的時間拿去打造盾牌,我的矛就無法刺穿對方的盾。
每個人時間都有限,把精力集中在優點而不是缺點上,才是發揮最大效益的策略。或許有人會心想「如果既能改善缺點,又能將優點化為獨特武器該有多好?」雙頭馬車跑不快,只能在兩者中選擇一個方向全力奔跑爭取優勢。運氣不等人,當運氣到來時必須累積足夠的優勢,換作是你會怎麼做?
●本文摘自寫樂文化之《創運思維:滿手爛牌打到贏,解鎖致富、覆盤人生的七堂強運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