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從「孔子古琴的故事」說起──《古琴》導讀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今日台灣的日常生活中幾乎不見古琴的身影,也不聞古琴的樂聲,然而它的影響卻是至深至遠,乃至於你我習焉而不察。這樣的體悟,卻是得自一位闖進三千年歷史傳統的女子。

1960年代,中國文化革命正醞釀,為了學習中文,本書作者林西莉遠從瑞典赴大學。她從西方人的觀點出發,林西莉和一般古琴研究者不同,以淺顯易懂的筆調敘說古琴的各個層面。自古琴的鑑賞、製作,到古琴在古代文獻以及中華藝術中的地位,乃至當今古琴音樂的新趨勢,她都做了生動且全面的介紹。本書原瑞典文版已長時間聯暢銷榜,並榮獲重要的奧古斯特非小說類獎。林西莉本人更積極推廣古琴的演出,讓更多人欣賞到古琴的魅力。(編按)

文/沈冬(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什麼是古琴?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絃樂器,是一種連孔老夫子也曾下苦功鑽研的樂器。在閱讀《林西莉古琴的故事》之前,讓我們先了解「古琴的故事」。《史記.孔子世家》有如下記載: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其志矣,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

師襄是先秦的重要樂師之一,他教孔子彈琴,拚命催孔子「可以益矣」,就像現在的音樂家教琴一般,用趕進度來表示自己的教學成績。然而,孔子對於古琴的學習自有理解。他認為,十日的練習,只能掌握樂曲的旋律大概,不足以 熟樂曲的技巧、分寸(得其數);即使樂曲的「數」已純熟,還是不足以探知樂曲的內涵情意(得其志);再進一步,就算掌握了樂曲的情意內涵,還須假以時日,才能直探樂曲精髓,完成彈者與曲中人或物的精神交感,甚至生命的相互印證(得其為人),這才是古琴音樂的精髓核心。

這是孔子學習古琴曲「文王操」的經過;後來孔子由彈奏中自行體悟了周文王的形貌風度,讓師襄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個故事,說明了身通六藝的孔子的音樂造詣,果然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樂匠者流所可企及,也道出了古琴這種樂器的境界,遠不止於撫琴操縵的手法而已;樂曲的內涵情意與精神主體,反而是彈琴者要面對的更大挑戰。因此,儒家有所謂「士無故不徹琴瑟」的知識份子教養準繩,因為彈奏或聆賞古琴,幾可說是一段由技術面,至藝術面,甚至進於道德面的追尋歷程。

自孔子以下悠悠兩千年,在中國文化的位階圖譜上,古琴的地位始終超越一般單純的樂器,「非止器也,進於道矣」,但古琴音樂也因此知音寥寥,無法獲得一般大眾的的欣賞愛好,唐代詩人白居易還為此發出「縱彈人不聽」的牢騷。這種多數中國人未盡了解的樂器,如今卻有一本成於西方學者之手的專著,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女士這本《林西莉古琴的故事》的問世,實在是一件可喜之事。

我與林西莉女士有一面之緣,三年前,她為了《漢字的故事》一書的出版來臺宣傳,她在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的網頁上,發現我開了「古琴音樂欣賞及實習」的課程,於是透過聯繫要求跟我見面。當時,我並不認識林西莉女士,只聽說她是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一八八九─一九七八)的學生,自然表示歡迎之意。高本漢先生在國際漢學界的地位,可以說是諾貝爾獎級的大師,他著作等身,關於漢語音韻學、《尚書》、《詩經》、《左傳》等大部頭的研究著作一直廣受中外學者尊敬。高本漢的學生有能力寫一本《漢字的故事》,是我絲毫不以為怪的,可是林西莉女士來訪的目的居然是古琴,這點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臺大「樂學館」是一棟建於日治時期的舊樓,長廊高窗,庭院幽深,那天下午,林西莉女士翩然來訪。我跟她解釋我如何在擔任臺大音樂所所長時開始推動古琴通識課程,如何將古琴帶入臺大各個不同學院的學生的生活中,而同學又如何以極大的熱情回應。古琴課在臺大,不是為了訓練專業演奏家,而是為臺大學生開啟一扇窗,讓他們領略傳統音樂之美,沉潛性靈,涵養情志。西莉始終帶著溫婉的微笑,氣度沉靜,專注傾聽。除了談課程,我們也談前輩琴人,談一九四九年以後古琴在海峽兩岸的發展,我們有許多共同的話題,也有不少類似的感歎。當然,西莉對於臺灣六十年來的琴人琴學所知有限,對她自己在中國大陸學琴的經歷也談得不多,只有在我請教她的師承時,回答說是王迪的學生。在我們這些彈琴人的眼中,王迪是個極為響亮的名字,但西莉的態度卻十分平靜,帶著一種若無其事的謙遜。我彷彿感覺到,在她的寧靜微笑之下有許多言語未曾吐露,也許是因為累積太厚、感情太深,在我這樣一個初識之前欲語還休;也許是故事太長,不知從何說起;就如同是一片冰川之下,澎湃湍急的流水難以破冰而出。

如今展讀西莉這本古琴的故事,我想,我終於看到了冰川之下流水奔騰的景貌了。

林西莉女士這本書以作者一九六○年代初在北京學琴的生活紀錄為主軸,橫向開展了古琴各方面的討論。拿到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這是一本相當紮實、涵蓋面相當廣的書。作者由自己的故事出發,感性地追憶了她在北京學琴的經歷,然後介紹了古琴的結構、樣式、製造等,進而引述了中國歷史上與琴有關的各種傳說、記載。再來,作者將視角由琴擴而大之,轉而諦視若干著名的畫幅──如宋徽宗「文會圖」、「聽琴圖」等,以描繪古琴如何存在於知識份子的生活空間裡,而與琴齊名的棋、書、畫、印等知識份子的其他文玩也在此被一併討論。作者並未迴避部分較為專業或冷硬的題材,如古琴的斷紋、銘文,甚至琴譜、指法、調式,這些比較屬於內行人的話題都被拿出來一一細究,呈現於讀者眼前。

書名:《古琴:瑞典漢學家林西莉邂逅我們的三千年文化》
作者: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出版社:貓頭鷹/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15年7月7日

這本書帶有「距離的美感」,因為所有觀賞角度都間隔了遙遠的距離:瑞典少女林西莉帶著好奇的眼神觀看古老的北京、二十一世紀初的漢學家林西莉滿懷感慨回視半世紀之前的自己、西方讀者更是在距離與時間的兩重迢遙之下,欣賞這古老樂器的精采表演。以我閱讀所得的印象,這本書有幾個特點:

首先,這本書紀錄了一個消失的年代以及一群逝去的琴人,這一部分也是身在臺灣的我們極不熟悉的。為全書開場的是一個名為「古琴研究會」的組織,這個組織成立於一九五四年,是大陸負責研究、保存古琴的主要機構,成員包括查阜西、管平湖、吳景略、溥雪齋、楊葆元、汪孟舒等琴家。他們曾經進行了一系列的全國琴人琴曲的調查、錄音、譯譜等工作,他們的成果至今仍為琴界廣泛參

考。在西莉的筆下,這些備受尊敬而被後輩視為傳奇人物的琴人,以一種家常生活親切自然的形貌出現在我們眼前。一九六○年代初期,文革尚未開始,但政治活動頻繁發生,相對於社會上流溢瀰漫的不安氣氛,西莉則是刻畫了「古琴研究會」位於北京胡同深處,如同世外桃源般的靜謐空間。

其次,在記錄琴人的同時,這本書也保存了舊日琴人的審美觀點與傳統的古琴教法。西莉傳述王迪的話:

「妳想,」王迪說,「妳把一顆珍珠擲入一個玉盤中,然後再一顆接一顆地擲下去,然後它們如流星落下但每一個音都聽得清清楚楚,清澈明亮,最後一切又恢復了寧靜。」

熟知中國古典的人立刻可以指出,這是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概念。何其偶然而湊巧,在我初學琴的時候,我的老師也用了相同的詩句來指引我。為什麼用「大珠小珠」?這強調的不只是珠玉碰觸時音色的清亮,更在於每一粒「珠」的圓潤飽滿,光華內蘊,這正是彈琴人對於每一個音──不論它的強弱輕重──所必須追求達成的審美境界。

●本文摘自 社 出版之《古琴:瑞典漢學家林西莉邂逅我們的三千年文化》之導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孔子 北京 瑞典 貓頭鷹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