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死後才出生──讀《悲劇哲學家尼采》
文/陳鼓應
我飛向未來,飛得太遠了:恐怖攫取住我。
當我張望四周,看!時間是我唯一的伴侶。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一、強者的孤獨
哲學家多半是孤獨的,而尼采更是孤獨中的孤獨者。
孤獨的類型很多,大致可分為強者的孤獨與弱者的孤獨兩種。
如果一個人的存在只是周遭配景的一部分,其價值端賴於外在的肯定。當這一切導自於他人的讚揚與撫慰的熱源一旦消失時,他便會深深地感到一種被社羣遺棄的孤獨,於是他便會情不自禁地詛咒人世的淒涼、人生的寂寞。我們常常聽到人們哀嘆「生命沒有意義」,其實更恰當的應是「『我』沒有意義」,因為既然「我」的意義是依靠別人的施捨,如施捨終斷,便感寂寞無以自持──這是由弱者而來的孤獨。
然而,當你做自己的主人時,你便擁有一個自足而毋須粉飾的天地,你存在的價值不必依恃著上帝、羣眾或情人,你能自我主宰、自我發揮,你無視於大千世界的誘惑,無覺於外在世界的紛擾,處事而不為事所困,入世而不為世所累,那麼你是獨一的,不假外求的,在創造中不斷地提煉你自己,在每一步的提煉中,經純化而脫塵,經昇華而超越,最後達到一種曠漠冷定的境界──這便是「強者」的孤獨。
尼采在生活上所經歷的,以及在著作中所表現的,即是這種強者的孤獨。
我們看他一生,在歐洲大陸上各處漂流,他過著流浪生活,踏著疲憊的步伐,到處尋求健康與同伴,到處尋求真理與生命。
尼采大部分的著作都是在旅途跋涉中完成的,他不時攀登山峯或獨步海邊,在步行中沉思構想,偶有所得即刻記錄下來,到了夜晚,面對一盞孤燈沉伏在桌案上,他長期忍受著因用腦過度的劇烈頭痛,但我們這位孤獨的哲學家,仍然不懈地以殘弱的軀體點燃著智慧之光,揮筆著述。然而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一部部嘔心瀝血的作品,卻未能贏得世人的絲毫了解,「孤獨像條鯨魚,吞噬著我」,這是尼采蒼涼的呼喊,發自心之深處的太息,但在孤寂中,他仍能掌握自信,把希望寄於未來:「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死後才出生。」
為什麼沒有人欣賞他的作品呢?因為他的思想和世人距離得太遠了,「遠離人類和時間六千英尺」,當尼采獲得《查拉圖斯特拉》的靈感時,旋即在一張紙頭上寫著這樣的字。這時的尼采,就像一隻雄勁的蒼鷹,盤旋雲際,孤寄長空,傲物以遊心,俯視芸芸眾生,這種「不可測量」的距離之感,是多麼的孤高啊!
「孤獨有七重皮,任何東西都穿透不了它」,尼采──這「孤獨之狼」(Lonely Wolf)──那種孤傲的性格與孤高的氣質,時時於自覺與不自覺之中在他的筆下表現了出來:
凡是能呼吸我著作之氣息的人,他就會知道這是來自高處的氣息,它足以使人清醒振奮。一個人應當養成這種氣質,否則就會遭遇到寒風侵襲的危險。冰雪接近了,孤獨是可怕的──
尼采的思想裏一向奔馳著孤獨的暗流,尼采明知「孤獨是可怕的」,然而他卻終身沉浸在孤獨裏:
我仍要重歸於孤獨,獨與清朗的天空,孤臨開闊的海洋,周身繞以午後的陽光。
尼采的思想離開世人太遠了,他的時代尚未來到,他必須暫時走向孤獨,在孤獨中充實自己。
二、兩層意境
要想做一個獨立的人,必先堅定你自己;要想堅定你自己,必先刷清你自己,於是尼采說:
刷清你自己──即使精神已自由的人也是必需的,還有許多禁忌與黴菌餘留在心中。
許多的「禁忌與黴菌」結長在人心中,「願一陣暴風襲來,搖落這一切已被腐蝕的東西!」
尼采在每一個「存在」的環節上找出頹敗的跡象,於是他毫不妥協地掃除思想上的桎梏與精神上的煙霧。所有的偶像、教條、規誡與禁忌,對於這一切的約束都投下神聖的否定,如狂風之掃雲翳,重現天日!使人類卸下偽裝的枷鎖,重新發現自己。因為只有如此,我們的思想,才能像孤鷹翱翔於高空,我們的人格,才能像孤松挺拔於大地。
尼采的這種孤獨,是不同於古代文人以及現代梭羅式的隱逸山林,在大自然中享受著與世斷絕往來的幽靜生活。在他眼中,人生不是一個停滯的水潭,而是一個「跳躍奔進」的過程,因此他所關懷的是如何發揮人底潛能,向更高一層的理想爭取勝利。所以尼采的孤獨感在他的氣質上有兩層境界:最初是不願同流合汙而憤然獨遺其身的孤獨感;最後是在獨自創作中奮力向上超升而遠離人群的孤獨感。換言之,尼采因擁抱著一個企圖實現於未來的理想而生活,這種生活和渾渾噩噩的世俗生活相形之下,必然顯露出一種長不可及的距離。當他高舉遠瞻時,睨視下方,不禁為人群中的種種畸形跡象所震撼:
我在人群中行走,如同置身於人的廢軀殘體中,在我的眼中看來,這實在是件可怕的事:我發現人類處於廢墟中,如同零落於戰場或屠場上。當我的眼光從現在退回到古往,所發現的同樣是:殘破,斷肢和可怕的偶然──其實寂然無人!
●本文摘自 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之《悲劇哲學家尼采(經典全新修訂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