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腳可預防「無法痊癒」糖尿病?日本首席體能訓練師教你健步運動!

書名:《一輩子受用的腳部健護指南:打造抗老勇腳,幾歲開始都來得及!預防糖尿病、失智症、腰痛、免疫失調,下半身鍛鍊才是關鍵!》 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Nakano James Shuichi)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3月1日
書名:《一輩子受用的腳部健護指南:打造抗老勇腳,幾歲開始都來得及!預防糖尿病、失智症、腰痛、免疫失調,下半身鍛鍊才是關鍵!》 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Nakano James Shuichi)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3月1日

腳力衰退,小心→「

糖尿病是人的國民病。根據厚生勞動省公布的資料,包含潛在患者在內,推算全國大約有二千萬人罹患糖尿病。

二○二○年公布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顯示,二十歲以上男性疑似罹患糖尿病者占19.7%,女性占10.8%。也就是說,成年男性每五人之中極可能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成年女性則是每十人之中極可能有一人罹患糖尿病。

此外,疑似罹患糖尿病者的比例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年紀越大,比例越高。單就數字來看,隨著年齡增長,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越高。或許有人會以為年紀大了就容易得糖尿病,其實糖尿病大多是攝取過多熱量、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造成的。

換言之,糖尿病可透過練腳加以預防。

糖尿病是一種名叫胰島素的激素分泌不足,或是未能有效利用,導致身體無法充分抑制血糖上升,因此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

糖尿病大致分為一型和二型兩種。一型糖尿病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等問題,使得胰臟的胰島素分泌細胞受損,嚴重缺乏胰島素所致。一型糖尿病多半在孩童時期發病,與生活習慣無關。

日本的糖尿病患者多半為二型糖尿病。除了血糖容易升高的體質外,攝取過多熱量、缺乏運動、肥胖、壓力、高齡等因素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全,因而罹患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大多在中老年發病,不過受環境和飲食習慣變化等影響,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罹病。

(圖/Unsplash)

日本人容易有飯後高血糖的症狀

公司企業例行的健康檢查,就能得知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和「HbA1c(糖化血色素)」都是健康檢查的檢測項目。如同字面所述,空腹血糖值即為空腹狀態下的血糖值。HbA1c則代表與葡萄糖結合的血色素比例,反映了檢查前一到兩個月間的平均血糖值。這兩項數值超標者即為糖尿病的高風險群,嚴重超標者則確定罹患糖尿病。即便在基準值以內,數值偏高的人也不能大意,應重新審視健康檢查的結果。

相對於歐美人多有空腹時高血糖的問題,日本人則是容易出現飯後高血糖的症狀。即便空腹時的血糖值正常,只要飯後血糖超標,即為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群,對血管當然也會造成傷害。健康檢查自費項目中,「75g口服葡萄糖耐糖試驗」可檢測飯後血糖值上升了多少, 建議擔心罹患糖尿病的人檢查看看。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病情變嚴重前多半無症狀。畢竟血糖值稍高也不痛不癢。由於沒有症狀,就算檢查結果是「離糖尿病僅一步之隔的高風險群」,不少人也都置之不理。然而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要是什麼都不做的話,病情將持續惡化下去。

當然,在無症狀的情況下,也很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和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三大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眼底血管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受損,導致視力衰弱,嚴重時甚至會失明。糖尿病腎病變是因血糖過高,使得腎臟血液過濾功能下降,嚴重時必須洗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初始症狀為手腳麻痺和感覺遲鈍,嚴重時會引發壞疽,下肢可能需要截肢。此外,糖尿病也是引發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主因。

糖尿病也是一種得了就無法痊癒的疾病。雖然可藉由運動療法、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控制血糖值,但現代醫學還無法治好糖尿病。一旦發病,就得終生與糖尿病共處。

在得知糖尿病無法痊癒後,應該有不少人興起了努力預防、務使自己不要得到糖尿病的念頭吧。

(圖/Unsplash)

運動可預防「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為先天性遺傳,加上攝取過多熱量,以及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所致。儘管可以預防,但仍有許多日本人為此所苦。原因可能在於大家不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會得二型糖尿病,以及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不會得二型糖尿病。

血糖值為血液內的葡萄糖濃度,飯前飯後都會變動,過低的狀態稱為低血糖,過高的狀態則稱為高血糖。

用餐時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及醣類經過消化器官消化吸收,會轉變成葡萄糖釋放到血液裡。所以即便是健康的人,飯後血糖值也會上升。

血糖上升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促進肝臟、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運作,將葡萄糖送到各個細胞之中,使血糖值下降(回歸正常值)。

攝取過多熱量和缺乏運動,都會降低胰島素的功能。

除了小心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和醣類外,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充分轉化成能量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血糖送往何處由胰島素掌控,我們無法自行決定增加輸送至肝臟或脂肪細胞的血糖量。不過我們可以透過活動肌肉,增加送往肌肉的血糖量,所以運動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1.雙腳打得比骨盆更開,腳尖朝外。屈膝下蹲,臀部往後頂。同時張開雙臂, 運用背部肌肉將肩胛骨收攏。2.膝蓋打直站回原位,同時在胸前靠攏雙肘,縮緊胸部肌肉。1、2有規律地各做一秒,反覆十次。以類似有氧運動的韻律持續活動大肌肉,消耗糖分,藉此降低血糖值。 ※ 兩種運動交替進行,共做五分鐘。時間慢慢加長,最終能持續十到十五分鐘更有效果。圖片來源:《一輩子受用的腳部健護指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文摘自 出版之《一輩子受用的腳部健護指南:打造抗老勇腳,幾歲開始都來得及!預防糖尿病、失智症、腰痛、免疫失調,下半身鍛鍊才是關鍵!》。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糖尿病 日本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