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扭轉自然浩劫?

書名:《在大滅絕來臨前》 
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 ( 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臉譜/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1月4日
書名:《在大滅絕來臨前》
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 ( 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臉譜/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1月4日

文/伊麗莎白.寇伯特 ( Elizabeth Kolbert)

國家海洋模擬水族館(The National Sea Simulator)對外標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型水族館」。水族館位在東海岸的湯斯維爾(Townsville)附近,在墨爾本以北約二四○○公里處。有許多范.歐朋的團隊成員在這裡工作。他們正計畫進行「輔助演化」的實驗,所以拜訪完范.歐朋的實驗室後,我就動身飛往湯斯維爾。

那時是十一月中,澳洲有很大片的區域陷入火海。新聞報導都是關於千鈞一髮逃生的故事、燒傷的無尾熊,以及雪梨上方的煙幕如何讓當地人呼吸起來就跟每天抽一包菸一樣糟。從機場前往水族館的路上,我注意到幾片最近被燒過的地面,以及一面有熊熊燃燒的地獄圖片的告示牌「你做好防災準備了嗎?」告示牌上的文字問道。我經過一座錫精煉廠、銅精煉廠、幾座芒果農園, 以及一座有餵食鱷魚活動的廣告的野生公園。死掉的沙袋鼠(wallaby)—在南半球會遭到路殺的生物—散落在高速公路的路肩。

珊瑚海示意圖(圖/Unsplash)

模擬水族館就建於海(Coral Sea)的一塊岬角上。要不是水族館沒有窗戶,否則應會有很漂亮的海景。場館內的照明用的是電腦控制的LED燈,並使用程式去模擬太陽與月亮的循環。水槽占滿館內大部分的空間,高度都與腰同高,類似百貨公司的展示櫃那樣。就如同蓋茲在椰子島的實驗室,模擬水族館中的水槽也能由人為控制並創造出校準過的壓力環境。某些水槽的酸鹼值與水溫是設定來模擬二○二○年珊瑚海的狀況;另一些則模擬了二○五○年更高溫的海洋;甚至還有一些是模擬二十一世紀末更嚴峻的環境。

我抵達的時候已是傍晚,裡面幾乎空無一人。我花了一點時間在水槽間走走,我的鼻子差不多都要伸進水裡了。珊瑚的個體—精準的用詞是「珊瑚蟲(polyp)」—非常小,肉眼很難看見。即使是跟兒童拳頭一般大的珊瑚,也都住了數千隻的珊瑚蟲,這些生物相互連結並組成一層很細的活體組織。(珊瑚族群堅硬的部分是由珊瑚持續分泌的碳酸鈣構成的。)模擬水族館中一個個水槽裡養的都是鹿角珊瑚這種有分枝的種類,因為長得快,所以更利於研究。鹿角珊瑚組成的群體看起來就像縮小版的松樹林。

隨著太陽西下,模擬水族館裡裡外外有愈來愈多人湧入。為了不干擾人工模擬的光照,每個人都戴著發出鮮豔紅光的特殊頭燈—倒是很符合今晚的情境,因為大家來到這裡,就是希望能看到一場狂歡。

珊瑚的繁殖行為十分少見,也非常壯觀。在大每年會有一次,就發生在十一月或十二月滿月後的幾天。在這個名為「大量產卵(mass spawning)」的過程中,數十億隻珊瑚蟲會同步釋放出珠子般的精卵束。內有精子與卵子的精卵束在浮到海水表層後便會裂開。多數的配子會成為魚兒的食物,要不就是隨波逐流,只有幸運的配子能夠完成受精,形成珊瑚胚胎。

水族館示意圖。(圖/Unsplash)

水槽中的珊瑚若養在正確的環境中,就會跟生活在海中的親戚同步產卵。對范.歐朋的團隊來說,產卵期是推進珊瑚演化的一個關鍵時機。他們的計畫是趁著水槽的珊瑚產卵時,蒐集這些的精卵束,接著再像養鴿人一樣進行人工配種。其中一組團隊希望把從水溫較暖的大堡礁北邊蒐集來的鹿角珊瑚,與南邊的鹿角珊瑚進行配種。另一組團隊則希望將軸孔珊瑚(Acropora)屬的不同種珊瑚相互配種,以創造出混種珊瑚。他們認為,非自然結合所產生的後代會比親代更具生存韌性。

那天晚上有好幾個小時,研究人員都不停在水槽邊徘徊。「今晚很關鍵,」有一位旁觀的科學家跟我說,「我感覺得出來。」在產卵之前,每隻珊瑚蟲會長出一小塊突出物,看起來就像珊瑚族群起雞皮疙瘩那樣,這就稱為「預備期(setting)」。我們看到有些珊瑚已經預備好了,但或許是因為謹慎,也或許是焦慮,遲遲未見產卵。隨後有些人開始放棄,紛紛跑去睡覺。模擬水族館有宿舍可供過夜休息,但因為已經滿了,所以我走到停車場,開車返回湯斯維爾。在黑暗中走路時,我聽到果蝠在樹上尖叫。我深信,隔天晚上就是關鍵之夜。與其說大堡礁是個珊瑚礁,不如說它是珊瑚礁的綜合體(總量約為三千),面積更超過三四.九萬平方公里,比義大利還大。除非我孤陋寡聞,否則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這裡還壯觀的地方(或地方的綜合體)。我曾經在一座位於大堡礁南端,南迴歸線附近小島上的研究站待了一個星期。在這座名為「獨木(One Tree)」的小島外海浮潛時,我看到讓人目眩神迷的各種珊瑚:有枝枒的、灌木叢般的、長得像腦的、長得像盤子的,以及外型像扇子、花朵、羽毛與手指的珊瑚。此外我也看到鯊魚、海豚、鬼蝠魟、海龜、海參、露出驚恐眼神的章魚、歪嘴的大硨磲,以及比繪兒樂(Crayola)蠟筆還要繽紛多彩的各種魚類。

在一片健康的珊瑚礁中能找到的物種數量,可能比地球上任何面積相當的區域—包含亞馬遜雨林—都要來得多。研究人員曾仔細檢視過某片珊瑚族群,並算出有超過八千隻生物、兩百種以上的物種棲居其中。其他研究人員透過基因定序的技術,去計算他們找到的甲殼綱生物的數量。在大堡礁北端,一個約莫籃球大小的珊瑚族群當中,他們就找到了超過兩百種物種—多數是螃蟹與蝦子;而在大堡礁南端某個相同大小的珊瑚族群中,他們辨識出將近兩百三十種物種。據估計,全世界有一百萬到九百萬個物種棲息在珊瑚礁中,雖然執行這項甲殼綱生物研究的科學家斷定,即便是數目最大的估計值,可能也都低估了。他們寫道,「珊瑚礁的多樣性」很有可能一直被「嚴重低估」。

若我們把周遭環境納入考量,這樣的多樣性就更值得注意了。珊瑚礁只存在於赤道南北三十度所夾起來的範圍內。這個緯度的海水上下層比較沒有對流,因此氮與磷等基本營養物質較為缺乏。(熱帶地區的水看起來無比清澈,也是由於很少生物能在此生存的關係。)科學家一直很困惑,珊瑚礁如何在這麼嚴峻的環境中維持生物多樣性—此道難題也稱為「達爾文悖論(Darwin’s paradox)」。我們能找出的最佳解答是,住在珊瑚礁中的生物已演化出最極致的循環系統:某個生物的垃圾,能成為鄰居的寶藏。「在珊瑚城市中,沒有所謂的廢物,」與庫斯托共事的海洋生物學家理查.C.墨菲(Richard C. Murphy)曾寫道,「任一有機體產出的副產品,都是另一種有機體的資源。」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鳥瞰視角。(圖/Unsplash)

因為沒有人知道有多少生物仰賴珊瑚礁維生,自然就沒有人說得出有多少生物會因珊瑚礁消失而受到威脅;但顯然數目非常龐大。據估計,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至少有一部分時間會生活在珊瑚礁中。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羅傑.布萊伯利(Roger Bradbury)指出,如果珊瑚礁消失了,海洋看起來就會有如回到五百萬年前的前寒武紀(Precambrian times),那時還未演化出甲殼綱生物。「整個會是黏糊糊的一片。」他表示。

大堡礁隸屬於由大堡礁海洋公園局(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Authority)所管理的國家公園,該單位有個詭異的縮寫名稱:「GBRMPA」(英文發音是「gabrumpa」)。在我造訪澳洲的前幾個月,GBRMPA發表了最新的「展望報告」,他們每五年就得出版一次。報告中指出,珊瑚的長期前景從上一次報告的「糟」降級為「非常糟」。

就在GBRMPA發表這份前景堪憂的評估報告之際,澳洲政府核准了新的大型煤礦坑興建計畫,位置就在模擬水族館南邊幾小時車程的地方。這個礦坑時常被形容為「巨無霸礦坑(mega-ming)」,預計會利用大堡礁附近的阿博特角港(Abbot Point),將多數的煤礦運往印度。就如同許多新聞評論員所指出的,拯救珊瑚與開採更多的煤是難以共存的兩種活動。

●本文摘自《在大滅絕來臨前》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珊瑚 堡礁 澳洲 臉譜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隔壁的房間》動人原著,蒂妲史雲頓、茱莉安摩爾擔任主演──《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

這是個天生邪惡的孩子, 或是太早看見真相的觀察者……?

夏日極致療癒愛情電影《到我們為止》,布蕾克萊芙莉領銜主演──原著小說《以我們告終》

習慣表現「我很好」?心理師提醒:「負面情緒影響更超乎想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