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圈

閱讀快訊 出版風向球 曬書市集 書市圈夥伴

從《如蝶翩翩》觀察龐大粉絲基礎 如何帶動改編韓劇討論度

熱門條漫吸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他們往往成為特定條漫和漫畫家的粉絲。當電視製作人和電影導演將這些條漫改編成大螢幕文化時,同時也能吸引這些粉絲成為大螢幕觀眾。

別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你買的BMW並不會到安養院看你

1. 成功並不是看你銀行帳戶裡有多少錢,而是看你在人生遇見並影響了多少人。 2. 把「人」排在最前面,用心經營深入的人際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問自己是否用關愛的方式待人,我們就能活得更幸福、更沒有遺憾。 3. 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我們都必須適時踩煞車,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好好想過之後再下決定。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書店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決定人文精神的去留

多買書能救得了書店嗎?要買多少書才能拯救全台實體書店呢?也許問題癥結並不在此。設定「書店再見,再見書店」專題之初,我們提出一項假設:書店並沒有消失,只是有別於人們認為它應該是的模樣。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閱讀風氣不彰,才更要開書店」:專訪邊譜書店負責人廖英良

圖書產業對大型嘉年華的渴望,並不是本屆書展開啟的濫觴。自2023年7月起的接下十個月,全台預計辦理百場閱讀藝文市集、近千場閱讀推廣活動,最終達成顧客回流書店的效果。攬客的邏輯看似成立,但一間沒有總理事務的店長/書店主人常駐的書店,能否維持良好體質必須打上問號。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書店是分眾時代的其中一個管道」:專訪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理事主席沙彥羲

網路書店可以提供更便捷的購書管道,讀者也能在此購得暢銷書;相對的,書店則以品牌價值為優勢,如同星巴克即便曾推出促銷,顧客面對原價也照樣埋單,這是因為產品的穩定性、店內消費的氛圍,都被消費者列為定價的一部分。覺得少了這層體驗也無妨的消費者,自然有權享受更低的折扣。「這就是『分眾』。」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最小單位的空間,是書店主人的唯一武器」:專訪三餘書店負責人鍾尚樺、店長盧宥臻

和時下獨立書店的經營趨勢相比,三餘只差沒有咖啡座了。不過,店內取消餐飲服務也就兩年以前的事,一方面當時的三餘也和其他行業一樣承受疫情壓力,另方面也是本於品牌理念,以及觀察到「時尚店面+精品咖啡+名人講座」這套獨立書店黃金公式並非暢行無阻。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書店需要的是能起到槓桿作用的支點」:專訪現流冊店負責人洪沛澤、店長林潔珊

書籍銷售、餐點供應、講座入場費各佔現流每月營業額三分之一。微妙的平衡看似理想,書籍的進貨成本卻相對餐飲及活動籌備為高,精算後的淨收入反不及後兩者。賣咖哩、辦講座,是基於務實的考量,也是新進獨立書店的縮影。由於圖書產業整體客觀條件不利,多角化經營、盡可能開發收入管道是首要之務。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共探獨立書店的夾縫生存學

據說每間書店都可以風光兩天:開業一天,熄燈一天。這兩個日子之間可能間隔一年半載,五年十年,總之多數時候是各安天命──別嫌打悲情牌,這就是台灣實體書店共同面對的窘境。 在2020年敦南誠品關閉後,

比起學歷,他們更愛問「你曾在哪個軍種單位服役?」──以色列為何重視服役經歷

為什麼以色列這樣的「小國」,在世界上有高度的存在感?利用有限資源逆轉劣勢,發展新創產業,看以色列如何令全世界都不能忽視他們的重要性。在以色列的文化裡,潛藏著對教育思維、兵役制度、移民政策、創投計畫的強烈特質,透過分析多則真實創業故事,了解國家危機意識、社群群聚等國民精神特質,如何催化以色列奇蹟般的經濟成果。

如何解決工作倦怠?全球最多人追蹤的生產力專家:少做一點,才能發揮更多

倦怠的概念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我從沒想過這個詞會用在我身上。我不必拚命工作來維持生計,甚至不必趕在期限內完成某事。我有什麼權利感到倦怠? 但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我聆聽母親(身為一位精神科醫生)解釋說,倦怠不只是指工作壓力過大的人,當工作不再有意義、不再令人愉悅、或難以處理時,任何人都可能出現倦怠。當你倦怠時會感到力不從心、失去動力。你覺得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跟上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