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客來了
作家好文
琅客來了/《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作家楊理博:重要的還是活出想要的樣子,過得開心
楊理博是有意思的人。向我們推薦他的編輯如是說。而且說了不只一次。 一般而言我們可不買這個帳,覺得自己、親近的人「有意思」的意見多如天上繁星,一一接待還得了。但楊理博確實有些特質能引發好奇心。其新
琅客來了/賴芳玉律師:直視終結,才能明白開始的價值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多數人在許下承諾時,腦海裡想的多半是開花結果的愛情,是歸屬感與安全感的滿足。在個人層次,賴芳玉律師也抱著如此期待;但在工作中,她需要的是對人性、對關係動態的敏銳洞察力,而非粉
琅客來了/《東京都同情塔》芥川賞作家九段理江:在複雜的世界裡,無論如何都要用語言傾訴情感及思想
採訪當日,台北正值陰雨濕冷春寒料峭的時節,我們自台北國際書展步行前往位於信義安和站的綠咖生活概念店的途中,發生一件小插曲——怎麼樣都找不到咖啡廳的入口。直到來回徘徊數圈,才在民宅間一處被綠意重新佔領的
琅客來了/支持愛孩子的人成家,矽谷科技人Cindy新書《志願單親》推廣單身生育,打造新型態家庭模式
「其實你留意一下會發現,這本書叫作《志願單親》,而不是《志願單親媽媽》。」Cindy說。 這話是什麼意思?意思是,一個單身男人也可以選擇成為志願單親爸爸。 推論合乎邏輯,卻令我們腦洞大開,
琅客來了/野生獸醫師綦孟柔:在《傷獸之島》,救助動物便是療癒自己
吹箭。見到這個名詞,你的腦海應該會浮現一位生活在中南美洲雨林的原住民,他藏身林蔭,瞄準獵物後深吸一口氣——先撇開這麼做會不會有將吹箭吸入喉嚨的風險,絕大多數人對吹箭的想像就是如此原始。不過,它迄今仍在
琅客來了/《閩海王鄭芝龍》作家劉峻谷:以小說為潛水鏡,潛入歷史長河
《閩海王鄭芝龍》是記者暨作家劉峻谷歷時十四年竣工的三冊巨著,故事以明末清初為背景,採第一人稱筆法回顧鄭芝龍自少年發跡,一路走向敗亡的歷程。
琅客來了/《道拉吉里的風》作者雪羊: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史詩,讓思維在未知旅途不斷成長
1924年,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與其隊友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e)取徑西藏攻頂聖母峰,他們最後被目擊地點大約距離峰頂244米——此後不知所蹤。1999
琅客來了/「尋光之路:重新認識梵谷與他的藝術」 美學導師趙孝萱:用無可救藥的熱情認真,做藝術界的靈媒
「台灣還有人不知道梵谷的嗎?我從小就是聽唐.麥克林(Don McLean)的《starry starry night》長大的,他割的是左邊那隻耳朵是吧?」 或許可用知道梵谷割下的是哪隻耳朵來區分
琅客來了/《斷棒》作者陳尚季:棒球是我的精神原鄉,小說是回歸之路
「小說是我回到棒球場的方式。」陳尚季說。 文壇新人陳尚季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創作所,在校期間曾多次參加全國大專院校棒球運動聯賽,其個人運動史可追溯到小學時期,後因肩傷在校隊中轉任指導員,重心也
琅客來了/驚艷台灣的策展之眼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覽統籌 周春桂專訪
「既然展覽名稱叫作『從拉斐爾到梵谷』,那一定要有拉婓爾和梵谷的作品。」 當我們請教本次展覽不可錯過的三件作品時,周春桂組長不假思索地答道。而她亦不能否認,這52件遠渡重洋來台的作品是各有各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