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緹
作家好文
最後一個母親節 癌症媽媽:我沒有機會罵你了
母親對於子女而言,具有很重要的角色意義。從孩子呱呱落地後,母親便一肩扛起呵護與照料的責任。除了噓寒問暖,就學後陪伴並盯著學習過程,所謂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從孩子落地後,母親的一顆心便時時掛在孩子身上。即便已罹患重病,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那顆心依舊掛在孩子身上擔憂不已。
醫護人員收到的禮物有玄機 鳳梨酥嚇壞醫院
路過某層樓的護理站,被護理師教到休息室內,學妹往我手上塞了好幾根昂貴的日本某知名品牌雪茄蛋捲。本還疑惑著,會是誰出國遊玩後帶回來的丹露。學妹似乎讀出我眼神中的疑惑,於是公開謎底說道:「學姊,這是上個月出院那位病人拿來送我們的禮物,昨天回診還特地提上來給我們。」
居家安寧 為癌症患者實現最後的海邊夏日夢
最初開始照顧阿芝姐,心中總有點遺憾與惋惜。或許因為我們是護理同業,所以總會特別對她多看顧一些。近期阿芝姐的情況開始逐日走下坡,眼看腫瘤在她身上張狂肆虐,我們卻無計可施,除了感到悵然無力之外,也擔憂單身未婚的阿芝姐是否還有心願未了。
致敬國際護理師節!天使也需要抒發悲傷的情緒
五月十二日是南丁格爾的生日,同時也是國際護理師節,除了慶祝並感謝臨床執業的護理師之外,護理師們需要的不只是鼓舞還有民眾的同理與關懷。特別護理師於執業過程中無可避免會遇到照護許久的病患因病離世,有時候情況是預料之中,而某部分卻是猝不及防。
安寧照護,賦予患者生命的意義與溫度
先生對我們細數太太的一生,除了年少時診斷出紅斑性狼瘡,還有癲癇的疾病,如今又罹患子宮頸癌第四期,對太太來說「活著」這件事情,實在非常辛苦。先生紅著眼眶訴說:「希望未來讓太太舒服就好,不要太痛苦,能平安的走完最後一段路便已足夠。」
【天使巡房】那緹/人生最後一哩路,做自己身體的主
台灣每年的無效醫療支出,高達1600多億,有許多重症病人,因為家屬無法放手,讓病人承受維生醫療所延續的痛苦生命。 要看著至親之人離開,心中猶豫與為難必定反覆煎熬。倘若疾病已無治癒之可能,且逐步往終點前進,病人與家屬必須為步上最後一哩路的歷程做出選擇。如果無法於適當時刻放手,往往讓病患的最後一哩路走得十分艱辛。
【天使巡房】那緹/與世界道別之前
病患的凝血指標上升又因肝臟轉移引發凝血功能不良,如果給予抗凝血藥物同時必須擔憂發生出血不止。兩難的狀況讓人頭疼,而針對癌症也因細菌感染造成菌血症而遲遲無法開始化學治療。 一連串的難題猶如糾結的毛線團,理不清此時該給予何種醫療處置才能對她有幫助。而疾病處置已是如此艱難,病患又因住院時間過長而思念兒子造成情緒低落。身心靈多重煎熬之下,病患變得沉默憂鬱,每每提到治療計畫便讓她情緒低落而哭泣不止
【天使巡房】那緹/婦癌病房的彌月之喜
某日與主治醫師查房,走到病室前停下腳步,然後小聲提醒接下來要看的病患,是由不孕症組醫師轉介過來,情況比較棘手,因為她想要生孩子。當時我看著手上的病患資料,她的診斷是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是俗稱的葡萄胎,加上年齡已超過四十五歲,正常來說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建議便是摘除子宮一勞永逸
【疫亂情迷】那緹/告別類禁閉的日子
後疫情時代到來,告別類禁閉的生活 面對嚴峻的新冠病毒疫情,隔離是公認重要的治理手段,目前台灣的確診隔離作法由原本的14天逐步減少到5天,而入境後的隔離檢疫政策也漸漸放鬆。我們即將恢復正常生活,迎來疫情後的新生活,屆時除了對病毒說再見,也要大聲向類禁閉的日子說聲:『再也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