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樂5-5】江曼郁/花店生活

開花店看似浪漫的背後有著無數日常瑣碎,而在這些重複裡,江曼郁以花為客人傳遞情感。圖/江曼郁提供
開花店看似浪漫的背後有著無數日常瑣碎,而在這些重複裡,江曼郁以花為客人傳遞情感。圖/江曼郁提供

看似浪漫的不浪漫

花店生活可能大家都能約略猜測內容──只有偶爾出現靈光碎片,譬如古銅金色門把與深咖啡木門上停留被花帶進來的蜜蜂身體斑紋排列,呼應了背景顏色,或是發現花瓣組合方式有如俄羅斯娃娃,一套一套,簡直化成微縮型迷宮,足以讓剛孵化的毛蟲安居穿梭。這類微小到泛起一絲不足以訴說出來,只留存在自己念頭裡瞬間的漣漪,感覺到這個工作所帶來的蒙福時刻,忍不住被這類畫面的巧合所產生的餘韻而片刻愣神。

此外,每天的安排,無非是整理環境、花材養護、製作、待客等許多於背後運轉的庶務,更詳細點還有拍攝紀錄與經營計算,以及各式各樣與花商和客人的討論;但實際上這些重複性事務有多麼繁瑣枯燥扁平,要真切體會,大概還是距離想像有一大段距離。

如果要形容,比起浪漫的幻想,更容易往日復一日的工作靠攏。

設計花束或如信差

於是,總聯想自己是點燈人或信差,每天依循相同的路徑執行任務,不論是製作什麼樣形式的花或是為誰而做,是用「光」折射出的顏色搭配,去投射感情或「信」裡的喜樂悲哀、傾訴依偎都是別人的事,我只是負責將它們整理好,然後確實守時交付,彷彿有點抽離,只不過在身分的表層職責之下,退到後面觀察別人臉上不同神情,看著收花人臉上幾乎只開出吉與大吉籤詩的籤筒,也會有一點喜悅。

除了工作重複性,燈塔想像是一種符號化,這種指涉大概來自於花店造型,花店選址在住宅區巷口的邊間,將整棟房屋漆白後,乍一看變得與相連的鄰里區隔開,單獨矗立,直長如架口琴,房子開了許多窗格,晚上當街道逐漸暗下來時,屋簷與室內一起點燈,建築物變成透光的盒子,沿著周圈晃蕩出鵝黃色的光暈,我守在這裡,把居住與工作揉雜成團,幾乎寸步不離,可能是一廂情願追求繭居在永恆不變中的安全感,同時把自己投射成所有路過(不知道從哪邊聽說這裡有間花店、遛狗、散步、匆匆的鄰居)或遠遠望過來的人,都可以曾經被光浸染一會兒。

繁榮與荒蕪間的小店

說到這裡,也想提起花店的位置夾在城市西區、南區與南屯區的中央,不論往哪區都是隔條馬路的事,距離商場院或國家美術館大約五分鐘,聽起來似乎非常繁榮,但實際上巷弄裡靜悄悄,有種凝滯、過於日常緩慢而如舊照片般的氣氛,並且朝東南方去是一大片重劃區,與人潮相反,目前荒草瀰漫,偶爾在夕照下望過去彷彿野原,沿岸還有溪,溪中有灰色的魚跟白色水鳥,它們在縫隙裡自成生態。這裡銜接鬧市與城市的邊陲,形成強烈對比,從燈火通明走到邊陲,預留給未來通行的道路全部被封印起來,連被命名的路牌也沒有,站在路兩側,只要跨過線一切瞬間變得靜止。

曾經,我在午夜電影散場後,在寂靜無人的街道,沿著重劃區走,沿途閃爍的紅燈也比往常更輕而無聲,漸弱於末端被黑暗吞噬,那是還沒被繪製成形的地圖,未開啟的迷霧,誰也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闃然的空氣昭示現在這裡「還‧不‧屬‧於‧人」,不同於溫室悉心栽培的花葉,是未被馴化鳥獸棲居與植物的曠野,想起自己溫和明亮的空間,於是我在走到黑暗之前就停步返回。

回到自己的燈塔裡,仍舊在燈塔裡,裡面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非常平凡地作為普通的齒輪運轉──少了我也沒關係──僅僅如固定的昨日,依舊需要點燈,遞信似的把花交出去。

●作者簡介:

江曼郁,從讀書時代開始記錄的「插花週記」,每星期搭配一次花的靈感,後來正式以此為生,自2017年成立花店約八年了,仍然對做花抱有無盡熱忱,穩定而持續地經營著花與人的各種可能。

●看更多

【花藝樂6-1】古碧玲/插花絮語

【花藝樂6-2】黃麗群/花它不說話

【花藝樂6-3】栩 栩/花的痛覺

【花藝樂6-4】毛 奇/插花是反對簡單路過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燈塔 電影 花藝樂 花藝 茉莉花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靜心之道‧徵文優勝作品】古家榕/好好呼吸

李廖潘子/用千元SPA承擔千萬債務

劉利梅/我的神隊友

【靜心之道‧徵文優勝作品】金默穎/讓水帶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