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來美術館不一定是看畫
冬日來到嘉義美術館,入場時剛好遇到一位導覽員開始解說,他口條流暢、內容豐富,偶爾插入幾個嘉義的豆知識與冷笑話,保持著一種有點緊湊但又不致太趕的舒服節奏。
就這樣帶著一群人,從最新整修的美術館到最舊的日治時代的迴轉樓梯,從畫作說到建築,從木造結構說到樓窗光影,最後走到戶外說到人行道上的狼尾草。恰恰符合這次的展覽主題:移動觀察者。
這次展出林玉山的畫,最早一幅作品為1926年的〈竹林與水牛〉,畫家繪畢後即贈予亦師亦友的陳澄波,但二二八陳澄波被抓後,其夫人怕旁人無辜受累,把所有旁人贈送的畫作能去落款的去落款,不能去、來不及去的就藏起來。
直到1979年陳澄波遺作展時才找回它真正的主人,於是林玉山事隔五十三年,重新在這幅畫上再次題字落款。一幅畫牽繫五十三年的人情,陳澄波夫人不只堅毅,更十分有勇氣與見識。
遇到這樣一位解說員真幸運。喜歡他說話、描述人事物的態度,鬆鬆的、怡然的正經。陳澄波夫人在二二八藏畫的事,在他說來就像隔壁鄰居的花種得很好那樣,一件街坊間值得留意的好人好事。
我深深敬佩陳澄波夫人,有些事很平常,理所當然,但其實並不容易,就像種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