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華/當醫師走入病家出診

當醫師走入病家出診。圖/王孟婷
當醫師走入病家出診。圖/王孟婷

老爺爺打來的求助電話

秋風漸起,讓我回想起去年接到的一通電話。

「請問有醫生或護理師可以幫幫我嗎?」電話那頭,是一位八十歲的老爺爺,家中僅有他、太太和外籍看護。老奶奶已臥床許久,起居皆交由看護照料。前陣子老爺爺身體不適,甚少進老奶奶房裡。「阿嬤今天還好嗎?」他會這麼問看護。「阿嬤OK!OK!」看護的回答總讓老爺爺安心。然而,這份「安心」卻意外埋下隱患。

某天老爺爺走進房間,迎面而來的是濃烈的異味。他掀開尿布,濃重的腐敗氣息瞬間襲來,他知道事態嚴重。「我好自責也好不捨……該怎麼辦?」

接到電話後,我立刻安排居家訪視。檢查老奶奶的傷口後,發現竟是嚴重的四級壓瘡,傷口自髖部到臀部,已深及骨頭,情況十分危急。我也為這狀況驚愕,這是我在居家醫療中見過最嚴重的傷口。

由於老奶奶全身已出現發炎症狀,與家屬溝通後立刻安排轉診,由居家醫療團隊與台大雲林分院協力進行治療。次日,整形外科張惠琇醫師率隊進行緊急清創,手術進行四十分鐘,醫院與居家醫療一起合作,成功將老太太的傷口組織清理乾淨,並完成抽血、抗生素治療。

術後我們召開家庭會議,詳細解釋病情與後續的護理指導,居家護理師也在病人出院後進入案家,協助看護學習換藥與照護過程。持續每日施打抗生素,老奶奶的狀況逐漸穩定。這個案子,是居家醫療價值的具體體現──從住家到醫院,再回到住家,一個順暢的治療鏈,讓家庭負擔減到最輕。

不看門診的神祕診所

每每遇到類似案例,都讓我深刻體會社區中醫療需求的迫切,病人的健康不只是醫療行為,而是家庭的安穩、社區的支援與生活的尊嚴。

這些經歷,也推動我繼續前行。

西螺安定國小旁有個三角窗店面,曾是OK超商,也曾賣古早味紅茶冰。三年前則換上新的招牌,一個畫著小房子的標誌,標示著「到宅支援」。鐵門雖然長閉,但好奇的路人偶爾會駐足探問:「這是在賣房子的嗎?」

「不是啦,這裡是診所,」我忍住笑意回答。「診所啊?那可以掛號嗎?」「歹勢,我們不看門診,只去看那些不方便出門的病人,所以門才沒開。」

2020年底,「好所宅」在這樣的誤解中誕生了。我從小在這片土地長大,深知那些臥床或失能病人對醫療的渴望。他們無法輕易出門求醫,這份需求隱隱存在於社區之中。於是我開設了「無門診、全出診」的診所,希望讓更多人投入這份意義深遠的職業。

讓「在家住院」變成可能

當然,創業路上挑戰重重,招募人才、流程規畫、財務運營,無一不需努力。幾年來,我們已照顧超過一千個家庭,但許多社區居民尚未意識到這份服務的存在。我們不只為單一家庭提供服務,更希望將這種照護模式擴展到整個社區,讓居家醫療成為一種「生活中的選項」。因此,我們與衛生局、雲林基督教醫院、台大醫院合作,透過社區講座、平原大學等途徑向社區傳遞居家醫療和的理念。

今年七月,健保署推出新政策「在家住院」,讓老年人不必再因急診床位不足而在醫院苦等,如今可以選擇由醫護人員上門施打抗生素、得到即時支援,減少病人及家屬往返醫院的負擔。

期盼在未來,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患者,都能自在地待在熟悉的環境中,不再孤立無援,讓「家」成為最安心的病房。

●延伸閱讀:【在地需求】中玄/懷念在家看診的年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醫師手記 在宅醫療 長期照護 長照

逛書店

延伸閱讀

keiko/最獨特的紀念品

含光/為什麼愛翻舊帳?

觀景窗

慕塵/彈鋼琴的阿珠媽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