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玄/懷念在家看診的年代

印象裡,母親多病。幼時的我其實不清楚母親為何經常臥床、到底生什麼病,只知道此時父親便會去台中中正路附近的「順天堂診所」,請醫師來家中看診。

留著小鬍子的中年醫生,雖然面容嚴肅,說話卻輕聲細語。他總提著一個頗大的皮製醫藥包,拿出聽診器、問診、開藥方,有時打針。在五○年代,對孱弱難以出門的病人而言,醫生能到府看診,是值得感謝的事。

今日的診所或醫院,多半病人得親臨,等候的時間經常比看病多十倍以上。前陣子,老妻大概是協助照顧因腸胃炎嘔吐的外孫女時,不慎受到感染,夜裡嘔吐不說,水瀉了七、八次,隔天早上完全爬不起來。我說這樣不行,得去看醫生,老妻大概太過難受,大怒道:「我就是肚子拉不停也吐不停,怎麼出門?你就把我的症狀告訴醫師,代我看診拿藥就好!」她把症狀用LINE傳給我,要去帶去給醫生看。

倉皇出門,想起鄰近的衛生所那日恰好有家醫科門診,欲掛號,櫃台人員說病人沒有親自來,要醫生同意才行。醫生並未同意,建議最好去大醫院詳加檢查比較安心。

無奈之餘,只好到鄰街的耳鼻喉科等診所開門,獲得了許可。掛號後,醫生聽完敘述表示老妻可能是被外孫女傳染了諾羅病毒,開了藥,順利止住老妻的腹瀉症狀,三天後老妻已可自行去診所回診了。

想起那天的情景,真教人手足無措,畢竟每間診所規定不同,總也不能因為小病痛就叫救護車到大醫院急診,浪費珍貴的醫療資源。於是不禁有些懷念兒時醫生會到家中看診的年代,在熟悉的家中,不用看著焦慮等待的病人或混亂的醫院環境,病人也會感到安心許多吧。

●延伸閱讀:【醫師手記】黃子華/當醫師走入病家出診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在地需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周笑華/我的九龍城寨故事

劉妍伶/並不是多事

王大可/細心熱情帶來的美好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