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晴/媽媽的悔過書

媽媽的悔過書。圖/PPAN
媽媽的悔過書。圖/PPAN

多年沒有見到孩子的我,最近終於鼓起勇氣打電話到前夫家見到孩子,圓了一個埋在心中的心願。然而因為自己的困境而未能善盡母職是鐵的事實,也是不分日夜一直縈繞積壓在心頭,沉甸甸的虧欠及遺憾。只是過去無法重來,我只能在餘生盡力修復和孩子的關係,而在修復親子關係之前,必須先修復自己。

願意誠實面對自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母親這個角色在無力承擔的時候到來,究竟要如何接住這份從天而降的禮物呢?首先迎面而來的是自責的感受,因為自身困境使然,在孩子都已成年後,我依然尚未有能力承擔身為母親的責任。

前夫要離婚前,曾對我說:「妳的病也不知道會不會好?」說完這句話後,等著我的是來自法院的調解信函。離婚了,家碎了,最無辜的還是當初愛的結晶,而這個後果是當初男歡女愛一次未做好防護措施所導致的代價,同時是見證這段婚姻的證據。

孩子從小不曾像別人一樣,經歷父母一起帶他出門遊玩的體驗。而長期生病的我沒有穩定的工作,探視並不順遂。至今我仍忘不了,孩提時的他拉著我的手,想要牽著我進前夫家的場景。那時他在客廳倒水給我喝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多年後的今天,在前夫歸於塵土之後,他還是為我奉茶。

我到底是什麼樣的母親呢?我的確尚未康復,因此當前婆婆告訴我孩子作息不正常時,此刻的我並無置喙的餘地,畢竟多年未見,最重要的信任關係無法一夕建立,重拾親情需要時間與空間緩慢進行。

回首過往,已然放下對前夫的怨懟,在這多年的歲月裡,也發現許多自己需要調整及學習之處。一路走來的生命軌跡看似崎嶇難行,但在最艱困黑暗的時刻,神依然伴我同行。我常反覆閱讀《哥林多前書》第十章所寫的:「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教你們能忍受得住。」

尚有一條修復自我的漫漫長路得踽踽獨行,但我相信前方是一條恩典之路,我必然將帶著更好的自己,與孩子相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為人父母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王又立/將為人父的我,成了購物狂

林小混/不是做不到,只是沒想到

劉洪貞/便當裡的嘴邊肉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