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相伴的真情

前陣子看到一些關於老伴的文章,不是老夫老妻的伴,是中/老年喪偶,在哀傷退去後,有個伴讓人重拾家的溫暖與愛的幸福。

對於父母的老來伴,現在的子女漸漸擺脫防備心態,知道自己無暇探望,生活型態與見聞的諸多差異,兩代間除了親情其實少有共鳴,那麼讓老爸老媽有個同齡的老伴來照顧,只要不涉及財產的分配,多半是樂觀其成。

我周遭也有這樣的故事,結局各有不同。

朋友的婆婆幾年前過世,公公唱卡拉OK認識了相差十餘歲、孀居的A女士,兩人談得投機,合資買了間小公寓,度過十年快樂時光。逢年過節,公公一定帶A參加,她也和眾人相處融洽;豈料這兩年八十五歲的公公逐漸失智,起先懷疑A偷錢,接著屎尿失禁又不願包尿片,兩人關係降至冰點,A最後只好要求公公的子女帶他回家,分道揚鑣。

鄰居八十八歲的父親劉伯伯住在南投山上,妻子離世已幾十年,八年前遇到紅粉知己B,彼此扶持,感情很好。如今劉伯伯罹癌住到兒子家,B也七十好幾,對劉伯伯不離不棄,陪他化療住院,伺候湯藥不遺餘力。前些日子天氣和暖,見兩人到社區花園散步,雖然劉伯伯瘦骨嶙峋,清瘦的臉上仍有春日般的笑容,B的真情讓人感佩。

我有一個志工好友筱靜,母親過世已十多年,手足嫁娶各有家庭,只有她陪伴父親同住,照顧起居。她父親幾年前中風,靠著意志力復健,恢復到能到社區打太極拳,在運動時認識了同社區的C,她的丈夫離世多年,兒女都在國外,兩老日久生情,彼此照料。

筱靜爸再次住院時C隨侍在側,燉雞湯、熬魚粥給父親時,也都有筱靜的份,讓她感到十分窩心。後來筱靜父親過世,我約她出來吃飯,她訴說著父親住院所受的煎熬,我也想起母親住院的苦,兩人都淚眼婆娑。我誠摯叮嚀:「妳一個人要好好照顧自己!」她捉狹笑說:「有人照顧我啦。」

原來,父親走後,C阿姨會來家裡煮飯,彼此做伴用餐,她也陪阿姨去散步、購物和旅行,即使面對美麗的湖光山色,話題都離不開他們所愛的人。誰說她們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母女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我見我思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鄺介文/人齊食飯

三日月/向Amis學吃苦

李基福/睡

蔡憲榮/椅子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