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英/別來有恙

別來有恙。圖/紅林
別來有恙。圖/紅林

一向不安於室的我久未在江湖走跳,朋友都以為我隱居到深山老林閉關自守一個人的武林,其實我是別來有恙。腰椎骨刺壓迫神經,由臀部往小腿延伸的牽引痛,有時會讓我寸步難行。骨刺不是很稀鬆平常嗎?並非不治之症,為什麼群醫都束手無策?本欲除之而後快,但醫生表明沒有嚴重到要動刀的地步,「何況開刀有一定風險,不如維持現狀,這樣就好。」意思是要我不必再積極治療嗎?我怏然步出診間。

從年初到歲末,一直遊走在各大醫院小診所,看過的科別橫跨神經內外科,並囊括骨科復健科和疼痛科,照了超音波、三次X光另加核磁共振,也嘗試過有立竿見影成效的震波治療;每位醫生都信誓旦旦表示:「第四、第五節脊椎輕微滑脫,不嚴重,復健三個月即見效。」可是我已翻倍又翻倍綽綽有餘,疼痛依然故我。

我心急如焚請教醫生:「會不會是有其他隱藏症狀沒被發現?才沒有對症下藥?」神經外科醫生搖頭表示不可能,反問我:「這個骨刺會造成妳生活大不便嗎?」我據實以告,只是不能再上山下海到處趴趴走,近距離走平路不成問題,疼痛指數也尚在勉強可忍受範圍內。「那就維持現狀,這樣就好。」醫生雲淡風輕地說。

啊?我幾乎應聲倒地,無藥可醫?餘生都得與疼痛共處?大疫三年好不容易等到解封,愛玩客莫不蠢蠢欲動整裝待發,而我就只能在住家附近公園走走?環遊世界的版圖還缺了一大半沒拼完,我怎麼甘心「維持現狀就好」?幾乎整年度都深居簡出,不斷接獲親朋故舊問候何時再現江湖?當我透露醫生對我宣判無期徒刑,留美的藥學系老同學立即送來他精心研發的「骨刺一號」膏藥,盛情難卻,就死馬當活馬醫。妹妹們也每周固定指點我瑜伽拉筋,試著減緩我小腿肚的麻痛。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不管是偏方或求神拜佛,我都願嘗試。

除此,基於貨比三家不吃虧的道理,我多方打探遍尋名醫,轉診到另一間大型教學醫院,雖然預約門診一「號」難求,候診室人滿為患,等得我心浮氣躁,但聽到檢查詳盡視病如親的醫生口中說出:「我比較傾向脈衝式高頻熱凝療法,安全性較高,應該會好的。」不爭氣的眼淚差點飛飆而出。

我當然會好的。我答應陪兩歲的小孫女長大不能食言、我們五姊妹還相約壯遊天下缺一不可,還要和老同學及朋友們到處吃喝玩樂一路玩到掛……在在都激發起我強烈的復健意志,相信現代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任何疑難雜症都可迎刃而解。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如此深信不疑。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心情點滴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懷/ㄊㄚ ㄗㄞˋㄑㄧˊㄉㄢ ㄔㄜ

黃碧清/堅持的力量

雨煙/大頭貼不能換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