粼粼珍妮/冤家之間

從有記憶起,耳畔經常充斥著母親對外公的埋怨,只因當初是外公做主了父親和母親的婚事。

母親對父親的不滿,可從婚後追溯到婚前。

在媒人口中,父親有兩分地;嫁作人婦後,母親卻發現父親不但口袋空空,甚至還欠別人一屁股債。有土斯有財,母親本以為婚後能有財富傍身,竟落得縮衣節食還債的生活,情何以堪。爾後就不必說了,這條怨懟之河愈往下游形勢愈發凶險。

從小到大沒聽母親說過父親的好,直到父親離開的頭幾年,母親仍不斷數落著父親生前錯處。一個人要這樣徹頭徹尾的不好,想必也是不容易的呀。

父親當然不是一無是處,除了賺錢養家,做家務對父親來說亦非難事,燒菜、洗碗、打掃、洗衣他樣樣行,還會暗地裡要當時仍處於青春期、經常和母親互看不順眼的我,別老是和母親針鋒相對。

朋友說,鄉下老人家習慣透過不斷發牢騷來紓解心中的壓力和鬱悶,一吐為快後又是一尾活龍。母親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吧。

只是太多的不滿,會讓人把曾經的美好遺忘。父親離開後,母親清理出一箱舊照片,我在這堆預備丟棄的黑白照中看到一幀父母親在野柳的合影,母親挽著父親的胳膊,甜蜜而依賴。

日頭赤炎炎,暑熱難捱,下廚不易,母親說,中元節祭祖到菜市場買幾樣熟食就好,然而,最後端上供桌的卻是母親親手做的家常菜,薑炒絲瓜、醬燒豆包、紹興醉雞、糖醋魚、滷蛋、滷五花肉,糖醋魚和帶著肥美油花的滷肉都是父親的最愛。家常菜傳達的是樸實、習慣和喜好,只有自家才吃得到、別無分號的味道。我似乎看到母親平日裡不輕易張揚的柔情。

夫妻間表面的嘮叨、抱怨及齟齬,背後隱藏著飽滿的關懷與期盼;彼此是恩是怨,是情是仇,歲月會給答案。蘇軾〈江城子〉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令人動容,或許母親對父親很難有如蘇軾對妻子王弗的思念,只願母親多記些父親的好,沒記到的,就由我來幫忙記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夫妻之間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黃珠玉/和平共處

林文福/別總是自責老了

張素晶/連阿嬤也一起打包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