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立/簡直是膽大黨育兒特別篇

簡直是膽大黨育兒特別篇。圖/Dago
簡直是膽大黨育兒特別篇。圖/Dago

這不就是我的育兒寫照?

育兒生活半年有餘,即將邁入周歲,難免陷入一成不變,且極度疲累的狀態。但人在身心交瘁時,很神奇的,想像力(或聯想力)這種東西竟開始無限增生,好像空腹時喝酒,微醺陶醉的效果更是加倍。

例如,有時深夜躺在漆黑的房間,聽著女兒熟睡的呼吸聲,我會想像自己是駕駛飛行船穿梭銀河的曼達洛人,與我為伴的是由我女兒扮演的可愛小尤達古古。我的一天育兒行程就是一集影集的內容。有時我們聯手把飛行船改造成奶瓶的形狀(用的燃料當然是奶粉),穿梭在尿布星團(需要跟一堆綠色的黏液怪搏鬥),拯救了飽受苦難的巧虎(一隻寶寶玩具搖鈴);有時,則是女兒忽然笑著伸出小手用可愛的食指點了點我的鼻頭,拯救了因一天的忙亂育兒活動而近乎崩潰的我,就像影集裡古古用原力救了曼達洛人。

女兒的笑容與手指頭,是專屬於女兒的超能原力。

就在這種想像力近乎氾濫之時,有天晚上我無意間看到剛上檔的動畫影集《》,暢快的運鏡節奏、超展開卻行雲流水的劇情、每次以為要落入俗套時總有意想不到的腦洞大開發展、以為這次劇情也會超級天馬行空卻突然給你一鏡到底哭到爆的母女之情+天人永隔+思女怨念成魔。

看著看著,我覺得體內有個開關被打開:想像力爆發、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發展、笑淚交織、在看似已千篇一律的套路中總會有新花樣,這些不就是我的育兒寫照?

貫穿全劇的「視角轉換」

在這樣的啟發下,育兒生活跟每周看新的《膽大黨》都分別多了更深一層的韻味,而且相輔相成。《膽大黨》腦洞全開的情節,刺激我把育兒遇到的各種大小事全都套上想像力濾鏡:幫女兒洗澡變成海底兩萬里的海上冒險;與女兒一起從家中窗戶俯瞰路上渺小的車輛與行人,假裝我們是要進攻地球的外星人,正在偷偷觀察人類的日常行為;或是我們變身大怪獸,一揮手就把地墊上的玩具城市給摧毀。

另一方面,觀看《膽大黨》時也多了一份親切感和鼓勵,彷彿有人在告訴我:「沒關係,就讓想像力徹底解放吧,你以為你已經腦洞大開?我比你更開!」

隨著劇情發展,除了上述的超展開的表層,我發現整部動畫的內涵都貫穿了「視角轉換」這個概念。從不同的角度看女主角,她可以是有超能力的率性女生,但也可能是位有巫術的惡魔;看似只會使用暴力的外星人,其實也不過是為生活遠赴他鄉的苦命移工;初登場就讓人毛骨悚然的背後靈,其實是有著悲慘命運等待救贖的媽媽;更不用說變成招財貓的那位,根本就是直接翻轉人設。

從這個頓悟出發,讓我對育兒又多了一層思考。

某天晚上,又一個忙碌奔波的育兒日常即將進入尾聲時,我躺在寶寶房的大床,陪著嬰兒床中的女兒入睡,就在萬籟俱寂中我以為任務已圓滿達成,正準備翻身下床,我不小心跟女兒對上了眼。

她看了看我,眨了眨眼,若有所思。

我忽然萌生個念頭,會不會從女兒的角度看過來,我才是那個有超能力、能隨時變身或使出法術的人?現在她眼中的我,是有魔法可以在她肚子餓時變出熱牛奶的魔術師?還是從有記憶以來就每天從天而降至嬰兒床上的四眼外星人?或是可以隨時隨地扛著她上山下海的怪力男?

我想起一句老套卻歷久彌新的廣告台詞: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希望女兒能一直保有這種超能力,還有,我自己也是。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興趣探險記 膽大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劉冠吟/對你愛不完

蔡函原/核桃乳酪麵包

Michelle/法官這職業該怎麼說

薩芙/記憶中的諾貝爾圖書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