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要選月經四十年,還是當兵一年?
前陣子網路展開論戰:要選月經四十年,還是當兵一年?作為因經痛跑過醫院的生理女性,雖然不至於喊當兵一年比較輕鬆,不過也清楚經痛痛起來,確實要人命。我並非經痛一直很嚴重的人,過去頂多悶痛,再加上心情憂鬱、長痘痘、腸胃異常——好像也不輕鬆,但至少無需看醫生,也沒有吃過止痛藥。
可是去年起,不曉得是不是工作壓力遽增,經期成為非常大的困擾,猶記得第一次痛到半夜驚醒,肚子好像被人毆打、翻攪,大腦理智線斷掉,花了幾分鐘才理解這是經痛,上廁所、按穴道都沒用,換各種舒緩姿勢、在床上扭動,都只是聊勝於無。我心裡閃過:難不成要立刻去醫院?但隨即又覺得,沒這麼誇張吧?就這樣渾身冷汗地撐了幾個小時,直到快天明才昏沉睡去。
原以為那次是特例,沒想到下個月經痛再次來襲,這次更慘,因為我是在外面。當時月經第一天小有悶痛,還在忍耐範圍,第二天我就照著原訂行程跟朋友見面,沒想到見到一半,疼痛排山倒海而至,痛到想吐,讓人想直接原地躺下。快速跟朋友告退,我試著走回家,然而不過十五分鐘的路程,我卻深刻體會到何謂「寸步難移」,只能在路邊坐著叫Uber。
那一刻覺得無比荒謬,只是個月經,怎麼會搞成這樣?以前聽過許多朋友訴說經痛的痛苦,可是即便同為女性、經歷過程度輕的經痛,我卻沒想過,嚴重的經痛真的會讓你失去行動能力。好在Uber司機人很好,路上多停一站讓我買止痛藥,到家連吞兩顆藥(第一顆吃完等待後仍沒效),躺了一個下午,終於重新像一個人。
之後,我去了榮總婦產科──這裡先前情提要,我過去就有卵巢癌CA125指數異常的問題(不代表一定有癌症,可能是其他因素),但當時複檢超音波並無異樣,全身健檢其他項目也沒問題,便先放置不管。這次我相當擔心是否變嚴重了,可是再一次檢查卻得到一樣的結果。我馬上就要出國駐村,相當焦慮,卻也只能接受「找不到答案」的現實,帶著止痛藥與經痛共存。
一個「小小的」月經,竟然讓人感到如此脆弱、無助,我這一遭後才深刻理解。回望個人史,經歷「初經是不是太晚來」的擔心,來了之後變成害怕外漏到裙子、褲子會丟臉,衛生棉也要用小布袋裝、更換時總得小心翼翼塞到口袋,一路上早就埋著眾多微小的「痛」;進入宏觀的大歷史,這樣的痛更多了,例如月經稱呼的「大姨媽」、「三號」、「那個」,各種花式名稱都有,就是不能直說;「生理期來不能進廟」這種文化更是強化月經「不潔」的想像。不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共業,才會讓今日出現「當兵還月經」的爭論?
最近又要去婦產科複檢,當初每一步都要志工指路,這次我地圖、樓層都不用看,就知道去哪裡看診、抽血、拿藥,預約下一周再做超音波。「啊,又要脹尿好麻煩呀(為了讓子宮清楚,需要先喝水讓膀胱膨脹)。」我不禁浮躁,但看見其他看診的女性更熟門熟路,還主動幫助迷途者、指點機器操作,忽然覺得,在這份集體的痛苦之中,我的苦惱其實微不足道——不過還是決定說出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已經能輕易談論。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