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AI,是好用的出版工具,或焦慮的新源頭?
這幾年,出版界持續頻繁討論,但始終不曾塵埃落定的話題:人工智慧(AI)會為出版環境帶來什麼影響?藉助AI做出來的,是「作品」嗎?AI能取代作者?它的成果,閱讀價值如何?人與AI的協作,怎樣分工才好?不過,這些關注似乎還不算廣泛反映在出版現場的趨勢與內容上。
極可能是,有關AI技術與應用的相關知識、現象,主要的傳遞和交流領域,多半不在紙本市場上進行,而是另覓更有效率的媒介或方式,來傳達。
在預想中,AI能在各方面提供出版人許多便利與支援:例如,不須照顧AI的情緒或感受,AI也不會疲倦或積累負能量(總可以一再「試試看」或重來)。整理龐雜材料,重複性高的工作,瑣碎且頻繁的檢查、修訂,可以做得比人更快也更好。且有機會催生那些曾因人力時間成本等顧慮而不易落實的計畫,比如說,「整理近二十年某刊物各期主題、篇目或作者」並分析當下可發展的主題或方向,乃至架構,還能建議作者清單。就算最後未採用,仍有機會獲得足夠展開聯想與激盪的材料。
或者,優化一份計畫案或書稿的初稿;整理全文或全書摘要(這特別適用於初步過濾投稿或評估外文選書)……這些無疑都是從「AI擁有人類文明迄今為止的,全世界的已知經驗與知識,且持續積累、完善的資料庫」而來。據此,AI還有機會作為各種特定領域評鑑、品管體系的階段性把關角色……
這些都可能幫助出版者降低一些成本:人力的,空間時間的,溝通的,檢查和歸納的……甚至是創意或設計的部分。
只是,AI這麼能幹,為什麼普遍來說,反而是焦慮的聲音多於獲得幫助的祈願或讚嘆?這或許正印證了人類自覺到己身成長限制,遠遜於AI驚人成長速度的哀感。更關鍵的,可能更是無法控制AI,連控制「使用AI的人」都難如願。且更荒謬的,難道不是那些「控制AI的AI」持續開發中的消息嗎?
另一個常聽到的行業內焦慮,則比較是倫理角度的:在題材、風格、內容等不同面向,AI執行的書寫或構圖任務,「費最小的代價,壓縮最多過程,獲得超過原創元素的關注程度」,對原創作品和作者的權益的可能侵害。
而更讓人有些氣沮的,是作為被動接受者,出版人、創作者們心心念念服務的對象「讀者」,未必如前者那樣普遍在意這情況。更何況,並非每一位讀者都有能力、習慣或興趣去分辨作品的原創與否,價值高低──儘管對原創的期待,在很多時候更意味著對於內容品質、完整度的誠信證明。
這情況是否也可能另闢蹊徑地啟發我輩,AI是威能如此強大的工具,比起著眼它在出版產製過程的優勢以及因此引發的焦慮,是不是還可以把多一點關注和可能性的開發,放在「怎麼讓內容更好地抵達讀者」,或「讀者如何利用AI提升閱讀體驗」(至少可協助過濾眾多選擇,評估不同版本,或連結相關的知識體系)?
此外,我更擔心的,是努力熟悉、開發新工具的同業,長久以來被當成工具(人),這個不論哪個時代都可能有的這情況──甚至連自己都那樣想,還跟工具(AI)別起苗頭,誰更好用,而變相地自我剝削。如果提升效率的結果,是無盡地追加工作,更難有餘裕和休息,那麼再先進的AI恐怕也救不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