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Chan/打卡當下
一日將盡時,我通常會打開手機相簿,回顧當天拍下的照片,刪除多餘的,精選留下的。跟很多養貓的人一樣,我的相簿裡大部分是貓,另外也有散步遇見的風景,夕陽、雲霞、動物、某一剎的動人光影或配色;偶爾也有愉快的聚會,滿足的食物,驚喜的禮物。不只歡樂時刻會拍下來,若有特別感觸或難過的事,也會用自己才懂的隱晦方式記錄。
我想每個人的手機相簿內容都迥異,曾在捷運瞥見鄰座的手機屏幕,裡面是無窮無盡的大頭自拍,有的人則是滿滿的小孩影片和聚會合照,也見過全是花卉照片的,和非常實際只有資訊截圖的。相簿反映一個人想要記取的事物,甚至可以說,你的日子如何,相簿也必如何。
曾有人批評,現在的人去到哪裡都只顧拍照打卡,忘記用心感受當下,是本末倒置。聽了之後我也曾經刻意收斂,後來卻發現這說法未免武斷和悲觀。即使不同人拍照的意識有深淺之別,但通常還是視覺、感官首先被眼前景象感動(自拍的人就是為自己感動啊),繼而才用鏡頭攝下,這不止沒有忽略當刻,更像雙重把握。
而且習慣照相的眼睛,就會慣習尋找美,雖然最美的畫面,其實手機是很難捕捉的。比如滿月,抬頭看明明巨大明亮、細緻幽遠,好像有很多話要說,框在手機螢幕卻只是一個毫無表情的小圓點。或許多次盯著波光粼粼的水面,覺得閃爍夢幻,但怎麼拍照或錄影,也無法記錄臨場感受到的目眩神迷。這種小失望的經驗,讓人明白比起能量流動的風景,相片只是聊勝於無的次等擷取,於是更珍惜留不住的當下。
不過另一種神奇情況,就是照片比實況美麗雋永。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做到的,也許是剛好的光影,或畫面的裁切,本來平平無奇的居家日常,靜止凝鏡下竟然頗有詩意。這種攝影之神隨機派發的小驚喜,我總是看了又看,因為它們讓我客觀(或片面?)地看見,習以為常的尋常日子其實也曖曖內含光。
用餐前讓「手機先吃」是有些人的樂趣,和另一些人的不以為然。我也會拍,連吃個橘子也拍,完全無視美感,只是偏執地想要檢視自己一天吃了什麼進肚子,類似動物生態紀錄。從前曾因為宗教信仰吃飯之前會乖乖低頭閉目,默禱謝飯。後來到了某個階段,我忽然對儀式抗拒和厭倦,反叛地想,難道我不擺出虔敬的姿勢念念有辭就不感恩了嗎?很多時候覺得拿掉言語,才更直接和誠實呢。現在甚至認為我每次有意識地對準食物按下快門的一刹,已同時用眼睛和心靈謝飯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