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元/懼高症

懼高症。圖/Mrs.H
懼高症。圖/Mrs.H

我有一種懼高症:怕自己長太高。

國中三年我長高二十公分,畢業時已一米八五高。當時因身形太瘦高,家人擔心我罹患「巨人症」,還帶我看小兒內分泌科,檢驗生長激素,結果沒事。可這還沒停,高中我繼續長到超過一米九,從此「#高」就成為我的標籤。

長太高的困擾不少。床鋪要加長是基本,搭車走路撞到頭是家常便飯;走在路上偶爾會被路人側目,有小朋友迎面見到我就好奇:「你看那個人好高!」也曾有人在後方小聲閒話:「沒事長那麼高幹嘛?」我不喜歡自己太過顯眼,於是慣於謊報身高聊以慰藉--去掉一兩公分零頭號稱一九○。

身高的尬聊話題

高個子與人初識,身高永遠是破冰話題。「你父母很高嗎?兄弟姊妹呢?」「你都吃什麼長高?」多年回答下來,我幾乎不用思索:「我爸爸一百八,媽媽一百六,弟弟一七八,算平均偏高;但堂姊妹都一七幾,應該有家族基因。」 「沒特別吃。真要說大概是睡眠充足,有助發育。」

此外常有人問:「你是不是有打籃球?」打籃球高度是絕對優勢,偏偏我對近身衝撞、移動跳躍等技巧,實在不擅長也不感興趣。「我運動神經不好,不會打籃球,很浪費吧!」我已自貶成自然。

最後,縱使只有一面之緣,有些熱心人士依然會好奇問起:「有沒有交往對象?」「對方也很高嗎?」等私人問題。我往往沒想多解釋,冷回:「沒有。」對話馬上尷尬地畫下句點。

懼高的心理意義

心理層面上我也懼高。

一路從醫學生到成為醫師,若遇到愛主動搭話的人,如計程車司機、理髮師傅,我都不太想透露學系或職業。有時,明明我是精神科醫生,卻模糊地說自己從事心理工作,對方問:「是心理醫生嗎?」我便順勢答「是」(實際上台灣只有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師)。

客觀說,醫學系入學分數高,醫生的專業位置高;而主觀上,我覺得自己是醫生很糟嗎?那也未必。

問題在表現。我似乎無法坦然於「自認為成就高」的想法,因而將它投射至他人;心想,若表明醫生身分,對方肯定會覺得我高傲,自以為了不起。

然而,放下醫師頭銜,走出醫院,社會上人人各司其職,在家庭、工作及各種人際關係裡奉獻,累積經驗與智慧,其價值無法用單一標準衡量。退一步說,若真要在現實中比高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還有更高,直至超乎想像的境界。

我只是一直被關在懼怕的高塔裡,看不見別人。

隱性薄臉皮自戀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一書中描述自戀人格,典型表現是睥睨自負、對他人讚美需索無度(厚臉皮型);但有另一群人害羞安靜,卻對他人反應極度敏感、怕被拒絕、總是避免成為焦點。此種過度警覺,核心也屬於自戀(薄臉皮型)。後者心中常是自卑、不快樂的,內心埋藏著一種羞恥感,只因祕密期待著以誇耀之姿展現自己。

一段往事浮現。那個年代,校園裡使用的社群媒體是BBS(電子布告欄)。當有同學生日,想祝賀的人會發一篇文章,並用一句別出心裁的標題形容壽星。首篇生日文發出後,後續的人就回覆該文,接力祝福。

我生日那天是暑假,在宿舍隱隱期待了一天,但看板沒有動靜,而BBS並不像FB會自動通知好友生日;晚上,我決定向比較熟的隔壁寢同學開口:「可以幫我發生日文嗎?」

他爽快答應,迅速發了文章:「祝歌聲高亢心地善良合唱慈幼之光高人一等的廣元生日快樂!」

看著同學陸續留言,把我捧得如此高,我感到害臊,卻同時有被關注的開心及興奮。

又,我BBS註冊的帳號名稱,在英文名最後加了「190」。原來,其中已隱藏著我高不可攀的願望:希望在上百位新生中,能被大家認得。

走出懼高長自尊

該如何走出懼高狀態呢?如同所有恐懼症的治療,答案無二,就是面對。

讓雙腳落地,去認識人,去體驗生活,覺察自己是誰,承認自己有限,接受理想和現實的落差。這才能走出象牙塔,和世界產生連結,不把目光一直放自己身上。

才能明白,自以為的高不一定高,我的高也不是你的高。而終能不再害怕展現真正高度,長出自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生活進行式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邱瀟君/歐巴馬的朋友

勒虎/逃離地下社會:遊古芝地道記

金玉涼言

朱玲/那段苦中作樂的租屋歲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