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瀞仁Jill/Good Try

到美國後,我學了很多新的字,例如「good try(試得好)」。說實在,這兩個單字大概現在的小學生(或幼稚園?)就會了,但組合在同一個句子裡,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概念。什麼叫作good try?這句話大部分是在你做什麼事情不成功的時候,會聽到別人對你的鼓勵。對於在台灣長大的我,失敗就是失敗,哪有什麼good try。但在美國,這些充滿積極意義的詞語卻充斥生活,彷彿所有的不順利都只是幾次試錯,或是某件美好事物的開端。

這文化差異實在有夠大,有時候,即使我覺得下屬或其他團隊成員交出來的東西只能算差強人意,仍必須按照美國的邏輯說:「這是很好的開始,接下來把這邊那邊改一下就好了。」在台灣,你有聽過什麼很好的開始嗎?我只知道大家都會要求很好的結尾,誰管什麼開始啊。

我有個美國朋友,從頂尖名校法學院畢業,是一名執業律師。他最近來台灣,開始在大學的語言中心裡學中文。他描述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挫折,老師每周都有作業、動不動就考試,一點也不好玩。想不到,身邊的台灣朋友笑他:「學東西還想要好玩?你這個被寵壞的美國人。」我不禁想:名校法學院的課業會比語言中心輕鬆嗎?應該是文化差異的關係吧。看著他,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不適,如果是從一個要求較高的文化到一個充滿鼓勵的文化就算了,偏偏他走的是由奢入儉難的反方向。只是,難道要一直誇獎嗎?在家裡、學校或許算是增加學習動機,進入職場的環境中,總不能還是要主管不斷地激勵和獎勵吧。

事實上,最近美國也開始省思,甚至有研究指出,如果收到的讚美與鼓勵太多,反而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努力不值得,而有「冒牌者症候群」。冒牌者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狀態,讓人覺得自己不夠好、遲早被拆穿、所有成就都是因為外在因素。這派學者的理論是,正是因為做什麼都得到正向回饋,人們會預設「我本來就應該做的很好」、「要得到獎勵才算成功」,最後導致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或缺乏抗壓性,因而出現冒牌者症狀,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或無法平常心看待挫折。專家提出幾個方法,包括:跟自己比較而不要跟別人比較(如目標訂在比自己的上季業績成長3%,而不是團隊中的第幾名)、誇讚過程中的努力而不是誇讚結果(例如把業績目標分成幾階段,而不是最後的成績一翻兩瞪眼)、建立對失敗的正確認知(全然一個人的失誤才叫失敗,牽涉其他人的因素都叫機率)等。

人生在世,不如意本來就是十之八九。如果真的事情不如你預期的結果,跟自己說聲good try、想其他方法,然後繼續嘗試吧。那不是世界末日,真的不是。

●本文稿酬捐贈心路基金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立翰/出國就是要血拚

古家榕/下定決心休一天

勒虎/未竟的印度支那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