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賢/我家住在神社

我家住在神社。圖/abwu
我家住在神社。圖/abwu

親身走在歷史的現場

1958年,我九歲,爸爸調職到彰化縣立北斗中學教書,那是所有高中和初中的完全中學。

當時老師們皆沒有立錐之地,無法安家。單身的住在校園內窄窄暗暗、木板隔的小屋,有家庭的則另外安排。

校牆外有座接收來的日本神社,神社內的狛犬被安放到北斗有名的奠安宮,一匹高大的銅馬雕像,聽說遷往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正殿、後殿、倉庫,因為比較寬敞,淨空後,住孩子較多的人家;周圍空地,學校另蓋了四間公廁、一個水龍頭、十來戶簡單的瓦房,一家分配到一間半。

對幸運躲過砲火摧殘的上一代來說,卑微無奈的餘生能享有片刻安寧,就是奢侈的幸福。

這裡是日本人於1940年、在台中州北斗街建立的神社,祭拜能久親王、開拓三神、明治天皇、鄭成功。二戰後他們離去,土地歸屬於北斗郡的八鄉鎮(北斗鎮、二林鎮、田尾鄉、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所有。地方原有意將此塊土地出售,但當時的北斗鎮長張廷彬建議捐給台灣省政府,獲得八鄉鎮民意代表的同意,並暫時給北斗中學當教師宿舍之用。

那些長輩們來自大江南北,口音不同,飲食習慣各異。我們這群野孩子,今天在陳媽媽家拈片泡菜;明天到李媽媽家吃個餃子;後天又趁朱媽媽睡午覺的時候,在桌上順手帶顆饅頭,邊啃邊「跳房子」,玩一種畫在地上的格子遊戲。

媽媽們復刻的記憶美味,堆疊在我們年少不知愁的快樂裡,一切都那麼隨興,那麼自然。

晨間,毗鄰而居的兄姊弟妹,穿著制服經過各家門口,遇到大人,禮貌地叫聲王伯伯早、匡阿姨早。出大門不遠,就看見「台灣光復紀念碑」聳立眼前。那時年紀小,不知道正親身走在歷史現場。繞過它,沿著石燈,分別向左向右,走進各自就讀的國小或中學。那些伯伯阿姨們會在中學校園又碰面,我們鞠躬敬禮,大聲喊:「老師好!」切換得流利順口。

神社子弟各奔前程

1968年,政府在這塊土地上建省立北斗高中(現已改制為北斗家商),師長們教書的北斗中學改為國中,響應「縣辦國中,省辦高中」的政策,延長義務教育為九年。

神社子弟見證了北斗高中的整個興建工程。住家逐戶被拆除,路邊兩排石燈和「台灣光復紀念碑」,在眾人齊聲中推倒,埋在地底,作為奠基之用。千百年後,這些埋葬物,會在偶然的機緣下出土,被一群考古學者當作古蹟考證。滄海桑田,朝代興亡,都是斑斑血淚,當時的我卻興奮又好奇地看著這一切。

鎮公所提供附近一塊空地給北斗國中,蓋了兩排共二十戶房子,安頓這批把大半生獻給教育界,卻仍無片瓦以蔽體的「外省仔」;他們嘗盡人間離散,而今左鄰右舍就是親密的家人,傴僂著扶持,默默走完時代,接受天國的秩序。

隱地說得好:「時間有時候會和人開玩笑,過了五十年或一百年,再回頭,發現人世間的一切,不過是這十六個字:『一陣騷動,漸行漸遠,不知去向,無聲無息。』」神社子弟各奔前程,在「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中,書寫對生命的感悟。五十年後再聚首,鄉音無改鬢毛催,舊情雖在,卻都不是記憶裡的模樣。

我們聊屋外的鳳凰樹,白天在它庇蔭下彈彈珠、跳橡皮筋,唱「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晚上,媽媽們在燈下搖扇擺龍門陣,孩子們則在矮樹叢中撲流螢、捉迷藏。

感嘆滿街人潮,卻鮮有三年級生的同代人;商店百貨公司,也缺少這個年齡的服飾用品。

有人不平地說:民歌流行的時代,我們也瘋狂過,憑什麼說民歌是五、六年級生的回憶?

突然想到:誰誰誰早就移民美國。某某某前幾年走了。

倏地又換個話題:現在還有《國語日報》嗎?「《淘氣的阿丹》真有趣!」《中央日報》連載的臥龍生的《玉釵盟》,轟動程度不亞於現在的金庸武俠小說。

大家約著下次重遊舊地,信誓旦旦。心裡都明白,思緒揚帆,不代表那雙腿能跟得上脈動。

故居走入蒼茫,童年至青春的足跡,只有在夢裡重疊,然後,相忘。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黃致凱/一缺三的麻將

朱玲/當廣播人變身宅錄達人

情書簡訊

【標本這回事】周可薇/穿山甲的悲歌:從路殺到標本館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