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一個人的綜合產業
一般來說,編輯的工作至少有三種比較常見的情況:
一是既發散地也警醒地掌握重點與核心,與作者或各部門(如設計、行銷企畫)種種激盪討論;二是謹慎、縝密、耐煩地完成或監控流程中的一切。三是更多幾倍的謹慎、縝密、耐煩(表現貼心和換位思考)地照顧著人情世故。
在每個案子、作品的合作或發展過程中,這三者幾乎相伴也相互支持地存在,僅僅是在過程中因人設事,比例不同。
雖然說有點衝突:這三種情境讓人覺得像是分屬於不同個性的人。
懷有創作夢的編輯,會喜歡第一種,或者天馬行空或者斟酌架構、敘事策略;雖然決定完稿的仍是作者,讀者更沒機會知道編輯和作者花費多少時間精力討論、修正和拉鋸(以及擱下多少其他工作),但你真心喜歡這個還有嘗試不同路徑可能,選擇或放棄都有價值的過程。
明確認知編輯是一種(被)要求結果也不能輕慢、簡化過程的工作現實,或是習慣低調,期待工作與生活清楚區隔的編輯,對第二種會適應得更好。不必擔心有人打擾催促,或分神催促、協調他人,專注確實地逐字逐頁前進,那便是至福時刻。
而願意把各種情緒互動勞動當成人情醍醐味與幽默寬厚性情的養分,那麼第三種會讓這樣的編輯如魚得水。在心底像個祕密遊戲那樣興味盎然拿捏與作者之間的適當距離。比作者更清楚書寫卡關的原因與對策,不一定跟作品內容直接相關;你的體貼或狠心,無非是為了讓共同走過的這一段路從徬徨躊躇變成踏實甘願。
只是,任一種情境都不免有讓人感覺浮躁甚至困擾的時刻,另兩種的存在,卻可以是轉移壓力與衝突的救贖鑰匙。理想情況,三種情境以絕佳比例出現、作用。反過來說,某一種情境明顯、頻密地大過其他,增加工作干擾與心理暗傷的不可控程度,那麼只能把工作當成修行了。
比方說在第一種,或靈感連翩,或旁徵博引,卻彷彿沒有盡頭與收束軸線;敘事或研究脈絡主線頻頻中斷;選項或材料氾濫導致進度嚴重推遲……時間一長,對於書寫的動機,或者不能不考慮各種成本的出版、媒體方,都會形成無法計量的虛耗。作為編輯,需要喚出彼此不逃避眼前任務以及成果焦慮的勇氣。
而第二種情況的極致,有點像是把自己和工作視為精密機器,要求每個運作環節都能準確準時到位,對於臨時、非理性的個別特殊狀況的彈性,或對人的感受與想法的開放接受度因而降低,很容易不知不覺累積各種小小挫折,而陷入長期疲憊卻刻意忽略的狀態,甚至,創意與熱情也都消磨殆盡了。編輯需要找回或創造有趣的時刻。
第三種的隱憂,比如太過顧慮在乎對方的心情、情緒或地位,而扭曲了對應的態度,甚至無能對疲於奔命的程度踩煞車……業界最常聽聞,是對於不同資歷、影響力的作者的差別催稿、改稿態度──愈(不得不)寵慣對方,也就反作用力地增加了對自己真正感受、需求的壓抑與剝削。編輯需要的,不只是更認識彼此也應更認識自己,才能更好、更尊重地對待彼此。
儘管這三種情境,或者說編輯特質、興趣、擅長的部分,歸根結柢,編輯自己在乎、願意長期投入什麼,最是關鍵;但或許更普遍,使工作順利進行的,是覺察產製與合作過程中,作為內容發動起點與主角的作者,更在乎什麼,能為作品加分加值,提升完成度──是創作過程的討論?是如實地執行其想法與想像?是鼓舞、體貼、理解與陪伴?這非常需要平衡的智慧。
這三種情境,又很像是人生的三個主要階段:青年時渴望開創、互相刺激,壯年中年持續積累,知命認命接受重複;晚年嫻熟人生智慧,重視信任與依靠,以優雅從容相偕度過每一階段的關卡。綜合三種情境,編輯這個職類不也很像是微型的數種產業組合?──是一個人的文創產業+製造業+服務業。作為產業,如何創造更好更大的價值與影響力,是編輯無法不面對的課題;另方面,每個案子也就像新的一輪人生。那麼課題就變成,怎樣活得自在、踏實又有尊嚴?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