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玟芬/記憶中的一道菜

記憶中的一道菜。圖/圖倪
記憶中的一道菜。圖/圖倪

我對酸酸甜甜的筍絲虱目魚羹情有獨鍾

「雨後春筍」,當筍子乍現市場,成為消費者的新寵時,價格不菲;可一旦進入溽暑,筍子大豐收,市場到處出現它的芳蹤,價格就平實而親民了。每次買菜望見,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筍絲虱目魚羹」這道菜,它和傳統的筍子煮法(不是燉排骨就是清炒)非常不同,做工繁複,沒有極大的耐心及精湛的刀工,絕對煮不出絕妙滋味。

「筍絲虱目魚羹」的創始人,是我今年高齡九十的老爸爸。他年輕時除了教書,也斜槓種水果,為的是餵養五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因此記憶裡的他總是忙碌不已,家務事一向由媽媽包辦、主導。不過,爸爸對煮菜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他很愛吃、懂得吃,也很在乎吃,因此只要一得空,就會到廚房展現廚藝。一向粗枝大葉的他,此時會異常細心、溫柔,每道端上桌的料理,都超乎一向掌廚的媽媽許多。爸爸的拿手菜,有菜脯滷、網絲肉捲、五柳枝、滷豬肝、筍絲蛋花湯、螺肉蒜、筍絲虱目魚羹……多得不勝枚舉,且道道經典。其中,我對酸酸甜甜的筍絲虱目魚羹尤其情有獨鍾。

印象中只要準備煮這道菜,爸爸就會請媽媽到市場挑一尾肥碩的虱目魚,以及一大條體型肥短、直立的麻竹筍。之後,由爸爸接手,先將虱目魚切頭去尾,保留魚身,再細細挑出每一根刺,剁成泥;接著,筍子切薄片,再細切如髮絲,然後……然後究竟如何成就這道美味的,往往就不是我所關注的了,只管著吃,吃到爽、吃到鍋底朝天!

姊妹同心協力復刻老爸爸的手路菜

多年來,我們一直享受父親的愛和美食,每次回娘家,只要指定哪道菜,那道菜就會現身餐桌上。父親樂意並享受著為女兒們下廚的快樂,但人會變老,我們姊妹卻忘記要長大,沉浸在他極致呵護中,不曾問過這些手路菜的料理方法,直到父母體力大不如前、腦筋不太靈光,不再下廚了,才發現如今只能自己摸索。然而,不管我怎麼做,總少了一種父親的味道。沒有繼承他的好手藝,是我心中的缺憾。

那日姊妹們難得與父母共聚數日,我問他:「爸爸,好久沒吃到你的筍絲虱目魚羹,怎麼煮呀?」他斷斷續續地回答,我與姊妹們邊聽邊從中拼湊每一個製程,並上市場買妥虱目魚、麻竹筍,回家依循步驟,將魚去刺、剁成泥,筍切片再細切……光處理食材就是一個大工程,每一步都考驗著大家的耐心。接著,爆香蒜末、薑末、辣椒、蝦米、香菇絲,炒出香氣,再下筍絲、虱目魚拌炒,小火慢煨。這時候千萬急不得,當陣陣香氣撲鼻時,加水及糖醋液調味,煮滾後沿鍋邊加入些許太白粉勾芡,起鍋前滴幾滴香油,畫龍點睛地撒上香菜末,才算大功告成!

端上桌的筍絲虱目魚羹香氣四溢,酸酸甜甜的美妙滋味,是筍絲與虱目魚的完美結合。全家人手一碗,細細品嘗,異口同聲地表示:「嗯,對了,這就是爸爸的味道。」熱湯入口,滿滿感動及溫暖在胸口,這日我們姊妹同心協力復刻了老爸爸的手路菜。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閒話吃喝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范廣元/成為永恆的光

好酸霖/髮旋

李亞琪/女孩不哭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