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君/自然中的獨處

「妳最近……和山變親了。」

在我提出想要臨受一座母樹林的日與夜,甚至透過引導來帶領創作者感受森林時,她在電話那頭,突然覺察到什麼一樣地宣告著,將注意力聚焦在我個人狀態上,使我半晌反應不過來。

「還好吧?雖然算不上熱衷戶外活動的山野常客,但從小在山城裡長大,自然對我一直都不陌生,還有種親切感……」一面快速在腦中回憶自己和山林、海洋的連結,一面自認剛剛在通話中討論的活動發想,不至於讓身為登山嚮導、關注於自然靈性引導的老友這麼訝異吧?

「No、No、No,不一樣……」不用見面都想像得到她擺動著食指,仙姑式地鐵口直斷:「你們的關係不一樣了。以前山對妳來說只是個背景,妳習慣它的存在,但你們之間的連結還沒有真正地建立;現在妳會這麼嚮往在山裡獨處的經驗,甚至有一種親密感,那是完全不一樣的聯繫。」聞言後我仔細回想,自己和森林、山、海的距離,確實是隨著年齡、心境、經驗、感受、情境,親疏各異的互動在心中留下回憶和刻痕,賦予了每次經驗截然不同的意義。

年輕時如激流一般的躁動生命,青春解禁似地騎著機車在島嶼繞行,伴隨某種刺激、冒險的自我探索,又有文科生先天的浪漫和對自由、流浪的憧憬,在台灣大山大海的壯麗之下,我們讚頌高山的偉碩、詠嘆大洋的遼闊,抒發情感卻是源於自我生命的關注。而在吸取更多的知識、透過閱讀各種科學研究和報告積累,我們更常用理性智識來認識自然,以物種、棲位、存續危及程度來標定萬物在人類世界裡的位置,並且透過各種保育手段積極介入,以邏輯、學理和短淺的所知為政策依據,試圖「治理」山林與海域。

直到前不久有機會一個人在自然裡獨處,不帶任何目的,也沒有過多隔絕野地的裝備,我彷彿終於卸下知識的眼鏡、脫除文明的局限、棄絕積極介入的魯莽,俯身倒臥於土壤之間,真正地放鬆,任螞蟻隊伍橫越我的膝蓋丘陵,攀木蜥蜴跳躍上腳板如踩在腐木上張望,雀鳥飛下枝頭啄食我披散的頭髮,蜜蜂嗡嗡徘徊汲取指尖的鹽分……在那樣的時刻裡,我聽見風吹動葉梢的聲音,看見樹木冠層在天空交織出浮動的紋樣,頓時萌生了一種被森林接納的和諧,萬物與我親密無間地被安排在命運的星圖中。

脫解一切已知的邊界與框架,我深深地感知到生命的美與智慧,看似無序、隨機的存在與相遇,都是造物者精心設計的安排。

獨處是所有生命起始的狀態,純粹而專注的存有,無需他者附和或評價,單只是存在著,就是世界的一抹光彩,而唯有成為完整的個體,方能自在地與萬物連結。不需要追求成為最有力量的、最炫目的、最高大的強者,因為在自然裡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位置和價值,沒有細菌就無法分解腐植質成為養分,再雄偉高壯的參天巨木也抵擋不了菌絲失衡的啃嚙腐壞侵襲。

隻身走入自然之中,和自己在一起,卻感知到更巨大豐盛的連結,亦開啟了各種關係的流動與舒展——那是來自宇宙的祝福,一份名為「獨」的禮物。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這個職業有祕密:跨國藥廠之稽查人員篇】三介貓/沒有朋友的職業

小婦人/請聽我說

小莊/改菜單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