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君/靈魂深處的迷幻泛音

我對口簧琴一無所知。

站在排滿整桌口簧琴的攤位前,我看著金屬簧片鑲架在水滴狀、箭形、心型的黃銅、鐵、竹等材質琴框上,散發古老而沉穩的色澤,握起來有的輕盈如籤,有的沉甸甸如釘,不禁被它們簡潔又流線的造型所吸引。

「要不要試琴?」攤位後圓眼晶亮、萌態如熊的女子遞上一把口簧琴,噴了酒精再擦拭一下,示意可以吹看看。我一把接過了像冰棒棍一樣長型的金屬簧片,卻如同從未接過吻的青澀少女,遲遲無法將它正確地放在上下唇之間。「我不會,妳可以示範一下怎麼吹嗎?」在嘗試各種角度與金屬片接觸不良的醜態百出之後,我的好奇心迫切地拋下一切羞恥感,向初見面的販售者求助。

「duaii--duaii--」不知不覺中身旁已聚集了試琴的人,一聲聲簧片撥動震盪、迷濛又悠遠的樂音在每個人手中、口中流轉綻放,瞬間炸開另一個宇宙次元的光怪陸離,聽覺在簧片的震盪之下重新洗牌,輕盈又即興的節奏讓我忍不住失聲笑了出來,才意識到自己正置身於「世界口簧琴音樂節」的活動現場,環顧四周人手一把口簧琴,我也放下矜持,有樣學樣模仿著旁人,將琴再一次輕輕銜在兩唇之間,笨拙又生澀地撥動簧片,然後奇異地發現從口腔共震出來的泛音,隨著舌頭位置的不同而有了尾韻,再佐以吸氣呼氣,聲音也有了強弱之別——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口簧琴觸動了我想要「玩」的開關,情不自禁地專注於手上小巧精緻的簧片,辨別著唇齒頰呼吸之間的關係,跟著樂音閉起眼睛手舞足蹈了起來。

這種輕快而放鬆的「玩樂器」體驗並不多。不禁想起小時候爸爸栽培我和妹妹成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孩,從幼齡時期便開始學鋼琴、古箏、提琴等中西弦樂器,音律樂理對我們而言是嚴肅而慘澹的記憶,數不清多少個睡著在鋼琴上的日子,背琴譜、練音階這些基本功如同扎馬步一般苦澀。在經典、背誦和規則之下,「彈琴」這個動作背後指涉著炫技、展示、優劣評價、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而無關於快樂;「即興」是大師級樂手展現的風景,換成初學者就成了「亂彈的噪音」。

但口簧琴不會,它可以被運用得淋漓盡致、神乎其技,卻也能隨興漫彈、即興加入,獨特如每個生命個體,沒有制式的標準和評價,玩起來顯得相對輕鬆自由。主辦單位在文宣上寫著「三十秒就上手,五分鐘即可演奏」的神奇介紹,瞬間讓口簧琴親切度飆升,進一步查詢後,才知道這個樂器牽引簧片振動的方式可分為拉繩及彈撥兩大類,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大洋洲,而且出現的歷史極早,台灣本島的原住民族中,幾乎都有使用口簧琴來談情、傳訊的紀錄,可以說是既原始又悠久的民族傳統樂器。

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節由幾位熱愛口簧琴的年輕人自籌發起,他們以「玩音樂」的自由不拘,玩出了一場世界級的盛會,讓同頻之人在口簧琴的召喚下趨近、相聚,如桃花源般開展了即興自在的空間——兩天兩夜之後,我對口簧琴依然一無所知,但它卻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張卉君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范廣元/成為永恆的光

好酸霖/髮旋

李亞琪/女孩不哭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