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漢澄/咳血的美人

咳血的美人。圖/Emily Chan
咳血的美人。圖/Emily Chan

咳血的耗損病

古代小說家想要預告某個角色活不久了,就讓他吐血或咳血。吐血通常是因為「怒急攻心」,出血量大,咳血則是隨著劇烈咳嗽而出,有時只有一點摻在痰裡,有時則是一小口血,能被主角藏在手帕裡不讓人看見,邊說「沒事沒事」。《紅樓夢》有一段:「黛玉此時已醒得雙眸炯炯,一回兒咳嗽起來,連紫鵑都咳嗽醒了。……出來叫醒雪雁。開了屋門去倒那盒子時,只見滿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唬了紫鵑一跳……」小說中凡是會咳血的角色,外型通常都像林黛玉那樣十分瘦弱,死前還會愈益消損。

西方小說家英雄所見略同。法國小仲馬的代表作《茶花女》寫女主角瑪格麗特:「夜宵開始時,她咳嗽還很輕微,慢慢地她愈咳愈厲害……可憐的姑娘臉漲得緋紅,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拿起餐巾擦著嘴唇,餐巾上隨即染上了一滴鮮血……」這部小說是小仲馬本人的真實愛情悲劇,他迷上一位交際花瑪麗,常常咳血,年紀輕輕就死了,書中情節是作者的「第一手經驗」。

古代作家之所以能把那些咳嗽咳血、日益瘦弱、最後香消玉殞的角色寫得十分傳神,除了因為文筆好之外,更大的原因恐怕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真實的病例。林黛玉的病,若是給同時代的名醫看看,可能會給個什麼病名呢?比曹雪芹稍早一些的清朝名醫李用粹寫了一本醫書叫《證治匯補》,把這種病狀稱作「癆瘵」。癆瘵的症狀包括「睡中盜汗,午後發熱,煩躁咳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痰涎帶血,肌肉削瘦」等等,把病人的模樣形容得很具體。

這病西方古代也很常見,古希臘時的病名叫「Phtisis」。Phtisis可以翻譯成「耗損病」,後來英語世界就把這病叫作「Consumption」,Consumption一樣是「耗損」的意思。這病名很傳神,因為病人會逐漸瘦弱,到死為止。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很清楚這種病的嚴重性,他老謀深算地警告自己的學生們,小心治療到晚期耗損病的病人,因為他幾乎必死無疑,主治醫師的名聲會不好聽。

歐洲中世紀的耗損病患者不少,其中有些頸部會腫起來一大塊,其實就是發炎所導致的淋巴腺腫大,這症狀有個外號叫「王者之疾」(king’s evil),因為人們相信國王有辦法治好它。君權神授,君王一旦上位,便擁有了上帝授予的超自然力量。當時英國與法國的仁君們「苦民所苦」,就會提供一種名為「王者之觸」(Royal Touch)的「選民服務」。儀式相當莊嚴,國王表演一套特定手勢,口中念一串咒文,再用手撫摸病人頸部的患處。史上最有仁心的「王者之觸」總冠軍是英國的查理二世,總共治療了超過九萬名平民病患。

貼近死亡的美

十八世紀歐洲耗損病的盛行率跟死亡率都極高,並且奪走的大都是年輕的生命。奇怪的是年輕人不但不怎麼怕,還把它跟「美」與「浪漫」做了連結,對它的印象好得很。如果當時有網路社群的話,一定會有網紅出來疾呼:「耗損病是時代的新性感!」然後幾十萬人按讚。大詩人拜倫沒有得到耗損病,頗引以為憾,對朋友說:「我想要死於耗損病。」朋友問為什麼,拜倫答:「這樣一來女士們就都會說:『看那可憐的拜倫,將死時長得多麼好看!』」

年輕男女的姿色本來就不錯,而耗損病會進一步地幫他們「塑形」。耗損病讓人愈來愈瘦,看起來楚楚可憐,當時如果有手機玩團體自拍的話,耗損病患者永遠會是臉最小的那個。他們的皮膚會變薄變細,有點半透明,加上過度的蒼白,呈現類似玉的質感。蒼白底色的瘦削臉龐之上,卻又因為經常微燒,有著分外顯眼的紅暈雙頰和紅唇,以及一對水汪汪的大眼,林黛玉跟茶花女就都長那個樣子。

這「意外收穫」甚至帶動了整個歐洲的審美觀,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達到巔峰。仕女們用緊到無法呼吸的束腹來綁出纖細到不科學的腰肢,來模仿耗損病患者的瘦削,再用白粉抹出一張蒼白的臉,用胭脂塗出紅暈的雙頰跟嘴唇。

1834年蘇格蘭醫師兼病理學家馬修‧貝利(Matthew Baillie)研究了耗損病患者肺部的病理變化,發現許多有膿的小洞,看起來像乳酪一樣,稱之為「結節」(tubercles)。貝利醫師本人後來「鞠躬盡瘁」,死於耗損病。德國醫學教授兼自然學家約翰‧舍恩來因醫師(Johann Schönlein)據此為它取了個新病名「結核病」(tuberculosis)。自此「耗損病」一名漸漸淡出舞台,結核病的名稱就一直沿用至今。

結核病伴隨人類的時間很長,可以說有歷史就有它,但在古代它一直是個謎,千奇百怪的療法也從未見效。十九世紀的法國軍醫吉恩-安托萬‧維勒曼(Jean-Antoine Villemin)在1865年做了一個實驗:從病患屍體肺部的結節裡取出一些膿液,把它「種」到一隻兔子的體內,三個月後解剖,已經全身都是同樣的結節變化。至此,結核病是個傳染病已然毫無疑問。1882年德國醫師兼微生物學家海因里希·羅伯‧柯霍(Heinrich Robert Koch)終於成功地分離出結核病的病原菌結核桿菌,為醫學史上長達數千年的耗損病之謎畫下了最後的休止符。

十九世紀之後,結核病的盛行率與死亡率持續下降,主要原因是大眾懂得如何預防,物質生活條件普遍改善,加上後來抗生素的問世。時至今日,結核病並未絕跡,但卻已經是個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與往昔的絕症身分不可同日而語。一種貼近死亡而生的時代美感,也就隨之走入了歷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汪漢澄 腦科先生說古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蘇之涵/動手做一個自己的衛星吧

騷夏/蟻民的祈禱

金玉涼言

山女孩KIT(方妙)/攔便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