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瑤/楚門的戀愛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看過一個網站,點開來是滿滿的監視器畫面,畫面來自不同城市不同空間,空間或公開或隱密。他們可能路過,可能正在結帳,可能也看著電視裡的另一個畫面。裡面的人無視於監視器,逕自進行當下的活動。那網站應該消失了。但這似乎呈現出人類對其他人類的好奇,如同打開某座城市的直播頻道,有時候裡面的人還會對鏡頭招手。(之後我需要買貓咪監視器,絕對避開中國製造。)

真人實境秀可以拆解成四個部分,真人、實、境、秀。由真人演出,展現真實反應,境是情境,秀則揭示了表演成分。而真實是什麼?因為串流的緣故,近年來韓國的戀愛綜藝節目討論度極高,曾經在搭捷運時,聽見鄰近的乘客討論參加者,如同討論熟識的朋友,本篇簡單聊一下實境秀中的戀愛綜藝。

▋狼狽的時刻,讓每個人更像是真的人

我最早看過的戀綜可能是日本的《戀愛巴士》,製作單位找來未婚男女,坐上標誌性的粉紅色巴士,一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在旅程中有許多聊天的機會,也會遇到波折困難,可以看出各成員的個性,偶爾還會介紹各地的文化,可能在戀綜的光譜中,偏向紀錄片那端。旅行中難免有狼狽的時刻,讓每個人更像是真的人。

到了《雙層公寓》,每一季更換地點跟公寓,無論東京、夏威夷或是輕井澤,每季招募三男三女,成員不定時變動。公寓像是一個固定的攝影棚,充滿隱藏攝影機,支線畫面則是成員們外出工作或是約會社交的紀錄。跟《戀愛巴士》常常出現的窮遊克難感不同,這裡的成員會住進光鮮亮麗的豪華房子,製作單位甚至提供了好車,是有課金的戀愛遊戲。

《雙層公寓》裡,成員還是如常上班,雖然上了鏡頭,他們跟原本的生活還是有一點連結,攝影機會跟隨他們去試鏡、去開會、去跟人碰面,這就難免產生一些自我推銷跟展示的成分。弔詭的是,若成員多半無所事事待在家,就多了上鏡跟產生曖昧的機會。在公寓住久了,空間漸漸日常化,我有時候會被遲遲未洗的杯盤、過於有機的房間轉移注意力。如果光鮮亮麗的登場跟出門是前台,那這些日常空間就漸漸成為後台,可以一口氣看見前後台(雖然並不全面,也有剪接介入),大概是這類實境秀的精髓所在。

▋愛情成為最大的刺激

近期出現的《愛在山林間》,則是以熟齡者的戀愛為主打,說是熟齡,門檻是三十五歲以上(是否過分了!)最多到六十歲,成員會有世代差異。來自各行各業的四男四女會被隔離在山間的住宅,住宅的狀況不太好,甚至連房間都沒有,需要自己更換地板拉門,蔬菜水果也要在菜園自己種,每天都有各種勞動工作要分組執行。在這期間,成員被完全隔絕,每日使用網路的時間也有限,第二季有一個成員在空地聚集做運動的畫面,在空拍鏡頭下,有一種監獄的錯覺。若有心動的感覺,可以去後院敲鐘告白。這個設計實在是天才!想告白的人可能謊稱上廁所,偷偷離開現場去敲鐘,鐘響之時,好像敲開這個不斷複製貼上的時間軸,讓大家從土撥鼠日離開,愛情成為最大的刺激。雖說設計如此,但在如此黏膩的日常關係中(成員幾乎是打通鋪睡在一起),有摩擦,也能很快熟悉。女性比較能說出自己的心情,當中的友情也是很好的看點。(日本戀綜比較有這種女性友情的呈現,韓國戀綜則更多競爭關係,但字數不夠,且按下不表。)

這類型的戀綜通常會搭配攝影棚內的主持人,從兩人到六人不等,許多關鍵事件發生時,主持人的吐槽或是反應也很重要,他們可能直率地對某成員表示不解,或是感同身受地哭泣。單獨一人看這類綜藝,也會因為主持群的存在產生陪伴感。觀眾看綜藝,也看著主持人看綜藝;觀眾哭或笑,也看著主持人哭或笑。這令人想到《不散》裡的場景,觀眾坐在電影院看電影裡的人看電影,空間被無限延伸到你腳下,當你坐在客廳的沙發看實境秀,坐在沙發的主持人也跟你看著同一場實境秀,為成員的勇敢或怯懦觸發情緒,你就成為這場沉浸式演出的一部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文化現場 聚焦實境秀
🏀即刻登入預測NBA季後賽,拿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江一豪/掉了

聯副/114年後山文學獎徵件開跑!

聯副/2025打狗鳳邑文學獎即日起開始徵件

聯副/吳鳴主講「縱谷的呼喚」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