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耶穌的鬍子
無論你是否有信仰,可能都曾注意到世上各大宗教的代表人物中,相貌特徵最真實、最好認的,就是耶穌基督。提到他的時候,我們腦中會出現一位長髮蓄鬍的青年男性。當然,你或許也會想到佛陀,但佛陀的形象往往近似畫像或雕像,並不像真實人物,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碰上同時具備方頭大耳、鳳眼加小捲髮的男性。
為什麼耶穌的形象這麼容易辨識呢?他最常見的造型是中分長髮、高額長臉,外加一把鬍子。在藝術家的想像中,他的髮色可以是金、棕、紅或黑,臉型有時清瘦有時紅潤,但鬍子幾乎是一個恆定的元素。少了這把絡腮鬍,耶穌就不像耶穌了。
這是不是因為史料曾提及他的外型?不,耶穌的長相如今根本無法考據,而且早期文獻(西元五、六世紀以前)中,有鬚與無鬍兩者皆可見。那是因為偶然嗎?不是,古人非常重視象徵意義,耶穌的形象事關重大,絕不可能是單純偶然的結果。還是說,古代技術不發達,刮鬍不便,所以男性都蓄鬍?也不是,因為許多族群自古就有「厭毛」現象,早在史前時代就發明了各種剃鬍工具,刮鬍、拔毛的習慣相當常見。
換句話說,留髮蓄鬍的耶穌形象是後來才出現的,且背後另有原因。
整個基督教世界打從羅馬帝國分裂以後,就一直有著毛髮之爭。我們大約可以這麼說:西羅馬帝國主張修士與神職人員應剃髮刮鬍,東羅馬(即拜占庭)帝國則堅持他們應蓄髮蓄鬍。一西一東,一剃一留,兩方都能從《聖經》章節中引經據典,證實自己的立場最正統。
▋西羅馬帝國:頂頷皆無毛
先討論西羅馬帝國:當時的修士與神職人員一概終生剃髮刮鬍,認為此舉象徵斬斷世間俗情(頗近似佛教的說法)。所謂剃髮,其實只是局部剃光,髮型根據地區而略有不同,最常見的是頭頂剃光,周圍留一圈短髮。以我們今天的審美觀來看,誰被弄成這個模樣,大概兩個月不敢出門,但對西羅馬帝國的子民而言,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造型,比如無權剃度的雜務修士就曾在史上多次抗議,想盡辦法爭取同樣的髮型。
西歐教士謹守教會的髮禁,至少遵循了一千多年,即便進入十七世紀依然如此。別忘了,法國從路易十四時代開始掀起一陣假髮風潮,從國王到貴族,人人頭戴精緻華麗的假髮,連修道院院長等教士也難免俗。對上流社會人士來說,戴假髮才能顯示自己的尊嚴,否則和平民百姓有何不同?為此,教會當時特別發布了一項新規定:神職人員可以戴假髮,但必須在頂部開一個洞,露出下方的光頭,這麼一來假髮與剃度就可兼得了。
剃度制直到1972年才放寬,天主教修士從此以後可自由選擇是否落髮。不過時至今日,「光頂加圈」的髮型已相當罕見。
除了頭頂剃光之外,刮鬍子也是出家的條件之一,各家修會均明確規定門下修士每年應剃鬍的次數(從十四到三十六次不等)。總之,如果你是生活在西羅馬帝國的人民,平時若看到頂上、面上無毛的男性,便能立即推斷出他們的身分。
▋東羅馬帝國:鬚髮同留
東邊拜占庭帝國的情況則正好相反。各地教主雖會親自為出家人行剃度禮,但只象徵性地執行一次,頭髮長出來以後就不再剃了。而且修士與神職人員都不刮鬍子,這一方面是基於教義原則,另一方面可能也因為「臉上無毛」者易被聯想成女子或年輕男性,修道院的創始人為避免「惡魔的誘惑」,一概嚴禁修士剃鬍。久而久之,連一般百姓也開始仿效教士,留起鬍子來,原因可能也在於拜占庭帝國擁有為數眾多的宦官:我們都知道男性被去勢之後,臉上多半變得光滑無毛。民間男性養成蓄鬍的習慣,或許是為了強調自己身為「完人」,不想被誤當成太監。
更重要的是,該帝國在西元八、九世紀時發生了一場「聖像破壞運動」,起義者認為神像讓信徒「見指不見月」,轉移真正崇拜的目標;反對者則指出信徒是通過神像來信奉耶穌。後來雖然崇拜聖像的傳統派贏得了勝利,但教會從此益發審慎,規定無論是繪畫或雕塑,只要出現聖人就須註明其名。與此同時,各聖人的外觀也逐漸定型,讓信徒一眼就能辨識出他們的身分,避免撒旦有機可乘,被信徒錯拜。
耶穌的造型正是在修士留鬍蓄髮、聖像定型的背景下,誕生於拜占庭帝國。在此之前,他的模樣搖擺不定,有時是蓄鬍的青年,有時則是捲髮的大男孩。聖像破壞運動結束後,他才正式留起長髮與絡腮鬍,長相與外貌也逐漸固定下來。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拜占庭帝國的教會文化,就會發現耶穌的外型與拜占庭帝國的修士簡直如出一轍:一位身形瘦長、面貌清俊、蓄髮留鬍的白種男性。
十三世紀以後,也就是在耶穌本人誕生一千兩百多年後,這個新形象從東往西,席捲了整個歐洲基督教世界,深植人心,幾個世紀以後更遍及全世界,至今仍方興未艾。的確,少了上述的特徵,耶穌就不像耶穌了。
當然,也有學者不認同救世主的傳統造型,比如社會學家Olivier Bobineau在2022年的一本著作中,就強調耶穌是閃族人:「他的個子應該不太高,皮膚被太陽曬得黝黑,滿頭都是黑色捲髮,而且以當時的衛生條件來說,他的牙口應該不甚佳。」換句話說,歷史上的耶穌本人無論如何都不該是我們心目中的那位白種男性。在這本圖文並茂的歷史著作中,耶穌被畫成一名黑髮褐膚的矮胖男士,張嘴時可見他少了好幾顆牙。有些信徒認為作者褻瀆神聖,但,誰又能確定耶穌實際的相貌究竟為何?
對啊!既然沒有人能確定耶穌的真實長相,那麼天下的信徒都有權自由想像,不見得一定要遵循古老的拜占庭版本,不是嗎?台南鹽水的天主聖神堂就提供了一個「在地化」的絕佳範例,這座教堂的多面牆上都繪有耶穌,造型是百分之百的東方人,只不過……畫中人還是留了一頭長髮和一臉鬍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