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森/楊牧與詩經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暨方法,繽紛蓬勃,發展多元,堪稱空前。但在教科書及主流回顧裡,通常缺席或忽略的總是「口頭創作」(oral composition)或文學的「口頭性」(orality)理論。
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出身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希臘文學學者米爾曼·巴理(Milman Parry)及其門生阿拔特·洛德(Albert Lord),在今天的波斯尼亞(Bosnia)地區「田野調查」,以當時最先進的錄音器材,錄下數千小時該地完全文盲的詩歌吟唱手之長篇詠誦,並以此客觀證明口頭創作如何以各種「套語」(formulas or formulaic expressions)來記憶、敘述、即場創作;更進一步說明古希臘的荷馬史詩(Homeric epics)之創作方法,亦屬同一血脈傳統的口頭創作吟詠。兩位學者的發現,在研究典範上,徹底顛覆過去對荷馬史詩的認知。巴理教授更曾被譽為「荷馬研究之達爾文」。
楊牧先生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時,研習古希臘文及古英文,亦因此對荷馬史詩、古英詩《貝奧武夫》在原典中之成於「口頭創作」,開始深入思考,並曾親聆洛德教授講學。其後更進一步將兩位學者來自西方傳統的見解,以比較的框架,探討《詩經》之口頭成分。
這部博士論文,歷經修改,終在一九七四年罕有地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刊行;書名The Bell and the Drum :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中文意思是:《鐘與鼓:詩經作為口述傳統中之套語詩作》。此書之創意,不單是將兩位西方學者的「口頭創作」理論,應用於文化脈絡迥異之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更以《詩經》之短篇及抒情兩個特色,大大拓闊兩位西方學者源於長篇及敘事之理解。
在此書之後,楊牧先生持續以比較的角度探索《詩經》。先是就《詩經》之肯定「文德」,與頌揚武德之古羅馬史詩《厄尼亞本紀》(Aeneid)相較,重塑一個面貌殊異的中原史詩英雄。儘管不少中外學者都認為,中國文學之發展雖源遠流長,但並無出現西方傳統及一般認知的「史詩」(epic);楊牧先生之獨特見解,亦為長久以來的爭議,增添一個角度。其後又就《詩經》中「儀式」(rituals)之「具體描繪」(mimesis),窺探中國戲劇之祭典起源,不但補充王國維早期的重要論點,更與同一時期任半塘之闡釋,異曲同工。
二○二四年春,由花蓮同鄉老友葉步榮先生監修、洪範書店負責之三十卷全集,終將楊牧先生對《詩經》之比較研究,在華文世界首次全面呈現,定必對日後中國文學的理論探討多有啟發。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