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法國人的梳洗史

18世紀版畫,過去的住宅沒有浴室等私人空間,坐浴時難免不被僕役撞上。(圖/韓璞提供)
18世紀版畫,過去的住宅沒有浴室等私人空間,坐浴時難免不被僕役撞上。(圖/韓璞提供)

這東西怎麼用?

第一次看到它是1994年在法國找房子期間,參觀公寓時在浴室裡和它打了一個照面。此物比馬桶矮一點,但和洗臉池一樣裝了冷熱水龍頭和水槽塞。我問房東夫婦:「這怎麼用?」老太太一聽吃吃笑起來,老先生愣了兩秒,才牛頭不對馬嘴地答道:「這個叫bidet。」「Bidet怎麼用?」房東先生似笑非笑,「哈」了一聲轉身走回客廳。看來此物的用途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後來才得知它是專門拿來清洗私處的設備,原來與下體有關的事物都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話題。有人把它譯為「坐浴桶」,但常與免治馬桶混為一談(如維基百科頁),本文選用「坐浴池」。

坐浴池是法國18世紀初的發明,古人沒有衛生紙這種奢侈品,最徹底的清潔方式還是用水洗。此物當時多以木材或錫板打造,僅見於條件優渥的上流社會,有時還裝了絨布椅背和扶手,宛如帝王寶座。拿破崙就擁有好幾個坐浴池,走到哪裡一定帶一個在身邊,可見在19世紀初,此物仍然男女通用。

不過坐浴池早在誕生之初,就一直與性事有關。兩性開放的18世紀留下了許多「關起房門欣賞」的淫穢版畫、油畫,內容常圍繞著坐浴池,畫中往往有一位跨坐其上的女性,正在清洗私處。久而久之,它變得像化妝台一樣,已成了女性專屬之物。19世紀中期以後,坐浴池已普及至民間,並且逐漸規格化,但僅見於城市地區。

抗生素發明前,民間向來相信男性嫖娼時若感染梅毒,一定是因為妓女不乾淨。為讓顧客安心,每家妓院必備坐浴池。在避孕合法化之前(1967年),它一直是法國各地青樓不可或缺的設備,除了在辦事前用來清潔私處,許多妓女還以之進行避孕的陰道沖洗,已婚婦女亦將之視為最為唾手可得的避孕工具。正因如此,教會對於坐浴池向來非常感冒,認為許多本有可能存在的小生命都被它沖洗掉了。

浣腸筒。(圖/韓璞提供)

20世紀初,來到法國的觀光客第一次發現坐浴池,許多人如獲至寶,爭相引入本國。有人相信免治馬桶的發明正是在坐浴池中獲得靈感,從歐洲發展到美洲後,再於日本發揚光大。二次戰後,法國家家戶戶必備一兩個坐浴池。但從1980年代開始,很多住家在整修浴室時逐一把它打掉,將騰出的空間改成淋浴間或接裝洗衣機,只有義大利與西班牙仍是它的忠實愛用者。時至21世紀的今天,法國人已將坐浴池視為祖輩的骨董設備,如果朋友得知你家裡還有一個,定會嘖嘖稱奇。此物雖然瀕臨絕種,但少數廠商仍不死心,揚言在日本免治馬桶、伊斯蘭便後水洗文化的影響下,坐浴池不久將捲土重來。

歷史學家在考究坐浴池時,發現它常與浣腸筒同時出現。浣腸法最早可上溯至古埃及,15世紀的法國重新掀起浣腸熱,揭開了長達好幾個世紀的黃金時代。人們相信此法可治百病,無論是便祕、消化不良,甚至憂鬱煩悶、精神不濟、面色蒼白,都有對症下藥的處方,由專人以錫製浣腸筒注入約500 cc.的藥水,便可立竿見影,是日常的保健之道。工匠在替坐浴池打造收藏櫃時,常在其中設計收納格,專門放置尿壺、海綿、香水瓶與浣腸用具。路易十四本人對此亦相當推崇,文獻記錄他一生中曾浣腸四千次。不過浣腸並非上流社會的獨家專利,也廣見於中下階層。

很多民族都相當重視如廁問題,比如古埃及人害怕便祕,留下了許多研究該症狀的文獻。17、18世紀的法國人也很關心排便狀況,甚至把它視為生活一大重心,我們從法國人平時打招呼的用語,就可略見端倪。若把法文的「你好嗎?」Comment allez-vous?逐字直譯成中文,就成了「你怎樣去?」看來看去總顯得不太對勁。其實此話是Comment allez-vous à la selle?(排便還好嗎?)的前半段。因為當時人們相信「便順人也安」,若要向人問好,還不如請教他的便況。若對方答:「很好,你呢?」言下之意即:「我大便很順暢,所以我很好。你呢?」當然,如今的法國人在問好時,並不見得知道此話的來源。

無論如何,這和我們在台灣「你吃過了嗎?」的問候方式著實大相逕庭。

Toussaint Dubreuil 1600年的油畫〈Hyante et Climène à leur toilette〉:兩姊妹起床後進行早晨梳妝,我們可從中想像貴族日常生活的情景:從梳頭、化妝到更衣,所有活動都有僕人在旁照料,沒聽過什麼是「隱私」。畫中梳妝台上鋪放的紅白方格布就叫作toilette。(圖/韓璞提供)

法國人真的不洗澡嗎?

一般人常有這樣一個刻板印象:「法國香水之所以名聞天下,是因為法國人都不愛洗澡。」這是真的嗎?

在某種程度上,此話確實不假,只不過要看時代背景。

中世紀的法國人其實很愛乾淨,各大城裡均建有蒸浴池,鼓勵民眾常保清潔。話雖如此,有些場所樓下男女共浴,樓上公開賣淫,為此而備受教會指責。而且黑死病於14世紀中橫掃歐洲以後,整個社會都十分忌憚傳染病,很多學者相信:水,就是傳播病毒的媒介,因而大力譴責洗澡的行為。史上著名的外科醫生兼御醫Ambroise Paré(1509-1590年)就曾告誡道:「泡澡水會從毛孔滲入體內,造成猝死。」既然洗澡這麼可怕,那……何必冒這麼大的風險呢?醫學界當時的良心建議是:「洗手尚可,洗腳偶爾,洗澡萬萬行不得。」

從17世紀開始,人們不但棄絕了「不文明」的泡浴,而且盡可能不接觸水,堅信水不但「傷眼傷牙,讓面部扁平,且令人冬天怕冷、夏天變黑」,他們寧可「乾洗」,也就是用白布(一定要是白色)擦拭身體,或每天更換潔淨的白色襯衣,認為乾洗的效果等同洗澡。當然,只有富裕的上流社會才有能力經常更衣,百姓平時頂多早晨洗臉、餐前洗手,其他部位就隨遇而安了。史上許多名人一生中沒洗過幾次澡,比如不拘小節的亨利四世非但從不碰水,而且最愛吃豬腸、咬大蒜,人還沒出現,臭氣就先到了。

18世紀以後水源獲取較易,但人們梳洗時仍僅局限於面部、手腳與下體。法國大革命之前,上流社會崇尚放蕩主義(libertinage,並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情色文學作品),衛道人士因而把梳妝和縱慾畫上等號,認為好人家的女兒不必經常梳洗,倘若非洗不可的話,那最好閉上眼睛,不去觀賞自己的裸體。整個19世紀,教會對洗滌之舉一直抱持敵意,相信常清洗陰部會造成不孕,並生怕洗浴會成為感官的享受,讓靈魂墮入地獄。直到1925年,由修女管轄的女工宿舍(每兩周開一次澡堂)仍規定入浴者須穿著浴袍,且只准用肥皂搓洗,不可用手觸及自己的身體。

巴黎少數公寓早在1870年代,便已具備水管與瓦斯系統,讓住戶能輕易享用到熱水。但直到20世紀初,城中裝設衛浴間的住宅仍只有3%,很多人認為早晨盥洗時拿毛巾擦拭就夠了,如有充足的預算,他們寧可接裝電話而不願買浴缸。而且「洗澡」之舉仍離不開治療的概念,當時被稱為「水療」,只要醫生沒開水療的處方,沒事何必去洗什麼澡!法國第八任總統盧貝曾在1906年帶其繼任者參觀愛麗舍宮,介紹到浴室時,他對下一任總統說:「我們雖在總統府裡修建浴室,但內人和我從來不生病,所以我們一次也沒用過。」

幾個世紀當中,鑒於特殊的意識形態與設備條件,洗澡的法國人的確少之又少。但從二次大戰開始,絕大多數住家均擁有完善的衛浴設備。倘若到了21世紀的今天還在問:「法國人真的都不洗澡嗎?」那你可能太輕信刻板印象了。

莫里哀喜劇《無病呻吟》的場景,右側可見手持浣腸筒的醫生,筒中已裝滿藥水。諷刺漫畫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1850年的版畫。(圖/韓璞提供)

古人一向在開放的空間中梳洗,比如月神黛安娜在池中沐浴時曾被獵人阿克泰翁撞見(中國民間故事與聊齋亦有諸多類似情節),古羅馬的浴場或中世紀的蒸浴池也都是公共設施。直到17、18世紀初為止,在中上層家庭裡,梳洗、更衣、如廁都有僕傭在旁伺候協助。有些人甚至把梳妝沐浴視為社交行為,選在此時接見訪客,不像我們今天將這些活動視為隱私。一般住家並沒有私人空間,寢室門不見得能上鎖,家人或僕役隨時可能進出。

法國史學家Vigarello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他認為「隱私」與「水」的關係相當密切。從18世紀中期起,由於水成了較易取得的資源,坐浴池一類的盥洗用具日益普及,人們開始與外界隔離。至19世紀以後,連僕役也被關在房門之外了。衛浴設備因民間的需求而出現,逐漸成為人人不可或缺的空間。

這一轉變不僅是住宅格局的革命,也在人們內心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沒有隱私的時代,每個人平時只面對外界,與他人溝通互動。私密的空間出現後,個人首度能脫離外在世界,靜下來面對自己、照料自己的身體,並意識到自我的存在。生活空間的變化引發了新的思維模式,隱私的概念從而誕生,不僅之於梳洗如廁時分,也在於精神上的獨處。如今,「隱私」早已成為大部分人類的基本需求。

至於toilette這個常見的字,它大約出現在17世紀,最早指包裹梳妝用品的精緻薄布,使用時先把它鋪在桌面,再把化妝品、香瓶、鏡子與首飾置於其上。到了17世紀晚期,此字逐漸演變為梳妝更衣等活動,直到今天仍有衣裝、梳洗、清潔之意(如淡香水eau de toilette直譯就是「梳妝水」)。如果再加上一個s,就成了廁所,英文的toilet就是從這個法文字演變而來的。在中文裡,我們不是也把如廁的地點稱為「化妝間」嗎?

坐浴池,由於事關私處,18世紀的醫學界一直不提它的名字,待它問世八十年後,方可在文獻中見到其使用說明。(圖/韓璞提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觀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梁震牧/東南亞文學獎與當代泰國文學發展

牧羊女/砲聲,不是詩句

劉墉 /永不凋零的玫瑰花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