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珮君/文藝青年曾繁城打造護國神山(下)——台積電創辦元老的徬徨少年時及半世紀半導體人生

曾繁城攝於1987年台積電一廠辦公室。(圖/陳韓提供)
曾繁城攝於1987年台積電一廠辦公室。(圖/陳韓提供)

文/

前情提要:

沈珮君/文藝青年曾繁城打造護國神山(上)——台積電創辦元老的徬徨少年時及半世紀半導體人生

第一份「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製程擬案人

「大道多歧,人生實難」,曾繁城在擔任台積電副總執行長的時候,在辦公室白板寫下這句話。「高處不勝寒」,作為個人、管理者,每個選擇都可能是未來關鍵,影響至鉅,有時也飽受誤解。

台積電是工研院衍生的第二家公司,1987年創立,當時已能做出3.5微米晶片,比英特爾落後大約2.5代,現在台積電已成功開發3奈米,領先英特爾1.5代。

台積電現在舉世皆知了,台灣人暱稱它「護國神山」,但當年除了政府一口答應出資七千萬美元之外,邀約十四家外資企業入股,僅飛利浦認購,台灣本土企業、銀行都興趣缺缺,當時孫運璿已病倒,由時任行政院長俞國華、政務委員李國鼎、經濟部長趙耀東一再打電話或親自登門勸說,才勉強有幾家企業認購,因為大家根本不了解「半導體」是什麼。

台積電三十多年來同時帶動了台灣電子業升級,依據2022年的統計:

1.台灣總IC(積體電路)產值全球第二。

2.台灣晶圓代工產值全球第一。全球十大中,台灣有四家。

3.台灣IC封測代工產值全球第一。全球十大中,台灣有六家。

4.台灣IC設計產值全球第二。全球十大中,台灣有三家。

5.台灣IDM產值全球第五,其中記憶體產值全球第四。

「護國神山」台積電衍生出來的是雄偉的「護國山脈」,相依相生,產值巨大,是台灣經濟的「中央山脈」。

被稱為「台灣半導體之父」的張忠謀是當年決定將積體電路大型化、國際化、專業化的關鍵人物,而台灣第一份「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製程的擬案人,是曾繁城。

他是工程師出身,是執行者、拓荒者,孤獨有之,徬徨有之,更多的是決心與勇氣,而這一切甚至早於張忠謀從美國回到台灣之前。

曾繁城去RCA學習的時候,就立誓台灣半導體技術一定要「自立自主」,他很有信心,「只要自己願意做,有決心,都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當年我們如果沒有自立自主的決心,絕對走不到今天。

曾繁城陪同孫運璿資政(左)參觀台積電。(圖/陳韓提供)

一群小朋友,

真的沒有想到個人利益

工研院團隊在RCA駐廠學習回來後,第一批成品3吋晶圓,良率超過70%,比「師父」RCA還高,RCA甚至想把它買下。工研院建立示範工廠時,曾繁城就說要做四吋,這樣才有競爭力,好大的口氣,RCA當時還做不到呢,曾繁城跟史欽泰打包票:「我們一定可以」。他們成功了,技術移轉給工研院第一家衍生公司——聯華電子。

有了聯電,工研院還要做「超大型積體電路」嗎?湧出許多反對聲浪,在眾聲喧譁中,孫運璿拍板要做!工研院建廠房時,本來要做5吋廠,曾繁城又力主直接開發6吋,因為他已看到英特爾、IBM在做,但經費實在太少了,曾繁城豪氣干雲:「機器可以買少,但一定要買最好的」,他並把兩層廠房巧妙設計成一層半,大大節省預算。這個示範工廠後來就是台積電一廠,這個先知先覺的決定為未來的台積電打下永遠超前的格局。

曾繁城常提醒年輕人「不要一心只為錢做事,否則會迷失自己」。

竹科很多巨富,都是當初參與工研院電子所、台積電創立的開路先鋒,但當年誰都不知道後來是否能成功,他們只是「一群小朋友,真的沒有想到個人利益」(胡定華語),他們努力在台灣困頓的七○、八○年代,想替國家找到出路。曾繁城是其一。

其實,剛烈的曾繁城一開始就因為錢氣得差點不去台積電。台積電設廠時第一批部隊就是由曾繁城自工研院帶去的一百四十四位工程師。當時公務員薪水很低,工研院待遇比民間差很多,曾繁城想替這批必須放棄公保、年資歸零的同仁爭取到一點補償,他希望給他們依原薪加15%,勉強跟聯電(工研院第一家衍生公司)拉近水準,但被張忠謀回絕,曾繁城氣炸了,決定不去台積電了。當天下班打球回來,史欽泰已坐在他家,力勸曾繁城為大局著想:「你如果不去,其他人也不會去了。」那台灣的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怎麼辦?曾繁城勉強按下怒火,說自己只要做到台積電損益平衡就退出。第二年,台積電仍在虧損,但曾繁城再次為同仁爭取加薪,這回成功了。

秦永沛是當時和曾繁城一起去台積電的工程師之一,「FC就是那種很照顧部屬的長官」,但他可不是濫好人,秦永沛說,「FC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性子急,會罵人,大家都很怕他,躲著他」,現在回頭看,「在被罵的當下會進步」。曾繁城雖然自己會罵人,但是,「部屬若在公司會議中挨罵,FC會挺身而出」。

曾繁城嚴格而溫暖

曾繁城嚴格而溫暖。蔡力行在曾繁城的八十壽慶時致詞回憶台灣半導體的發展歷程,除了讚嘆當年「政府有開放的心胸、做正確的決定,這實在很不容易」,同時強調「FC天時地利人和全包了,尤其是人和,他是真正的領袖」。

蔡力行曾任台積電總經理、總執行長,現任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他是曾繁城自海外招募回台的,他到台灣第一天,就是住在曾家。

秦永沛說:「台積電會成功,從工研院時代就開始。成功要有策略、人才,人才很多是FC招募回來的」,這些人後來在台灣半導體產業開枝散葉。

曾繁城每年必去國外參加兩個IC盛會:IEDM、VLSI ,除了去了解產業趨勢,另一目的就是去發掘海外學人,蔡力行、劉德音、魏哲家、蔣尚義、林本堅……等都是他挖回來的。

台積電早期設備不夠,要跟工研院、交大借用,別人不用的閒置時間才輪得到他們。秦永沛說:「我們當時真的很艱困,工時也很長,有時每周超過八十小時」,他說:「在那種工作條件下,如果不是有FC招募回來的那些海外人才,又能好好帶他們,台積電不可能成長這麼快。」

台積電剛創立時,曾繁城是副總經理兼一廠廠長,非常重視品質,抓緊研發,一開始良率就近80%,卻被冷嘲熱諷:「良率高有什麼用?賣不出去就不賺錢。」內外風雨交加,這需要多大的毅力、自信,才能動心忍性走「研發」這條短期看不到錢的路?蔡力行很有感觸:「不管多挫折,FC對R&D(研發)堅定不移,帶我們的方向清楚,我很點滴在心頭。」

1999年台積電自主研發出0.18微米,正在開發0.13微米時,IBM邀請含台積電在內的四家半導體公司合組聯盟,一起合作,但前提是台積電必須停止在台研發,曾繁城斷然拒絕:「我們為什麼要受制於人?與人家聯盟,反而會拖累我們。」後來IBM轉而找聯電加入,引起張忠謀不安,曾繁城以專業跟他保證,IBM聯盟不會成功,後來聯電也退出了,IBM又兩度回頭找台積電都被拒絕,最後台積電自主研發成功,全球第一,IBM聯盟失敗收場。

秦永沛(右)擔任台積電產品工程處處長時,帶領團隊獲得2001年tsmc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EKM) 獎項,總經理曾繁城頒獎給他。 (圖/秦永沛提供)

他是大帥少數的「諍友」

台積電製程一路領先到現在,正在研發2奈米、1.4奈米及以下。相對地,RCA早已退出半導體製造,飛利浦0.13微米沒有開發出來,也停止自己製造。而IBM後來也決定退出半導體製造業,並想高價賣給台積電,曾繁城覺得不值得,力勸張忠謀不要出價,後來IBM等於是「送」給美國半導體公司格羅方德,再次證明曾繁城是對的。

曾繁城稱張忠謀為「大帥」,他是大帥少數的「諍友」。

台積電成立時就只有工研院那批一百四十四人,現在全球員工七萬五千人,研發人員約八千,廣義的研發人員總數約一萬五千人。今年研發總部落成了,當年「逐水草而居」的研發人員,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今年研發預算占總支出8%,兩千億元。

回首從前,台積電高層終於敢大手筆投資在研發上,跟蘋果有關。

「2011年我們做到28奈米時,蘋果終於來了,但他們要20奈米,這是一個大跳躍」,曾繁城回憶,台積電花了兩年多時間,2014年終於通過蘋果驗證,那就是iPhone6的手機核心。蘋果後來成為台積電第一大客戶,2022年占他們總營收23%,今年最新的iPhone15、M3晶片都是台積電3奈米,蘋果產品上市發表會打出的口號是「快得嚇人」。

以客為尊,這是台積電文化。客戶有急單或有緊急問題,台積電總會儘量立刻解決。秦永沛說:「這種快速反應就是FC打下第一代的基礎,蔡力行是第二代,劉德音、魏哲家是第三代,現在是我要負責」,這就是傳承。他認為,台積電的工廠效率是其他國家半導體很難追上的關鍵,「這是早期領導人建立的,FC就是那個早期」。

建立台積電國際代工的

最高標準

竭力滿足客戶的要求,與爭取英特爾有關。台積電設立第三年,1990年曾繁城帶領團隊通過了英特爾認證。

英特爾訂單豈是好拿的?CEO葛洛夫在台積電設廠第一年的年底親自來台積電「面試」,曾繁城就是跟他簡報的人,葛洛夫心動了,想測試台積電能耐,要他們做1.5微米MCU(微控制器),兩個月後英特爾先派一位代工經理進駐台積電督導,十五個月後,台積電總算拿到訂單。

曾繁城把此役當成一場洗禮,落實英特爾每個環節的嚴謹要求,蒐集數據,尋找問題,建立台積電國際代工的最高標準。硬脾氣的他要求同仁「以客為尊」:

1.產品良率要高(台積電現在良率99%)。

2.品質要穩定。

3.成本要低。

4.交貨要準時。

5.交貨期要短(比客戶希望的交貨時間還早出貨)。

6.對客戶要透明(客戶隨時可自電腦查到進度)。

台積電直到拿到英特爾給他們「試試看」的訂單,才終於損益打平。而連英特爾都是台積電客戶,對台積電來說,是最好的口碑宣傳,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台積電把「誠信正直」列為公司核心價值第一條,這是天條,上上下下都須如此,而公司誠信正直,對外就能挺直腰桿。秦永沛說,「FC是以身作則的人」,他舉了一個例子,當年台灣行政系統不是那麼好,「有些單位暗示我們要送股票、股條,但是,台積電規規矩矩,全不弄這一套」,當年還流行在召開股東會時贈送小股東禮物,台積電的贈品常會成為話題,有些公家單位就會明示:「你們股東會的旅行包包很不錯,送我們幾個吧。」秦永沛微微一笑:「FC就是不給。」

曾繁城剛直可見一斑。

他很受不了花不必要的錢。反對併購IBM便是一例,他寧可讓老闆怪罪。當年飛利浦要收台積電2.0微米的權利金,也惱了曾繁城,那明明是工研院團隊研發的製程,為何要付?他飛到荷蘭一項項跟他們比對,總算砍下半價,只付四年。

但該花的錢,他絕對不手軟。像「光罩」對晶圓製造很重要,曾繁城認為這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秦永沛說:「光罩做得好,製程開發都會比較容易、比較快。當初FC堅持台積電要自己做光罩,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投資。」

光罩設備價格極昂,每年還要購買新機,那是天文數字,史欽泰舉例,「美國禁止荷蘭ASML機器賣給大陸,那就是一種光罩投影機,是非常『卡脖子』的設備,台積電一年要買幾十部,一台要兩億多歐元,要三架747飛機才能運送。」台積電就有這種氣魄。

半導體製造必須有極龐大的資本,門檻很高,從此例可見一斑。台積電長期高居全球第一,同業很難望其項背,連英特爾都著急了。

以前台灣代工毛利很低,僅3-4% ,被笑是「毛三毛四」,但台積電不是這種廉價代工,台積電1994年上市的時候,淨利率已經超過20%,張忠謀不滿意,他希望像德儀淨利率接近30%,將士用命,曾繁城掩不住欣慰:「我們毛利率早就超過五成了。」

曾繁城在八十歲壽宴上,面對在半導體業各廠的老友、戰友,他簡短說了幾句話,重點仍是「技術一定要自主,製程一定要卓越」。

自立自主、卓越!這應該不僅是台積電、台灣半導體業上下游不可撼動的靈魂,也應該是台灣領導人物帶領人民追求的。(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他鄉.故鄉 沈珮君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羅青/武夷九曲漂流記──漂來一首「五七言自由體」(下)

聯副/詩與遠方

何叢/渴望重複──阿莫多瓦的《慾望法則》1987年

謝靜國/唯恐山盟驚海市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