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真/棄兔(下)
下一則。
我原本以為我不應該在老師面前流露失敗的一面。
被老師看見我的失態,我就會從已經不是很聰明的學生,變成更加幼體化的存在。在往光譜上的普通學生靠近的路上,我可以說是進一步退兩步。
這些芥蒂在經過老師的辦公室門口,看見老師的時候全部瓦解。
老師輕描淡寫地叫住我,問我還好嗎?
我根本不必思考我想得到什麼,這一切全部都是老師決定的。我想有一部分的我,著迷於此。
下一則。
以身分而言,我與老師會立刻從一種嬉笑怒罵的擬態中解消,成為學生與老師。權力關係的兩端,傾斜的天秤、受困的少年、狡猾的大人。
我一直都知道。
下一則。
私人文章。
她們對視一眼。
「劇情怎麼急轉直下?」朋友說。
「可是我也說不出是從哪裡開始,我們好像就不應該再看下去。」
「但一定是在這裡之前。」朋友指著螢幕上游標閃動的位置:密碼。
「雖然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去當老師的助理,但我從來沒有想像過老師會給我什麼,這樣說好怪,好像跟這個人一樣,我的意思其實跟她相反,我喜歡老師不是為了要從老師那裡得到任何回饋。重點不是回饋的隨機性,而是我不想。」
「對,老師是一種典範。」朋友敲了敲螢幕,「不應該是活生生的男人。」
「但她是不是沒有提到她老師的性別啊?」
她們快速捲動滑鼠,發現所有文章都沒有使用到代名詞。
「她好謹慎,竟然避開了所有性別線索。」
「她也沒有提到自己的性別。」
「我們在心中預設了一個讓事情變得不妙的腳本,所以現在我們才會覺得不妙。可以這樣想嗎?」
「其實我前幾天也目睹老師做了一件看起來不太妙的事。但不管是老師的決定或是我的感受,我都可以理解,我甚至覺得兩者是可以並存的。這樣算是一種相似的處境嗎?」她說。
老師寄了一封信請她聯絡參與計畫的人選名單。
她點開檔案看見一個眼熟的名字。關於那個人她所知的訊息,都來自謠言。她無從確認真實性,然而她從四面八方聽過一模一樣的故事。
她有些訝異,只能當作自己並不知情。
對方很快回覆,她將信件副本給老師,便準備退出這場討論。
兩人卻都還是將信件副本給她。她按捺不住好奇,一封一封點開。對方禮貌而含蓄地詢問自己是否適任,老師狀似不介意,卻私下請了別的助理去打聽事件的始末與後續處理。助理輾轉來找她八卦,她們順著前人留下的蛛絲馬跡,找到了匿名論壇上的文章。
「妳怎麼知道這篇是在說他?」
「那時候大家都會互相分享。」
「所以沒有任何證據?」
「對啊!我又不是性平會,我只是負責看八卦的人。」
「所以我要把這篇八卦轉傳給老師喔?太怪了吧,她也沒有更新後來怎麼樣了欸。」
「反正他們自己會看著辦吧。而且如果他們一直按到『全部回覆』,我就會全部都看到。」
她全部都看到了。
老師的詢問、對方的解釋,兩人最後客氣的結論。一切照常。
兩人的來往乾淨俐落,言之鑿鑿,沒有任何包庇與踟躕的空間。然而她始終有點猶疑,沒有如往常一般,回頭就把關於老師的小事一字不漏的轉述給朋友。這個故事即使把過程還原得有血有肉,還是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握有權力的人聯手扼殺了一個女孩的痛苦的窠臼。
「雞蛋與高牆是一種資格論,我並不常這樣看待一件事情。有時候要仔細辨認兩者之間的關係的代價,便是做出看起來支持優勢的決定。」
離開辦公室以前,她反覆看著由老師寄出的結論,最終將那一串信件從自己的信箱裡刪掉。
下一則。
「雞蛋與高牆是一種資格論,我並不常這樣看待一件事情。有時候要仔細辨認兩者之間的關係的代價,便是做出看起來支持優勢的決定。」
我停不下來,腦袋一直在重播老師說的話。
反覆之間我早已想好下一句對白:「老師,你其實一直都這樣嗎?在雞蛋與高牆之間,選擇一顆雞蛋,把它帶回高牆那一邊。」
最新一則,三天前。
「妳剛才是不是說過一模一樣的話。」
「對。」
「這不是妳的部落格。」
「對。」
兩人長久的沉默。
她受不了一直看到那行字,胡亂點回上一頁。
她們緊盯著電腦螢幕,不敢轉頭深怕瞥見彼此的眼睛。
「請輸入密碼。」朋友喃喃念出畫面上的字,「密碼、密碼。欸,妳有那組老師在用的學校帳號的密碼對不對?」
「對。」
「要試試看嗎?」
她深吸一口氣,點擊下一則,再看了一次那一句無中生有的回覆。
「好。」
文章解開了。
她有我想像中棄兔應該有的眼神,溫馴、渴慕、空洞。很難假裝沒有看見她,就像路過一隻趴在水溝蓋上的白兔一樣。我會停下來。
和我對到眼的瞬間,她立刻別開了視線。
我因此點了她回答問題。我想看她肩膀一跳,低下頭若無其事地翻找書頁掩飾自己的驚慌,明明已經組織好完整的答案卻還是緊張到唇齒不斷擦撞。
我為了她的努力,稱讚了她的回答。
她沒有抬起眼,髮後的雙耳發紅。
後來整堂課我沒有再提出問題,隨機點名的緊繃很快就在班上消散無蹤,剩她挺直的背獨自警覺到最後。人群三三兩兩的散去,我照例留到最後等待有沒有人想要發問。
我注意到她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她走到我面前,叫了我一聲。
「老師,」
-
她敲了敲門,老師請她進來。
「來的路上下雨了嗎?」老師問。
「沒有。」她將傘遞給老師,「要還給老師的。」
「喔喔,我都忘了,謝謝。」老師接過傘,放回辦公桌旁,順便拿了一瓶礦泉水走過來,「坐呀,妳想跟我討論什麼?」
「老師知道前幾天一開始是由我代為寄出的邀請信,後來老師們都把回覆的信件副本給我了嗎?」
「我沒有注意到。不過如果妳看到了也沒關係,本來就是請妳幫我處理這件事,只是沒想到後來他都直接跟我對話了。」
「老師本來就希望我看到嗎?」
老師的眼睛張大了一點,似乎沒有想到她會這樣問。
「可以這麼說,我想讓妳知道我怎麼考量這件事。」
「那這個呢?」
她從資料夾中拿出一張紙。
她沒有給老師。
「密碼是我輸入的,跟老師給我的學校帳號密碼一樣。所有文章我都看過了。」
她們很安靜,她第一次看見老師嚇壞的模樣,這才慢慢和部落格文章的語氣重合。否則老師還是老師,和那個模擬她語氣寫部落格的人完全沒有關聯。
她拿著那張紙,維持不動,直到紙的前緣發顫。
「對不起。」老師的聲音也微微發抖。
「我看完以後想了很久要不要跟妳說。我想了許多說與不說的版本,為什麼我要跟妳說,為什麼我不該跟妳說,我寫了一份稿,讓我一口氣念完,好嗎?」
首先,我不該看到這一切,妳沒有主動讓我接收,現在妳也沒有追問我為什麼看到,所以我是在因為妳沒有實踐意圖的想法感到恐懼或是憤怒。其次,其實我看得出來妳詮釋的內容,如何建構在我們之間真實發生過的事件,簡單來說,如果妳收到的感受是一百,我不能否認我表現了八十,而且那些時候我都很開心,老師的一舉一動的確讓我覺得很開心。最後,老師是女生,我很抱歉這麼說,但對老師的迷戀讓我覺得安全,或許也因此洩漏不該外溢的快樂,我應該為了這份不正確的安全感負起責任。這些加起來,都足以說服我自己消化我的震驚。
可是,總是有可是,所以我今天才會來找老師。
那天回到宿舍,我覺得很冷,洗了澡也沒有好轉。
我一直在發抖。
我不確定是氣溫、咖啡因還是恐懼。雖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我明明掌握了可以讓老師很慘的證據,我當下就印出來了。我知道該如何描述這件事,我擁有適切的詞彙可以抵抗。我也知道怎麼和腦海裡預設的蕩婦羞辱進行激烈的辯論,把它們趕走。心智上我並不害怕。
可是我一直在發抖。
彷彿知識是無用的,我最恨的其實是這個。老師是帶給我這些知識的人。
她暫時停下來,看著塌陷在椅子中的老師,站起來走到離老師幾步的地方,遠遠看她縮小的模樣。
誠如老師信中所言,以資格論而言,我們已經認知到這世界上有脆弱的雞蛋和狡猾的高牆,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但我不想要我們只有一種面貌。
迷戀老師的過程的確讓我成為一個更喜歡的自己,是我主動想要把自己擺放在這個位置,我還無法割捨體制的肯定。我依然有過時的追求,尚未成為大人,仍然需要來自我之上的認同,證明我自己。
但是在二十歲的時候,我其實已經有能力去承受我所選擇的事物對我造成的傷害。只對我自己解釋是不夠的,我要讓妳知道,也讓我知道我做得到:我的無知與迷戀不該提供給老師任何逾越的感受,我感到安全應該是必然的,軟土從來都不是為了等待深掘。
我遇見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世界上的好人,現在,我也能成為自己的好人。
用力捏著紙張過久變得青白的指尖,緩緩著色,回復到肉身的溫度。慘白透著絲絲的紅從她的指尖轉移到老師的耳畔。
「老師,妳真的看過被拋棄的寵物兔嗎?」
她搖頭。
「我也沒有。那天晚上回家後我看了很多流浪兔認養的頁面,我想知道妳想像的我是什麼樣子,後來我才發現我找錯地方了,
「我應該來看著妳現在的樣子。」(下)
張嘉真/棄兔(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