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蒼多/一個戴面具的女孩背誦了他的一首詩

一九二三年五月八日,一個年輕女孩出現在柏林流亡海外的人士所舉辦的一個慈善舞會上。她戴著一個黑色的諧角面具,站在一個當時正嶄露頭角的年輕詩人面前,開始背誦她幾個月前在一份俄國日報上所看到的一首詩。原來,她從十九歲就開始剪貼這個年輕詩人的作品。

這個年輕女人是二十一歲的薇拉,而這個年輕男人就是二十四歲的納布可夫,也就是世界名著《羅莉塔》的作者。台灣的讀者至少耳聞過這部作品以及由這部名著所延伸出來的《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當時納布可夫正飽受失戀之苦。這個年輕的女人甫背誦他的詩,他頓時顯得如醉如癡。於是他寫了一首美麗的詩,紀念這個關鍵時刻成了他生命中一個不朽的時刻。這首詩就叫〈邂逅〉,後來收錄在二○一四年最佳的傳記作品之一──《給薇拉的信》──之中,成了當時的文學愛好者最喜歡的作品。

這首詩催化了納布可夫和薇拉終生競寫情詩的生涯:

「渴望以及神祕以及喜悅……

好像妳是從一種緩慢的

化裝舞會的擺動黑暗

走進幽微的橋。

夜流動著,那黑面具的似狼

輪廓以及妳那

溫柔的嘴唇靜靜地

漂進絲緞的河流中。

在栗子樹下妳沿著運河

走動,引誘我去斜視。

我的心在妳身上看到什麼?

妳是如何讓我如此感動呢?

……

要多久呢?要永遠嗎?我漫遊

到遠方,豎耳傾聽

我們的邂逅上方的星子的移動

萬一妳要成為我的命運……

渴望以及神祕以及喜悅,

像一種遠方的懇求……

我的心必須繼續旅行。

但萬一妳要成為我的命運……」

她確實成為他的命運。除了這首〈邂逅〉之外,納布可夫一生寫給薇拉無數情詩,稱她為「我的陽光」、「我的靈魂」、「我的歌」、「我的鳥兒」、「我的甜心」、「我的粉紅天空」、「我的陽光彩虹」、「我的輕聲音樂」、「我的不可言喻的喜悅」、「我的溫柔」、「我的柔情」、「我的輕盈」、「我的親愛的生命」、「我的親愛的眼睛」……夠了,納布可夫,我服了你,情詩比賽你第一。

他們在一九二五年春天結婚。唯一一次長久的分離是婚後第一年的春夏之間,薇拉住進德國西南部一家療養院七星期,但少不了的是納布可夫每天寫信給她,厚達一百頁。

令人扼腕的是,納布可夫不能免俗地在美滿的婚姻生活中硬插進了一段婚外情。一九三六年左右,他感覺到納粹德國不是身為猶太人的妻子和半猶太人的兒子長居之地。為了逃亡法國做準備,他在一九三七年初前往巴黎,邂逅(不同的邂逅)了艾麗娜,但他很快就向薇拉「告解」。薇拉說,你看著辦。納布可夫做了選擇,一切成為過去。「妳知道,我不曾像信賴妳那樣信賴任何人,」他曾在一九二四年這樣寫信告訴薇拉:「在所有奇魅的事情中都有一種信賴的元素存在。」

他們一起生活了將近半個世紀,薇拉成為納布可夫一生的編輯、助理、司機……甚至成為他的保鑣,手提包中有一隻小手槍,免於丈夫在成為美國最著名和聲名狼籍的作家之後被人暗殺。

如果你翻到《羅莉塔》的扉頁,映入眼簾的就是納布可夫把此書獻給薇拉的感人文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交會時閃放的亮光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舒國治/憶張照堂(上)

紀小樣/髣髴幽夜

陳偉哲/背我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