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磻/雨中消失的桔梗
暮冬拂晨,伏貼在玻璃窗外的日光,正用滿溢的溫柔對著我說:早啊!清風光景不待人,經過社區露天中庭,看滿園枝蔓樛結,草葉飄零,心裡總想著:距離花朵綻放的時間還要多久?翻令和者不勝春,春日終將到來,天地如是,年年如此,便隨意坐入迴廊藤椅,翻幾頁新冊,眼下一片草色,不焦不慮等待春臨。
喜歡搬遷新居,最初的幾個春。栽植中庭,名叫櫻的樹,一棵種在側門花圃,一棵挺立和室枯山水庭園,如風飄瀟;我自八樓陽台,或從一樓迴廊,見得清楚,即便如是,仍嫌怨建設公司憨憨不知春,栽種的櫻樹,量少,不足繽紛。
直到這一季春,驚覺側門的櫻樹乾枯,朽枝零亂,花葉杳無蹤跡,庭院角落沉靜得毫無生息;心神沮喪,魂不守舍,再也沒了好心情伴讀賞花。
是誰說的:枯竭之木燒得旺。這什麼話?我仍想相信,雖然難以相信,只是枯了一棵櫻,我卻焦慮不已;懦弱的難堪,家人說我病情不輕。
櫻樹告訴我,春天就將到臨,枯木逢春櫻自開,當心煩難過、不夠勇敢,無論何時,都想聽聞松任谷由實的歌〈春よ、来い〉:「春天啊,遠方的春天啊,閉上眼睛就在那兒,給我愛戀的你呀,懷念的聲音縈繞耳際。」聽歌也聽煩惱,我用這首歌等待感傷在美聲中平靜;感傷好比雪花飄落,越積越多,不過,若是大海,無論雪落多少,都能靜默吞下。然,你真能讓自己成為寬闊大海嗎?
不必在意這份感受是否虛妄不真,聽歌能緩和空氣,這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讓寧靜累積到極致。
父後三十年,發覺櫻樹枯萎的那一日,深夜竟夢見未曾在夢寐出現,父親疲弱的身影,左手攜一袋貢丸、右手一束桔梗花,步履蹣跚的出現社區大廳;真是奇異的夢,怎麼會是桔梗?莫非匆匆搬離台北城彼時,在舊居臨別焚香忘了告知詳情?夢境相見,情節紛歧,模糊的影像不過片刻,畫面隨即斷續中止,只見父親沉寂無言,瞬時黝黯消失。
醒後背脊沁涼,多方解夢,毫無頭緒,以為將有歹事發生;真是可笑,這個世間沒什麼比半吊子的胡思亂想更麻煩,一心強求解鎖不存在的意象,無非愚蠢。觭夢初醒,又一再對自己在夢裡的焦躁束手無策,只能一心想著逃離,怕是就此深陷迷惘。
怎樣結果都不好收拾的一場夢,日來依舊紊亂。夢裡見到父親,只有我明白的焦灼,只有我知道的絕望,情緒一時低落到難以處置。倏然想起阿部寬主演,改編自重松清原著小說,描述父子無從悖亂情義,難離難棄的電影《鳶》的對白:「我如果不待在這裡,你們就沒地方可逃。狀況好的時候,忘了家在哪裡也無所謂,但如果覺得痛苦,就要想起來,只要到最後還有地方可以回去,就能繼續拚下去。」
翌日,讓兒子開車到虎頭山,順路上去山腰的桃園神社,說是尋櫻,豈料櫻未開花,前方又找不著停車位,但見路旁幾株桔梗,綻開數朵,會是我草草不經意的看見桔梗?虛幻或現實,都跟夢境中父親手拿的桔梗頗有幾分神似。
意外走在神社參道,發現當下的心情沉悶到想這樣說:父親的出現,會是某種記憶的誘發?提示我,四十餘年來,每年一次,甚或多次的日本旅歷,我的思緒仍舊依戀在櫻和桔梗,這些作為日本文豪在作品裡隱喻生與死,無窮盡的苦悶象徵。
要我嫌棄花錢到日本旅行,只為寫作地景報導,是一種難諫的奢侈,那是不可能的事,世上沒有誰的人生不曾後悔過,我已無法停止使勁緊抓流動生命的風,踏實書寫,夢幻也好,現實也好,實在不必多疑多操心。
虎頭山驟然微雨披蔓草,風吹花瓣搖曳水珠剔透,神社參道旁的文創小鋪,傳來樂團演奏《神隱少女》的樂音,使沉靜神社隱伏的某種悠揚況味,猶如藏匿不可思議的陳跡,蕭疏飄揚。我是過站不停的旅人,看過相較少用花卉作為象徵的城市,怕是了無生趣;桃園神社有櫻,桔梗盛開,別具機杼,果然出色。要說,每一城鄉若能保有各個年代,屬於鄉土的文化產物,確為城市榮光;我看文創小鋪的年輕人,喜歡炫耀新潮事物,他們把青春傳奇注入每一樣販售的商品,形貌刻深,引人矚目。
人在神社心在櫻,在桔梗,不免聯想曾經到訪滋賀縣琵琶湖畔,種植不少櫻和桔梗的大津石山寺。
恍惚四十餘年,讓日本友人松木明開車搭載我和父親,前往琵琶湖觀景,路過滿山黃葉的石山寺;還有,十多年前和三個長大後的兒女,從大津轉換電車到石山寺。兩次遠行都巧遇寒天,望著山門前,多列桔梗在風中飄搖,徒留顫抖的臉皮冷艘艘。
距上次在石山寺站下車,已有十多年,那是為了前往石山寺的源氏苑、無憂園,尋訪紫式部雕像和她的寫字房「源氏の間」;或者說,更早以前和父親去過,從松木明在近江八幡市安土町的住宅去到那裡;冷冷的冬風,到近江八景之一「石山秋月」的石山寺的理由只有一個,那裡曾是紫式部寫作《源氏物語》的所在,怪石嶙峋的山丘,庭園種植不少桔梗,那和我在京都晴明神社、嵐山野宮神社,或在神戶谷崎潤一郎舊居見到的桔梗同樣美好,感覺淡紫花顏直抒胸臆。
石山寺雖則路途遙遠,但我還是去了,後來更從那裡乘車到鄰近的坂本,搭纜車上山,冒著飛雪踩進佛教天台宗總本山的比叡山延曆寺。
第一次,請求松木明開車到石山寺,原因是:我不能在年屆三十,還庇賴為父親的孩子,我想讓父親早些認同我是有獨當一面決定事情的能力,所以私自和友人討論繞道琵琶湖到石山寺,這種成長的表達方式會不會過於狡猾?
第二次,年紀又增長三十,陪同一起的是多少理解日本文化和能講出流利日語的女兒;再次去到看來有些荒涼的石山寺,我不知道她當時的心裡怎麼想,然,她和父親的共通點都是無欲無求的成全我用文字記錄美好事物,並為體現我寫作日本文學地景,全心扮演牽引者、導覽員。
這是在夢裡、畫裡、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情景,父子同行傳承至父女共伴隨行,我憑藉勇氣走過無數日本小說家的文學地景,歷程艱辛,卻是真實存在;直到如今才發覺,他們明明那麼誠摯地用笑起來像盛開的櫻花的歡喜意趣,帶我遍歷各方,是我必須為他們對我的溺愛與付出喝采。而今,父親遠去他方,女兒選擇留在大阪工作生活,想是此後我將單薄無助了。
或許四十餘年前,台灣尚未開放觀光的戒嚴期,不該和父親並行日本,不出幾年,父親辭世,換來難能再次隨行的遺憾,瞬息間,一道時間之牆阻隔於前,使我無法穿越;總覺得,日本行旅的銳氣遭時光吞噬,就這樣點滴流逝,我又將如何做到在深夜寫下對琵琶湖和石山寺桔梗的想念?
究竟是有多記掛在日本旅行的日子?京都、平塚、伊豆、倉敷、尾道,過去與父親同行,而今女兒住在那裡,由此作為依仗,每一年,或能為我招來作客遠行的趣味。
如果有一天,摯愛的親人消失,喜歡的東西不見蹤影,你會怎麼表達?傷心、寂寞、思念?我是個蠢傢伙,不跟傷悲戰鬥,是基於沒這個資格,只能以痛快又自以為瀟灑的心聲吶喊:親愛的父親,謝謝你願意讓我成為你的孩子,你的記者生涯,開啟我日後的寫作機遇,雖然實踐作家夢想的過程艱辛,有時甚至強烈意識到對自己很失望,幾度恣意逃離,只因未能盡心做到父親在世時的期待,成為一個具有獨特說服力,出色的寫書人。
不斷抉擇被讀者選擇的書寫工作,我是否需要順從市場需求,直到遷就屈服?或是,即使一個讀者也沒有,還是會一直待在寫字間埋首勤耕,等待一扇不知何時才會開啟的門?更或是拖著沉重步履,就算無人接納,也不要心如灰燼的讓自己成為頹喪妖精?
多年以後,我確實出版不少書籍,最終完成十六冊日本文學地景紀行的創作,傻呵呵見著自己寫作的書籍被陳列書架。我轉變過來了,深信有起有伏的人生,看上去的景色才像樣。
沒有過去的歷史,就不會有後來的文化與文明。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多虧有寫作這個工作,致使文學撼動人心的力量得以傳播;所以,請不要剝奪我憧憬寫書和旅行的樂趣,我是如此眷念再次前往石山寺、城崎、嵐山或宇治,看看冷天的桔梗,以及用桔梗作為象徵,《源氏物語》位於京都的眾多地景。
喜歡為百花創造花語的日本,描繪桔梗是永恆的愛、絕望的愛,但,永恆與絕望相互矛盾,為什麼會成為桔梗的花語?莫非桔梗象徵的即是《源氏物語》那個有著驚人美貌,生性風流,卻又相悖於柔弱矛盾性情的光源氏?
傳說:在某個臨海偏僻的村莊,住了個名叫桔梗的少女,雙親早逝,僅有一位年齡與自己相近的少年陪伴。
有一天,少年對桔梗說:「桔梗啊,我長大後要跟妳結婚。」
桔梗回話:「我長大後也要跟你結婚。」
幾年後,桔梗長成漂亮女子,少年也長成俊俏青年,為了生計,青年必須出海到遠洋捕魚。桔梗日夜守候深愛的丈夫返家,不日不月的過了十年,始終未見青年回航,桔梗傷心至極。一日,前往寺院祈求神明顯靈,希望丈夫平安返家,神明回說:「時間都過去那麼久,妳就放棄吧!」
可是,桔梗不願放棄執念。
神明說:「妳若無法忘懷,我要給妳定下無法不思念的罪。」
青年消逝,那個唯有跟他在一起才感覺存在的桔梗的心也跟著死去;不久,青年眷愛的桔梗,緊閉雙眼,身形慢慢消失,變成鐘型花冠,葉多互生,藍紫色的花,村民便以此為她取名「桔梗花」。
美好的青春傳說,據稱,桔梗花開代表幸福降臨。然而,有人抓住幸福,有人注定無緣。純然的桔梗擁有雙重含義:永恆的愛和絕望的愛,好似兩極雙魚的糾纏與不知何去何從!如紫式部所言:「凡事皆為天命因緣所定」。
這是我的後中年思維:寫書不是生活一部分,是人生的全部。為了夢想,日日埋首書桌,每天做同樣的事,由於喜歡回憶而度過每一天,因為胡思亂想而體驗了不少奇妙的瞬間;為了不想老傢伙難得展露笑意,換得徒勞淒涼,便時常讓心情得意的飛向遠方,到繁花綻放的鎌倉街上,到小豆島海邊;是靈魂在等待這個片刻吧,對我來說,樂於疲累寫作,即是緣由這種「等待瞬間」的美學呀!
後來,我確實又去過幾次桃園神社,參道廣場既沒活動小攤,連起初奇遇的桔梗也了無蹤影,會是風雨折枝?或……每到春天,總讓我煌煌想起的櫻,想起的桔梗,那無法拒斥的,各種意義上的思念,僅能以文字抒懷,算是這一季冬,寫給顧戀花事的情書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