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方/凱瑟琳赫本是費城故事的推手
詹姆斯史都華奪最佳男主角
米高梅公司1940年拍攝的喜劇《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演員組合強勁,由加利格蘭(Cary Grant)、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三大巨星領銜主演。本片推出後,佳評潮湧,票房傲人,提名六項奧斯卡,獲最佳改編劇本獎,詹姆斯史都華奪最佳男主角殊榮。
《費城故事》描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上層社會的男女關係;獨立灑脫但任性的富家女翠西洛德(凱瑟琳赫本飾),正在籌辦婚禮,前夫德柯斯特海文(加利格蘭飾)舊情難捨,八卦雜誌派記者麥克康諾(詹姆斯史都華飾)前來採訪,翠西洛德在三個男人(還有她的未婚夫)之間周旋,但見凱瑟琳赫本揮灑自如,一顰一笑楚楚有情、一蹙一惱言詞鋒利,語中帶有智慧與譏諷,高貴柔弱、敢愛敢恨,藉著酒後放浪歡樂……如此可人誰能不愛憐疼惜,又怕惹得她嬌嗔不悅。窮苦出身的年輕作家麥克康納,情不自禁愛上翠西;詹姆斯史都華演這名愣小子相當傳神,婚禮前一天晚上的幾場戲;他醉態突梯,真實自然,劇情隨著愣哥進行;他贏得奧斯卡男主角獎,亦非偶然。
然而整個《費城故事》就在看女主角翠西洛德,凱瑟琳赫本駕輕就熟,頃刻間情緒變化起伏,台詞快速流暢,包袱抖得精準,笑料隨之泉湧而出,觀眾被她牽著走;忽而開懷而樂,瞬間又哽咽唏噓起來。赫本隨手捻來處處是戲;其他演員圍繞著女主角,紅花綠葉相得益彰。劇中追求她的仰慕者,阿諛巴結稱翠西為女神、皇后;確實當之無愧。
大家公平分豬肉!
不少影評人認為:凱瑟琳赫本一生主演過多部電影,她在《費城故事》中飾演翠西洛德,堪稱是最為突出的代表作。如此精湛懾人的演出,赫本在當屆雖然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卻未能獲獎!詹姆斯史都華在《費城故事》中是二位男主角之一,戲分不多,反而一舉奪最佳男主角銅人,為什麼?
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原本就是為美國好萊塢幾間大製片公司做宣傳的商業行為。米高梅、華納、派拉蒙、福斯、RKO……各自雄據一方,產品綿綿不絕,競爭劇烈,瓜分全世界電影市場。奧斯卡的重要獎項,能激發帶動一呼萬諾、風捲殘雲般的商業契機,賺到滿盆滿缽!這等好事,焉可獨享?據說每屆奧斯卡的大獎,事先各大製片公司早經協調,大家公平分豬肉!
詹姆斯史都華1939年主演《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獲最佳男主角提名,敗下陣來。該片的票房非常好,史都華有精采角色詮釋,眾人為他錯失最佳男主角獎打抱不平。下一屆奧斯卡,就以史都華在《費城故事》的突出表現,頒予男主角大獎。這可不是俺在這裡胡說亂掰的,史都華先生得獎後說:「朋友勸我參加典禮要穿正式西裝,幸好聽從了這個建議,否則怎麼上台?去年我演《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被提名但落選,今年得到補償。其實這個獎應該給亨利方達,他在《憤怒的葡萄》的演出太精采了。」
凱瑟琳是劇作家的夢幻演員
凱瑟琳赫本主演《費城故事》,受到眾多影評人的讚譽,有一則:「這是赫本的電影,一位瘋狂、充滿性格的主流社會名媛,活生生渾然呈現眼前,這齣戲若不是由她來演,令人無法接受,更不可思議。」美國劇作大師田納西威廉斯說:「凱瑟琳是劇作家的夢幻演員,她的台詞清晰有致、又帶出無可比擬的美感,聽起來比原來的意思更好。」
1934年凱瑟琳赫本就以Morning Glory一片,首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之後主演好幾部片子,賣座和影評均不理想。唯利是圖的電影公司,對她避之唯恐不及。此外赫本性格內向,不擅長也不耐與媒體打交道,有時對記者的態度算不上親切,言詞欠圓融。某次記者問她有孩子嗎?凱瑟琳回答:「我有五個,兩個白的三個黑的。」她不接受訪問,拒絕簽名,綽號:傲慢的凱瑟琳。被媒體描繪成如此不正面的公眾形象,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機率自然偏低。
1928年稚嫩的凱瑟琳矢志要做舞台劇演員,但四處碰壁。已是紅遍全美的名劇作家菲利浦巴瑞(Philip Barry)獨具慧眼,認為凱瑟琳赫本是個有無限潛力的優秀演員,選赫本在他的新劇《假日》(Holiday)做女主角替代演員(understudy),雖然上台的機會不多,這個學習經驗很實惠,快速的幫助她成長。之後凱瑟琳在百老匯舞台走紅,被好萊塢相中,主演了幾部電影,聲譽直上,但是好景不常。1930 年代後期,凱瑟琳被扣上票房毒藥的帽子,她毅然放棄電影,回到夢寐難忘的舞台劇來;老朋友菲利浦巴瑞拔刀相助,特地為她撰寫劇本:《費城故事》。
從舞台劇搬上銀幕
巴瑞的某好友,娶了費城高層社會、活動力強、知名度高的社交名媛,過程精采。菲利浦就以此名媛為譜子,揉入凱瑟琳的性格與特質,微妙的塑造了翠西洛德;她活力充沛、談吐高雅、嗔喜無常,任性而為,是一朵盛開的多刺玫瑰!三幕喜劇《費城故事》於1939年3月28日在紐約市百老匯舒伯特戲院啟幕,連續演出417場,再巡迴各地,又演了二百多場,空前成功!富豪霍華休斯(Howard Hughs)看準了這齣戲有龐大的電影市場,立即買下它的大銀幕製作權。
1938年菲利浦巴瑞的舞台劇《假日》(Holiday)拍成電影;由加利格蘭、凱瑟琳赫本分任男女主角,喬治庫克(George Cukor)導演。這組老班底駕輕就熟再度合作,改編巴瑞的《費城故事》,庫克執導演筒,格蘭、赫本,再找來詹姆斯史都華,湊成雙生一旦,場場近乎完美的表演,留下許多佳話:史都華與格蘭的一場對手戲,史都華無意中打起嗝來,兩人即興應對巧妙,導演不重拍,一次就過;凱瑟琳赫本在舞台上演這個角色接近七百次,得心應手時時有神來之筆;其他配角也俱是一時之選的舞台劇菁英,說一兩句台詞就能出采;拍攝過程異常順暢快速。除了備受影評人的喜愛之外,在1940年好萊塢出產的眾電影中,《費城故事》勇奪票房冠軍。
自此凱瑟琳赫本風靡全美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愛,她的影劇生涯邁入第二個高潮。
成功關鍵在巴瑞的劇本
行家看門道,《費城故事》的成功關鍵就在劇本,後世譽之為經典之作;主線與旁線的搭配巧妙,結構完整,幾位主要角色之間的矛盾、重重心機、明爭暗鬥、戲劇張力強勁、劇情發展流暢、最後有出人意表的結局,都處理得頗見功力。特別是劇中對白,緊湊逗趣而感人,一兩句話便將不同角色的身分、背景、習性、偏好等呈現無遺。例:翠西與她父親的關係緊張,乃父言辭犀利,翠西聞後落淚;另一場戲:做爸爸的軟言慰藉女兒,說她能幹,怪不得有人稱她做女神,女兒偎在身邊低聲曰:其實我是個普通的脆弱女人。菲利浦巴瑞很了解凱瑟琳赫本,刻意突出她的性格特質,營造許多發揮演技的場景,苦心孤詣寫出非赫本莫屬的角色。
崇拜仰慕巴瑞的Donald Ogden Stewart,曾在百老匯當演員,能改寫劇本對白。巴瑞要他將舞台劇《假日》改編為電影劇本,評價不錯。他接著寫《費城故事》電影版;基本上尊重原著,維持原舞台劇的主旨、結構、精采對白等;與原舞台劇本比較,二者相差不多。D. Stewart改編名劇作家巴瑞的精采原創,一舉獲當屆最佳劇本金像獎!
菲利浦巴瑞自耶魯大學畢業,又去哈佛大學讀寫作班,同學有Eugene O'Neill、Sidney Howard、S.N. Behrman、Thomas Wolfe等日後名聞遐邇的大作家。巴瑞成名甚早,二十八歲時他的劇本已受到各界的矚目,畢生寫出名舞台劇有二十七部,特別擅長撰寫女性角色,多數劇作獲得在紐約百老匯作長期演出,賣座受歡迎的戲比比皆是。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非常喜歡巴瑞的舞台劇,購下版權拍成電影的共九部,還有一齣戲改編為歌劇。
二十世紀初葉,舞台劇劇作家的地位遠高於電影編劇,巴瑞大師忙著創作舞台劇,應接不暇,改編為電影劇本的瑣事,就有勞別人代理了。得個電影金像獎不妨開心一下子,創作舞台劇那才是藝術。
永遠的最佳女主角
之後《費城故事》曾多次重拍,有電視電影、電視劇,又改編為歌舞劇,名「High Society」,重金請來三大紅星:格麗絲凱莉(Grace Kelly)、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主演;您要是有時間的話,千萬「別去」看那部歌舞片。
許多人為凱瑟琳赫本叫屈,如此跨世代的精湛演出,竟然與當年的最佳女主角金像獎失之交臂!且莫擔憂,赫本不是美豔尤物,她長著一張長臉,顴骨高,年輕時身材也不突出,但是她有無可比擬的魅力,一出場,大家便目不轉睛的盯著她,迷倒千萬觀眾。六十多年橫跨舞台劇、電影、電視三大領域,帶著我們進入無以數計的難忘感人時刻,八十七歲的她還在一部電影中演出。
凱瑟琳赫本前後獲十二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笑納四座金像獎小銅人。這項紀錄很難打破,她是永遠的最佳女主角。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