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地嶼遊‧佳作‧臺中】林宜蓁/臺中尋根散策
📍地標:中部地區/台中/台中公園
📍穿越時間:1960年代左右
文/林宜蓁
記憶中搬過幾次家,二歲到國小前的老家在旱溪,隔著幾條街道,一邊是台中市火車舊行的鐵軌,一邊是長年乾涸水量不多的旱溪。因著公務之便,起早出門想與舊時的記憶接軌。循著以前從沙鹿一路搖搖晃晃的公車路徑開來,曾經繁華的公車總站已被高聳壯闊的轉運站和豪華新穎的影城取代,只有巍峨的國軍英雄館依然在時代風霜中傲然屹立。舊時路邊有一間冷凍芋頭小攤,是貧瘠時代的美好滋味,軟Q的芋頭香是偶爾可以品嚐到化了滿嘴的奢侈幸福,而我已尋不著昔日的小店,只留下一聲斷了線的嘆息。
印象裡的小徑都在重劃之下不復存在,我只能定位離老家百來公尺的三級古蹟樂成宮按圖索驥。停車步行至香火依然鼎盛的古蹟大廟,忽地鄉愁包覆了眼,朦朦朧朧隨著廟裡的香煙裊裊蒸散在對神明的祝禱裡。記憶裡,過年時的廟埕總有熱鬧的舞龍舞獅,還有糖葫蘆、套圈圈等小孩們最愛的攤位,我總愛拉著阿公的大手,在年夜飯後急忙奔赴盛會,百來公尺距離卻一直以為是天地之遙。如今我手持束香,默默向神明稟告,謝謝兒時對全家的護佑,並傾訴自己對於此地的思念。
散步繞行至廟後巷弄,在時空中憑藉記憶來回梭巡離開數十年的老家,以往路邊的日式建築已被新型社區取代,漫步過轉角,一棟傾坯荒廢的二層建築赫然出現,水泥斑駁、榕樹枝椏盤根,只留下鏽蝕的鐵窗以及散置於屋內的木門,從牆外顯然可見。那曾經是養育我多年的基地,承載全家的生計與喜樂哀愁!它還在,只是荒蕪!我驚喜,卻也喟然唏噓!
我顛顛邁過碎石雜草靠近,透過窗框,忽然聽見小時候阿祖笑著叫我「咁仔孫」的蒼老聲音,看到阿嬤在廚房辛勤煮飯的身影,阿公牽著我在門口等著叫賣的養樂多阿桑,還有父親在昏黃燈光下認真製圖的面容,一台台散置在廠房的機器嘎嘎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望向二樓,我看到自己、妹妹以及兒時玩伴在窗台上下攀爬嬉戲,這片小房像父親堅實的臂膀,為我們擋風遮雨,承馱了我純稚的童年及希望。
離家一公里多是台中人共有的記憶──台中公園,也是兒時免費的後花園,湖水依舊碧綠靜謐,情侶攜手漫步、老人家在蔚然成蔭的樹下乘涼,湖中央依然有遊人乘舟划槳,似乎與舊時記憶相去不遠,我漫步在暖陽下,過去的光榮繁華,對照在如今的高樓林立中,安時恬靜,收藏曾經輝煌的一頁。
我用淚滴默默打包鄉愁,將想念寄送到天上的阿爸,不知怎的,淚水滴滴答答,步步履痕都是思念的印記,印在尋根的腳印裡,記憶,原來是未曾乾涸的旱溪,汨汨流淌在封存的鄉愁中。
主題徵文:「舊地嶼遊」
「琅琅悅讀」與讀創故事、報時光以及共同協力舉辦的限時主題徵文活動,遴選出不只是聊表對故地思念情懷,同時具備差異顯著搭配照片以及完整故事性,如同與作家們一起來場穿越時空之旅。
得獎金榜已公布,所有入選作品將陸續搶先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的琅琅悅讀。
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