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縮減床位 誰受益誰遭殃?

縮減床位?這又是為何?因為醫院有床位卻沒有護理師照顧病人。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林俊良
縮減床位?這又是為何?因為醫院有床位卻沒有護理師照顧病人。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林俊良


文/那緹

年假剛過完,收心回上班,因應年節縮減的病床陸續開放。但是某病房卻持續縮床政策,並且重新調整護理人力。問過主管後才知道,這是配合政府調整護病比之後的因應政策。

2023年底衛福部擬定新政策,將與病人比率下降,而我就業的醫學中心為例,護病比為白班為一比六;小夜班為一比八;大夜班為一比十一。能夠將護病比調降,對護理師來說真是一大福音。現代人病況複雜加上臨床的治療繁瑣,護理師不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候甚至連喝水尿尿都成為難事。而配合調降護病比後,第一個挑戰便是,護理人力不足,所以必須縮減床位。

縮減床位?這又是為何?因為醫院有床位卻沒有護理師照顧病人,所以即便有空床也無法收治病人入院治療。從去年開始,護理師人力出現極大缺口,各大小醫院連聲哀號,由於新進人員招募困難,加上現職人員又留任不易。醫院無不使出全力,祭出留任獎金、提高底薪與增加福利政策等種種手段,無非就是想要留住現職護理師及吸引護理系畢業生進入

無奈醫院裡工作壓力大且需輪值三班,加上照護床數多,所以護理畢業生對於進入醫院工作的興趣缺缺。以全台灣四百多間醫院來計算,如果要達成新制的三班護病比率,目前尚缺近八千名護理人力。

而每年的護理畢業生約有八千人通過國家考試,但只有約六成左右會進入職場工作。再加上每年護理現職流失約五千人,所以大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真正補齊現今的護理人力缺口。也就是說,目前醫院縮減床位的現象,可能會持續三年左右。而這三年因為醫院的縮床政策下,真正受到影響又會是誰呢?

縮床政策下,首先受到排擠的便是需要住院的病人。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曾原信

醫護團隊中除了醫師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人,藥師、護理師、復健師、放射師等等。團隊中任何一員都缺一不可,之前北區某醫院因為缺藥師而遇上大麻煩,使得病人看病後如日常般的領藥。根本原因是缺藥師,沒有人力可以調劑藥物,所以即便你看完病,卻無法順利領到藥物。

那麼缺護理師會怎麼樣呢?住院中護理師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接續照護,當你有任何突發狀況都是他們優先發現後,立刻通知醫師前來處理。在醫師抵達之前,也會為你進行初步評估,例如生命徵象:血壓、心跳等測量,並且預備好接續處置的用物。

缺了護理師的幫忙,即便醫師醫術高強猶如猛虎,卻是隻被拔去利爪與尖牙的小老虎。沒了護理師與藥師,病人領不到藥物也無法得到照護治療,所以說醫護團隊的任何一員都缺一不可。

醫護團隊於疾病治療絕對是盡心盡力,我們比誰都希望病人的疾病好起來。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許正宏

天下無床,誰人遭殃?首當其衝的便是需要住院接受治療的病人,無論是內外婦兒科,各科病房皆面臨缺護理師的窘境。這是全國大小醫院普遍的現象,然而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如今窘況?

為何會缺護理師呢?我們每年有八千新領證照的護理新兵,他們為何不願意進入醫院工作?選擇到一般診所甚至離開護理界呢?原因無他,因為大醫院中工作壓力山大,又需輪值三班,長久下來生理時鐘紊亂,導致身心狀態不佳。再者目前消費者意識形態抬頭,許多病患或家屬對治療的期望值很高。但是醫療中隱藏許多不確定性,如果治療過程或結果不如預期,首當其衝被出言揶揄或攻擊傷害之人,便是二十四小時都找得到人的護理師。

試問,如果今天是你的女兒、妹妹、姐姐或是其他女性親屬,於職場上被如此不理性地對待,你是否除了心疼之外,也會希望他換個工作,不要這般辛苦?基本的尊重與彼此體諒本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根基,但曾幾何時卻變得如此困難且如鏡花水月般難以捉摸。

某天與醫師查房,某位完成化學治療的病人預備出院,他對著主治醫師提出下回住院希望住在靠窗的床位,這樣子住院期間的心情會比較好,希望主治醫師幫忙暗中安排一下,祈求完成他的心願。

我有點無奈地對病人說,如果下次醫院通知有床位可以來辦理住院,千萬不要因為挑選床位而推遲住院日期,因為有床可住便是幸福。只因為縮床政策下,首先受到排擠的便是需要住院的病人。到時別說想住靠窗的床位,能有一席床位供給住院之需,便是做夢也會笑的美事。

千萬不要因為挑選床位而推遲住院日期,因為有床可住便是幸福。圖/本報資料照片。 孫淑君

面對目前的窘境,我們能做些什麼?除了改善臨床工作,提高薪資所得來吸引護理新兵投入職場外。一般民眾也應與我們同心救濟,攜手度過此番難關。對護理師多多包容,因為沒了他們在臨床工作,原本計畫好的治療便只能推遲。

醫護團隊於疾病治療絕對是盡心盡力,我們比誰都希望病人的疾病好起來。奈何醫療依舊有極限,尚有許多我們不可知的領域範圍,所以對無法達到預期的疾病治療效果,請不要認為是我們不夠盡心盡力,而是疾病治療上本就有其極限與盲點。

再來請將心比心,護理師也是別人的女兒、姊妹、妻子,她願意配合輪值三班無縫接軌地照護病人,內心期盼並非真心換來絕情。如果你有情緒需要發洩,也別把醫護團隊當成出口以言語暴力攻擊。以蠟燭來形容醫護人員,那是過之而無不及。

請珍惜這盞小小燭光,如若燭火熄滅之後,醫療體系大亂之際,結終受傷害之人便是你自己。

珍惜所有願意繼續留在醫院工作的護理師,莫要因自我情緒需要出口,便惡言相向。他們是很珍貴的資產,缺了他們以後醫院必須縮減床位,屆時便排擠到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程嘉文/攝影 程嘉文

●專欄「天使巡房」,每月與你有約:那緹,來自北臺灣,素日在醫院裡打滾,看盡人生百態,於巨塔中陪伴病患走過人生低潮憂谷重新面對嶄新人生。更多暖心互動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醫院 護理師 職場 治療師 創,專欄 琅琅作家 天使巡房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破·地獄》影評:香港近年最感人的電影之選

《影后》影評:退下光鮮亮麗的舞台,她們只是努力奮鬥的一般人

《魔法壞女巫》影評:用最歡樂的排場,揭發最「惡」的人性

《我談的那場戀愛》影評:吳君如獨步江湖,喜感演技無人可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