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懶人包:從故宮「愛硯成痴」特展看賞玩文物4大方向

明代端石靈芝硯。長15.6公分、寬16.3公分、高3.2公分。磨墨的硯堂做成一大片靈芝的樣子,上方還有八個小靈芝相襯,凹陷的地方就是貯存墨液的「墨池」,硯臺背面則是雕成祥雲的樣貌,在硯背平坦處有一首以楷書刻成的乾隆詩:「質已珍龍尾,色猶葆馬肝,滃疑吐雲氣,靜足助文瀾,恆此披三秀,堪因消四難,日新伴棐几,銘似讀湯盤。乾隆戊戌夏御題」,鈐印:「古香」、「太璞」。(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明代端石靈芝硯。長15.6公分、寬16.3公分、高3.2公分。磨墨的硯堂做成一大片靈芝的樣子,上方還有八個小靈芝相襯,凹陷的地方就是貯存墨液的「墨池」,硯臺背面則是雕成祥雲的樣貌,在硯背平坦處有一首以楷書刻成的乾隆詩:「質已珍龍尾,色猶葆馬肝,滃疑吐雲氣,靜足助文瀾,恆此披三秀,堪因消四難,日新伴棐几,銘似讀湯盤。乾隆戊戌夏御題」,鈐印:「古香」、「太璞」。(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文房百寶】

文/

的「愛硯成癡」特展已於今年九月廿八日開始展出,除了展示故宮院藏的一百多件硯,更有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的十五方。然而在時間跨越兩千年的硯臺歷史中,它們型態隨著磨墨方式、書寫習慣、製作材料等不同的因素,有著極為豐富多變的樣貌,每一方硯臺都值得細細品味,然而在有限的參觀時間中,要如何更有效率的參觀呢?

在此筆者野人獻曝,提供幾種欣賞的角度請諸位方家參考方向。

壹、雕刻與取材的寓意、故事

早期的硯臺多是以實用性為主,例如先秦兩漢時期的「研板」與「研子」,即是由較為單純的長方形石板,以及一方如龜鈕印的石頭組成的磨墨工具,或者歷來給初學者以及節儉貧困者使用的硯之外,多數的硯臺都會在雕刻時加上藝術的表現,在不影響磨墨的前提下,藉由工匠的巧思,甚至還能呈現出精彩絕倫的樣貌,例如本次故宮展出的「靈(雲)芝硯」,在遠看的時候如同自然的擺件,而細看才會發現是混合著靈芝、祥雲雕刻的硯臺,古典文化中吉祥長壽寓意的靈芝,原是婦孺皆知的圖像,卻能夠用如此渾然天成的方式呈現,足見工匠非凡的眼光以及設計的能耐。

除了自然的物件之外,也有使用人物故事的題材。雖然硯臺需要有較大比例、可供墨條研磨的「硯堂」,無法如同一般石雕將故事大面積呈現在石材上,但是歷來的能工巧匠,依然有辦法從石材的原始狀態,調整景色人物的安排,營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例如以王羲之蘭亭序作為背景的「蘭亭硯」,即是在硯堂四周雕刻出溝渠,呈現出「曲水流觴」的樣貌。除此之外,王羲之身邊的故事還有著名的「寫經換鵝」,當它幻化成全鵝雕刻的硯臺,更會利用較為平坦的鵝身作為硯堂,本次故宮展覽的宋代「鵝硯」正是其中之一。如果看展覽的時候身旁有親朋好友,也許也可以先開一下玩笑,說硯主人喜歡吃烤鴨燒鵝,嘴饞到了書桌上!

宋代端石鵝硯。長21.2公分、寬11.8公分、高3.9公分。端硯的石眼能增添不少藝術性,而這件硯臺就是將鵝眼放在石眼的位置,配合鵝的姿態成為一件難得的作品。 此件背面有以楷書刻成的乾隆詩:「老坑子石誰磨礱,不辨製自南北宋,或是右軍撫玩罷,化作鶃鶃傲池鳳,其溫如玉疑舜環,其潤如露餘堯甕,近雖外景寫黃庭,慮硯嗤哉屏弗用。乾隆御題」,鈐印:「乾」、「隆」連珠印。(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貳、硯臺銘文的永恆記憶

硯臺自何時開始有鐫刻銘文已不可考,已知最早的出土大約可以上溯到西漢時期,從有限的證據上來看,早期的硯銘更像是使用者對所有物的簽名,而當代的硯銘,則變成了製作工藝師的落款!然而在宋代到明清時期,硯銘無論是內容、書法呈現,都讓當時的硯臺呈現出厚重的文化氣息。在這段時間當中,能夠擁有並且欣賞硯臺的人,必定也對書法有相當的造詣以及高明的審美,因此在書寫原作以及摹勒上石的時候,不會如同一般的文字石碑,較為粗放隨性,反而如同印章篆刻那樣的嚴謹精細。

清代東坡笠屐圖硯。長21.5公分 寬17.7公分 高2.3公分,端石硯。 這件硯臺有以隸書刻成的長銘︰「予家藏絹本〈東坡先生笠屐圖〉,當是元人筆,其上題曰:『東坡一日訪黎子雲,塗中值雨,乃於農家假篛笠木屐,載履而歸。媍(婦)人小兒相隨爭咲(笑),邑犬爭吠。東坡曰:咲所怪也,吠所怪也。』覺坡僊(仙)瀟灑高出塵之致,六百餘年後猶可想見,因撫其像於研背,以識嚮往。蓋康熙己卯六月十有二日也。漫堂主人宋犖。」(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硯銘的內容大多是硯主創作的文章詩詞,主要是人生感懷或者是對於硯石的讚美,也有追慕古代風流人物事蹟的讚詞,例如本次展出的清代「東坡笠屐圖硯」,就是在描述蘇東坡的故事,並且藉由遙想故事的內容,寄托一份超然於毀譽的胸懷。

不過可惜的是由於展場燈光通常比較昏暗,硯銘字體較小而不易看清,在展場允許拍照的前提之下,可以利用手機望遠拍攝,或者是到故宮的網站下載圖片,以此欣賞這種難得的精緻書法作品。

參、材質的多元嘗試

筆者曾經在本專欄「親愛的硯臺」一篇中介紹幾種主要的材質,也曾介紹磚瓦改製的硯臺。雖然端硯、歙硯在磨墨上有最佳表現而成為主流,然而在悠遠廣大的時空中,文人多有嘗試不同的材料的興趣,因此即便在石硯逐漸成為主流的唐宋之後,也依然有燒製陶硯,甚至原來光滑不適合磨墨的水晶玉石,乃至木胎漆器都能成為硯臺。

明末清初的「玉梅枝紋硯」也是這次展覽中一件精彩的作品,如果它不是出現在這次展覽中,也許多數人還不會發現它具有磨墨的功能呢,但是也不可否認它主要用於觀賞而非實用,畢竟硯面處理得更為粗糙才適合磨墨。然而展覽中有一件「松花石嵌魚化石硯盒」,便是將不同材料整合的例子,由於大部分的硯盒都是以木頭為材料,有些上面還會鑲嵌玉石,但是整體以硯石或是其他石料製作的硯盒,就更有剛直的氣息。硯盒主要的功能是在書寫的空檔時,蓋上防止水分蒸發,並非是用來攜帶或運送硯臺的保護盒,筆者就見過硯臺放置在木盒中,即使外面有加氣泡紙,也會因為寄送過程中,木盒與硯臺互相碰撞,而出現硯臺破損的情形!

清代松花石嵌魚化石硯盒。長18.5公分、寬12.5公分、高3.9公分。這件黃綠色長方形的硯盒,盒蓋上部有黃色石雕的雙龍紋框,中間嵌有一塊魚類化石,下部方形開窗配有平板玻璃。(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明末清初的玉梅枝紋硯。長9.0公分、寬6.2公分、厚1.7公分。本件雕有三隻螭虎盤繞於硯背,而螭的頭、爪安排在硯臺的邊緣,硯堂則是陰線雕成的梅枝。(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肆、時代的喜好與功能演變

硯臺的形狀除了與喜好風氣有關之外,更會隨著當時的書寫狀況而有不同的面貌。大約要到北宋時期,現今我們習慣看到的桌椅高度才逐漸形成,讀書、寫字姿勢也在這時期有了變化,在此之前,由於桌案較矮,硯臺往往放在地上或是榻上,於是當時燒製的陶硯就以加上「足」的方式來墊高,以方便磨墨。故宮展件的西晉三足硯是當時常見的樣式,而到了隋唐時期,硯足的數量更是不斷增加,形成另外一種趣味。也有人認為這類底部有空間的硯臺,可以將溫水或炭火放置在下方,以防寒冷時墨液凍結。

西晉時期的青瓷三足硯,高4.0公分、直徑18.6公分。(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元代端石抄手硯。長16.1公分、寬9.2公分、高4.8公分。抄手的意思是可以將手掌插入硯臺底部將其抄起,這件硯臺沒有紋飾,背部弧形隆起的形狀如鵝腹,因此也稱為「鵝腹抄手」。硯背刻有趙孟頫詩文及印,硯首與側邊有乾隆題的七言詩,並在最後一句暗諷趙孟頫出仕元朝廷。(圖/故宮典藏文物資料庫)

唐代除了多足的「辟雍硯」之外,也出現形似畚箕的箕形硯(因其形狀也稱為「風字硯」,但是近代有些風字硯已經沒有如箕那樣傾斜的硯面),它傾斜的硯面也是為了符合當時磨墨的施力角度,到了南宋時期,因為已經能將文具擺放在桌上,並且直接磨墨書寫,於是傾斜的硯面也逐漸變得水平,這次展出的箕形硯和抄手硯就是很好的對比。

唐代瓷製越窯風字硯。雙池硯的使用方式,可能是一邊為磨黑墨之用,一邊磨點校用的硃砂,或是塗改文字用的雌黃(砷硫化物礦物)。(圖/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

小結語

文房四寶中,紙會隨著成為作品或信札後離開主人,也無法重複利用;筆會在書寫中逐漸磨損,最終不堪使用;墨更是磨成墨液而有感地消失。能陪伴文人最久的就是硯臺,甚至代代相傳,於是硯臺在文房中就有一種永恆的地位,同時更能反映出文房主人的品味。

過去大陸地區為了創造外匯,曾經大量開採硯石,雖然使得產地面臨石料枯竭的情況,但是也造就市面上許多,至今都還能購得的精彩作品,這是這個時代人的幸運,但是對於長久的硯臺文化,就不一定了。

●專欄「文房百寶」:送潮人,來自桃園,大學與研究所專攻工程科學與天文學,曾有多次翻譯科普書籍與演講、展覽經驗,喜愛古典文學、藝術與服飾等,平素裡也略有涉獵。期望能將自己生活體驗中,美好的、趣味的所學及感受,逐一向大家分享並多多交流。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立故宮博物院 送潮人 硯臺 文物 創,專欄 琅琅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懼裂》影評:狠、爆、色、爽,超尺度的當代感官奇觀

《小丑:雙重瘋狂》影評:顛覆挑釁,就是不要你愛

《小雁與吳愛麗》影評:夏于喬迎來演技巔峰,楊貴媚、曾國城動人傳神

《小丑:雙重瘋狂》影評:當人人都是小丑,就不需要「小丑」的存在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