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百寶】送潮人/親愛的硯臺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黝玉硯」。抄手(太史)是宋代到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硯臺樣式,在桌案上顯得方正大氣,卻因為底部掏空而不會過於笨重。偌大的硯堂(磨墨處)與細長的「一字(指)」硯池(貯墨處),呈現宋代以線條比例所勾勒出簡約而實用的美學。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黝玉硯」。抄手(太史)是宋代到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硯臺樣式,在桌案上顯得方正大氣,卻因為底部掏空而不會過於笨重。偌大的硯堂(磨墨處)與細長的「一字(指)」硯池(貯墨處),呈現宋代以線條比例所勾勒出簡約而實用的美學。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送潮人

文人的硯臺,就如同美女的鏡子。

歷來中,誰居於首位一直爭論不休,但是這個精準有趣的比喻,認為硯臺是文人一生中陪伴最久而且最親密的物品,所以也必須相當講究。(原文出自明代陳繼儒《妮古錄》:「文人之有硯,猶美人之有鏡也。一生之中,最相親傍,故鏡需秦漢,硯必宋唐」。)

在現今已屬少數的書法族群中,使用墨汁的比例明顯高於墨條,因此即使書家們有硯臺,許多時候也是裝墨汁使用,而鮮少磨墨,其原因是現在書寫大字居多,墨液消耗快速,又不像古代多有書僮磨墨,因此瓶裝墨汁就比磨墨方便很多。

即使如此,文房四寶中也只有硯臺幾乎不會損耗,就算頻繁使用還是能傳家好幾代。唐子西《古硯銘》就有說道 : 「筆之壽以日(計),墨之壽以月計,硯之壽以世計。其故何也?其為體也,筆最銳,墨次之,硯鈍者也。」雖然後面引導出莊子的哲學思想,但是也反映出文人對於生活物品的感知與延伸想像。因此,硯臺在文房中就有了一種特殊的地位,一種永恆、安靜與物主精神品味的象徵。

硯臺的發展與故事紀錄可謂卷帙浩繁,而從古至今,加上一海之隔的日本,總共可製硯的石材超過百種,在此僅能先介紹幾種主要款式與材質,例如唐代常見的箕形硯、宋代抄手硯,以及以材質分類的四大名硯: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與人工燒製的澄泥硯,以上四種在臺灣市面上常見的只有端硯與歙硯,並且多是這些產地較為普通的石材,甚至是來自其他產地相近的岩石。

一方好的硯臺必須要有明確的實用性,陸游的《老學菴筆記》有說:「硯若無池受墨,則墨亦不必磨,筆亦不須點,惟可作枕耳。」就點出硯臺不能不考慮使用,但是在現代很多製硯、買硯的人眼中,硯臺往往側重於雕刻,只有材料極佳的硯石,會做成素雅的平板硯。古人說:「筆硯精良,人生一樂」,若是要體會古代文人的雅趣,以賞玩價值與保存的方便程度而言,硯臺是中的首選!

日本正倉院所藏「青斑石硯」,硯體長度約15公分。此為唐代常見的風字硯,這方硯臺特殊之處,在於硯臺本體為人工燒製的陶器,鑲嵌到天然的蛇紋石當中,配合由紫檀、黃楊、錫、象牙等材料製成的底座,當是皇家貴族使用的器物。此硯硯面傾斜,硯池與硯堂相連而前端有一橫隔。如果沒有鑲嵌到天然玉石中,這種風字硯尾部會懸空翹起,並且通常設有兩足,形狀如畚箕,因此也稱為「箕形硯」。圖片來源:日本宮内庁ホームページ

擁有許多種石品花紋的端硯。端硯的石材是從四億年前古生代開始形成的岩石,並自唐代開始有開採紀錄,依照不同開採地點,主要有老坑、坑仔巖、麻子坑、宋坑等等,前三個開採地點俗稱「上三坑」,普遍認為是材質最好的坑口,目前皆已瀕臨枯竭。由於組成礦物的些微差異,因此硯石有豐富而不同的顏色變化,稱為「石品」,例如蕉葉白、魚腦凍、火捺、天青、冰紋、石眼等等,優美而增加實用性的石品花紋,甚至會讓硯臺身價翻上數倍。端硯莫氏硬度大約是3,清潔使用時須避免金屬或硬物的碰撞摩擦。(圖/送潮人 提供)

有白眉龜甲紋路的歙硯。歙硯的岩層年代比端硯更老,大約是六億年前的震旦紀,而礦物成分和形成的岩石種類也不同,歙硯硬度也較高。有較明確記載使用始於唐代,並且也有著豐富的石品,例如眉紋、金星、龜甲紋、羅紋、魚子紋等等,這些紋路又有更細的分類稱呼,好的紋理不僅美觀,還能快速而細緻地磨出墨液。(圖/送潮人 提供)

洮河硯。有著簡易淺雕的硯背,配合天然淡雅的紋理,形成充滿意境的畫面。洮河硯在北宋時期就廣為人知,因為產地離中原文化地區較遠,又所處環境較為天然險峻,因此歷來多被視為珍稀的硯石。洮河諸多出產硯石的地方,以「喇嘛崖」最負盛名,石品與端、歙名稱不同,有雲紋、水紋與氣紋等等。磨出墨液的速度(專業術語:下墨)普遍優於端硯、遜於歙硯;磨出墨液的細緻程度(發墨)則優於歙、遜於端。(圖/送潮人 提供)

玉瑞堂製作的澄泥硯硯背。在石製硯臺成為主流之前的漢代到唐代,許多硯臺是摶泥燒製而成,而唐代之後只有以細緻河泥,經過細篩、陳置、塑形、燒製的繁複步驟所製成的澄泥硯,還能大放異彩。歷史上主要產地為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目前市面上多以一般陶硯充當澄泥硯。雖然澄泥硯在文獻紀載中能貯水不耗,但是筆者實際經驗所見數方老澄泥硯,多有些微吸水情況,但是只要以蠟做表面處裡即可。(圖/送潮人 提供)

●專欄「文房百寶」:送潮人,來自桃園,大學與研究所專攻工程科學與天文學,曾有多次翻譯科普書籍與演講、展覽經驗,喜愛古典文學、藝術與服飾等,平素裡也略有涉獵。期望能將自己生活體驗中,美好的、趣味的所學及感受,逐一向大家分享並多多交流。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宋代 文房四寶 藝術 創,專欄 琅琅專欄 讀創故事 文房百寶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影后》影評:退下光鮮亮麗的舞台,她們只是努力奮鬥的一般人

《魔法壞女巫》影評:用最歡樂的排場,揭發最「惡」的人性

《我談的那場戀愛》影評:吳君如獨步江湖,喜感演技無人可及

《春行》影評:喜翔、楊貴媚點亮暮年之愛的真實與魔幻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