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的挑戰!先生從不會做家務到煮得一手好菜

公婆那一代的台灣人普遍都還保留著男尊女卑的觀念。圖/石晨曦
公婆那一代的台灣人普遍都還保留著男尊女卑的觀念。圖/石晨曦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我沒有見過婆婆。

婆婆離世的早,在我與先生交往前便已撒手人寰。對於婆婆的認知便是美濃老家牆上的那幅遺照,和先生偶而幾句的語言描述。

婆婆已不在,又宛若還在,生活中的先生總是隱隱約約的顯現出婆婆的影子。

先生不喜操持家務。我不得空時請他幫忙掃地,或做飯,他總是百般不情願,說他小時候完全沒做過家務,他媽媽說,男人的手不可握掃把,男人不可進廚房,家裡的家務都是妹妹做。

我擺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他急著解釋,你不相信?這都是真的!媽媽超級重男輕女。我當然知道是真的,看先生做家務時那笨拙的手腳,便一清二楚,只是婆婆傳統至此,我還是心生莞爾。

我生第一胎時,先生就嘆息不是個女兒,結果生第二胎還是個男孩,終究沒有隨了先生的願。不過先生說,若婆婆還在世一定極為歡喜,搶著要幫我帶小孩。若我生了兩個女兒,她一定對我百般厭棄。聽了先生的話,我暗自慶幸婆婆已不在,雖然我知道這樣的想法有點齷齪。

我心想若兩個孩子都給婆婆帶,豈不是都變成先生那樣,不但生活自理能力極差,淺意識裡都是男人思維。我與先生在廈門結下姻緣,他曾說,一輩子都不會讓自己的妻子出去工作,表面上聽起來是體恤妻子,實則以男人為尊的思想已深入骨隨。

他風光時,我確實不用上班,可全部的家務由我全包,他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公司倒閉後,先生攜我回到台灣,無一技之長的他淪為計程車司機,一輩子不讓妻子出去工作的願景化為泡影。

我必須出去賺錢,還要照顧孩子,陪孩子讀書,時間不夠用,想著分攤一些家務給他做,可他始終不願意,下班回家,百事不問,守著電視,泡他的茶,在他心裡那些事都是女人該做的。

起初我生氣,與他爭吵,後來我心灰意冷,不再多說,獨自處理所有生活瑣事,傾心照顧家庭,照顧生病的公公,認真教養孩子,希望能感化他,讓他改變。

公婆那一代的台灣人普遍都還保留著男尊女卑的觀念,像婆婆那般誇張的人我也聽過。我的一位顧客生了四個女兒,終沒能得子,她婆婆一輩子都對她百般苛刻。她先生早年經營一家小工廠,後來經營不善倒閉,身上多少有一點積蓄,但並不寬裕,可她先生當慣了老闆,從此不願再當別人的夥計。

她白天上班,下班後還要承攬所有的家務,甚至要幫婆婆和先生放洗澡水。她的先生不工作也不做家務,活得像一個廢人,而她做得再累,她的婆婆也不會給她一個好臉色。她念及四個孩子一忍再忍,就這樣忍了一輩子。

相較於那位顧客的先生,我先生已算不錯,除去老闆的光環,還願意當一個計程車司機。我以這樣的阿Q精神安慰自己,以求家庭圓滿。

我母親與婆婆是同一個世代的人,在家庭教育上與婆婆卻是截然不同。有一句口號:「女人可抵半邊天」我從小就見它大大的寫在某戶人家的牆上。

母親生了四女一男,若是舊時,這一男定會得到百般寵愛,可母親從未偏袒任何一人,家中瑣事,田地裡的農活不分兒女,一律都要幫忙做,食物不豐的年代,若是有好吃的食物,母親也不會獨厚哥哥。記得那時平時難得吃到肉,家裡養的雞都留著下蛋賣,可母親每年都會輪流為每一個孩子燉一隻雞進補,不分兒女。母親認為一人吃一整隻雞才會補,不准分給別人。可我從未見過母親為自己燉一隻雞。

大陸的男人大多會做家務。我哥哥和三個姊夫洗衣、做飯、打掃樣樣都會幫忙做,也做得很好。先生去我家的次數多了,耳濡目染,心態也稍有改變,開始學習做家務。先生玩笑說:「你不可拿我與姊夫比,他是那一等一的好男人,我是絕對敢不上的。」

「女人可抵半邊天」的口號訴求的是男女平權,無論家庭與社會中男女都應有同等地位,彼此尊重。它確實改變了大陸男女的家庭生活狀態,女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許多,可也產生了一些後遺症。許多家庭裡,媳婦太過強悍,對先生、對公婆出言不遜,失去了該有的尊重。棄公婆於不顧的事件也時有耳聞。過與不及都非幸事。

長輩的觀念我們可以不認同,可該有的尊重不能少。若婆婆還在世,將他那些傳統的想法用在我的兩個孩子身上,我是絕對不允許的。與公公一起生活的那段時間,他若無理,我也不會一味順從,曉之以理,好好溝通,若只是一些無傷大雅之事,順了他又有何妨?我善盡對他的照顧之責,生活小事大多順著他的意思,對孩子的教養我則堅持己見,不讓他介入,相處久了,了解彼此,亦能相互妥協。

婆婆的重男輕女也產生了後遺症,幾個兒子在性格上都有各自的一些問題,幾個女兒都勤儉樸實,生活安樂,只是大妹至今都還忿忿不平,憑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哥哥,事情都是她在做。大妹甚至落下了心理陰影,與先生不太親近。

代溝所產生的衝突,自古難解,伸與屈之間若能有度,或是良方。我與那位顧客其實也都是傳統女人,會隱忍妥協,不同於現代女性為自己而活。每一種思想都有它生成的歷史緣由,可引以為鏡,讓我們變得更好,但不能否決它的曾經。公婆與先生都是良善之人,只是那個時代的觀念已成為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要他們立刻改變,著實不容易,只能時而溝通,時而遷就,慢慢感化。

我對先生的遷就也終於等到苦盡甘來,先生五十歲後,性情改變了許多,他說我過分的勤勞讓他無地自容,他開始學習烹飪,現在的我每天下班回家都能吃到他煮的熱騰騰的飯菜,散發出家的溫暖。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我在中國的二十年》。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灣媳婦 兩岸 新住民 大陸 琅琅專欄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第61屆金馬獎得獎預測:《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鬼才之道》呼聲高,影后角逐張艾嘉PK吳君如,影帝看好喜翔

2024金馬影展奈派克獎11部入圍影片總評:最愛《青春末世物語》《白衣蒼狗》與《黎明時道別傷感》

會被「心靈成長課程」騙的人都怪怪的?從詐騙與邪教迷思到「道家幸福哲學」

《女兒的女兒》影評:張艾嘉再現最強演技,台灣三代女演員的修鍊場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